第19章 炼器铸魂
关灯
小
中
大
夏日的灼热终于被几场连绵的秋雨浇熄,空气里弥漫着湿润泥土和草木腐败后特有的清冽气息。
墓园深处,新立起的一方青石碑前,香烟袅袅。
云清朗和王二狗肃立着,额前微汗,将最后几捧带着潮气的黑土仔细拍实在秦阿婆的坟冢上。
泥土沉甸甸地覆盖下去,仿佛也压住了长久以来心头那份悬而未决的愧疚与不安。
“阿婆,”云清朗低声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墓园里显得格外清晰,“您在这儿安息吧,有园子里的师傅们照看着,不会再出岔子了。
我们……”他顿了一下,目光投向墓园入口处那个背着手、身影在萧瑟秋意里显得异常挺拔的老人,“我们得往前走了。
” 王二狗用力点头,吸了吸鼻子:“阿婆放心,我们跟万师傅好好学本事,以后……以后绝不让您这样的事儿再发生!” 万师傅没有回头,只是那挺直的脊梁似乎微微动了一下,算是听见了。
他迈开步子,步伐不快,却异常沉稳,每一步落下都像踩在某种坚实的韵律上,朝着墓园深处那几间灰瓦白墙的旧屋走去。
云清朗和王二狗不敢耽搁,匆匆对着墓碑再鞠一躬,小跑着跟上。
绕过几排肃穆的松柏,旧屋前的小院出现在眼前。
没有想象中的演武场、兵器架,只有几口硕大的、半人高的粗陶水缸沿墙根排开,空荡荡地张着口。
院子一角堆着小山般的柴垛,全是未经劈砍、枝杈横生的粗壮树干。
空气里除了雨后的土腥,还多了一股陈年木头和粗糙陶土混合的味道。
万师傅终于停下,转过身。
他脸上的皱纹像是用刻刀凿出来的,深且硬朗,眼神平静无波,扫过两个年轻的面孔,最后落在那几口空水缸上。
“从今儿起,”老人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沙哑,“缸满,水清。
柴细,火旺。
别的,甭问。
” 云清朗和王二狗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茫然。
法术呢?符箓呢?口诀呢?这……挑水劈柴?王二狗性子急,嘴唇动了动,刚想开口,万师傅的眼风淡淡一扫,他立刻像被无形的针扎了一下,把话咽了回去,只剩下喉结紧张地滚动。
“水,”万师傅用枯瘦的手指点了点院外一条几乎被杂草淹没的小径尽头,“后山腰,清溪涧。
路,自己趟出来。
”他又指向那堆令人望而生畏的柴垛,“斧头在墙角。
要细,要匀。
” 没有多余的叮嘱,没有一丝鼓励。
万师傅说完,径直走进正屋,吱呀一声关上了那扇斑驳的木门,将两个年轻人留在了空旷、寂静、只有水缸和柴堆的小院里。
沉默在湿冷的空气里蔓延。
王二狗张着嘴,好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带着哭腔:“师兄……这……这算哪门子修行啊?当苦力呢?” 云清朗深吸了一口气,那股混合着泥土、朽木和潮湿的凉气直冲肺腑,反倒让他因秦阿婆之事而纷乱的心绪奇异地沉淀下来几分。
他走到墙角,那里果然靠着两把斧头,木柄粗粝,斧刃磨得发亮,沉甸甸的。
他弯腰拾起一把,冰凉的触感顺着掌心蔓延。
“师傅自有道理。
”云清朗的声音不高,却透着一种决断,“干吧。
先劈柴,还是先挑水?” 王二狗看着师兄拿起斧头,认命般地叹了口气,也去抓另一把。
那斧头比他想象中沉得多,他一个趔趄,差点脱手。
劈柴的钝响和粗重的喘息很快打破了小院的宁静。
那堆看似只是杂乱的树干,真正对付起来才知艰难。
斧刃砍下去,要么被坚韧的树皮划开,要么深深嵌在虬结的木纹里,震得虎口发麻,手臂酸软。
汗水迅速浸透了单薄的衣衫,黏腻地贴在皮肤上。
王二狗很快就龇牙咧嘴,手臂抖得像风中的落叶,每一次抡起斧头都显得那么艰难。
云清朗稍好些,但额头的汗珠也大颗大颗砸落在脚下的木屑堆里,每一次劈砍都调动着全身的力气,腰背、手臂、腿脚,无一处不绷紧,无一处不酸痛。
日头悄然爬高,又缓缓西斜。
小山般的柴堆只被削去浅浅一层,地上积累的柴条也长短粗细不一,远达不到“细”和“匀”的标准。
水缸更是空空如也。
暮色四合时,万师傅的房门开了。
老人踱步出来,目光扫过院中惨淡的成果和两个累得几乎直不起腰的年轻人。
他没说话,只是走到柴堆旁,弯腰拾起一根云清朗劈好的柴条,手指在粗糙的断面上捻了捻,又瞥了一眼地上那些歪歪扭扭的柴火。
最后,他的视线落在两人不住颤抖、布满红痕的手掌和手臂上。
“力散。
”万师傅只吐出两个字,声音在暮色里像块冷硬的石头,“气浮。
桩不稳,心不定。
”他丢下柴条,背着手又踱回屋里,留下八个字在渐浓的夜色中回荡:“明日照旧。
水缸先满。
” 那一晚,云清朗和王二狗几乎是爬回旁边那间简陋厢房的。
草草啃了点带来的干粮,连洗漱的力气都没有,倒在硬邦邦的板床上,浑身骨头像散了架,每一块肌肉都在尖叫着抗议。
王二狗闭着眼,哼哼唧唧:“师兄……骨头……骨头缝里都疼……这得练到猴年马月去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云清朗仰面躺着,望着屋顶模糊的椽子黑影,身体疲惫到了极点,意识却异常清醒。
万师傅那“力散、气浮、桩不稳、心不定”的评语,像根针一样扎在他心里。
白天挥斧时,每一次力量的爆发确实感觉混乱无序,难以精准控制。
手臂发酸时,呼吸就跟着急促紊乱,下盘也虚浮不稳,好几次差点被反震的力道带倒。
原来这一切,都落在老人那双看似浑浊却洞若观火的眼里。
“炼体……就是炼器……”云清朗喃喃自语,黑暗中,他的眼神却一点点亮了起来,如同被擦亮的星子。
身体是容器,是承载力量的根基。
万师傅不教法术,是在为他们打一口最深、最稳的井,筑一座最坚实的地基。
他翻了个身,声音带着一种疲惫后的笃定:“睡吧,二狗。
明天……我们从挑水开始。
路再远,一步一步趟。
” 王二狗在黑暗中嘟囔了一句什么,很快沉入了带着痛楚的梦乡。
云清朗闭上眼,感受着身体深处那陌生的、被极致压榨后的细微灼热感,仿佛有什么沉睡的东西,正在这酸痛的淬炼下,极其缓慢地苏醒。
日子就在这单调到近乎残酷的循环中流淌。
天未亮,鸡鸣便是号角。
挑水成了每日的第一道酷刑。
后山那条通往清溪涧的小径,最初几乎被荆棘和湿滑的苔藓覆盖,深一脚浅一脚。
沉重的木桶压在肩上,扁担深深嵌入皮肉,每一次迈步都是对意志的拷问。
起初,两人摇摇晃晃,桶里的水洒掉大半,回到院里往往只剩小半桶。
肩膀很快被磨破,结了痂,又被扁担磨破,火辣辣地疼。
汗水、溪水和偶尔咬牙忍住的泪水,混合着淌进嘴里,咸涩无比。
劈柴则是对力量掌控的极致练习。
万师傅的要求近乎苛刻。
斧落,不仅要劈开坚韧的木纹,更要控制力道,让劈出的柴条粗细均匀,长短相若。
这需要力量瞬间爆发后的精准收敛,需要腰马合一,需要呼吸的配合。
最初,院子里充斥着斧头砍偏的钝响、木柴崩飞的碎屑和两人沮丧的喘息。
手臂的酸胀从清晨持续到深夜,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稳。
万师傅很少说话,更像一个沉默的监工。
他会在他们挑水回来时,用枯瘦的手指探一下水缸里的水位线,眉头微不可察地一蹙。
会在他们劈柴时,悄然出现在身后,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过他们每一次发力时腰胯的扭动、脚掌的抓地、肩背的耸起。
偶尔,他会突然出手,干瘦的手指带着难以想象的力道,或点在云清朗因用力而微微颤抖的后腰命门穴,一股酸麻直冲头顶,让他几乎站立不稳;或按住王二狗因急躁而高高耸起的肩膀,沉声道:“肩沉!气落丹田!”那一下,仿佛有千钧重压瞬间卸去王二狗紧绷的蛮力,让他浑身一松,却又立刻感到另一种更深沉的疲惫。
“力由地起,节节贯穿。
意到,气到,力方到。
蛮牛撞墙,空耗筋骨。
”老人沙哑的指点总是寥寥数语,却每每切中要害,像一把钥匙,捅开他们身体里某个堵塞的关窍。
变化是缓慢而坚韧的。
如同溪水打磨顽石,不疾不徐,却终见其功。
那条通往清溪涧的“路”,在他们日复一日的踩踏下,渐渐显出了清晰的轮廓,荆棘被踏平,苔藓被磨去。
肩上最初钻心的疼痛,逐渐被一层厚实的老茧替代。
扁担压在肩上,不再是嵌入皮肉的酷刑,而是一种沉甸甸的、可以承受的份量。
脚步从最初的踉跄虚浮,变得沉稳有力,每一步踏在湿滑或崎岖的山路上,脚掌都能清晰地感知地面的起伏,腰腹核心自然绷紧调整,维持着担水的平衡。
呼吸也找到了节奏,深长而均匀,与步伐相合,不再是急促的喘息。
满满的两桶水,竟也能稳稳当当地挑回院子,倒入水缸,水花溅起的声音都带着一股沉稳的力道。
劈柴的院子里,单调的“笃、笃”声也渐渐有了韵律。
斧刃落点越来越准,深深楔入木纹的脆响取代了滑开的刺耳摩擦。
力量的爆发不再混乱,从脚掌蹬地发力,经腰胯扭转传递,至手臂挥出,如同拧成一股的坚韧绳索。
更奇妙的是那力量的收束——在斧刃破开木柴的瞬间,手腕微妙地一挫一引,那原本要崩裂四溅的柴条,竟能顺着心意断开,断面相对平整,粗细也肉眼可见地均匀起来。
沉重的斧头在手中似乎也轻灵了些许,每一次挥动带起的风声都短促而凌厉。
汗水依旧浸透衣衫,手臂的肌肉线条在反复的拉伸与收缩中变得清晰、贲张,但那疲惫中,却奇异地滋生出一股源源不断的力量感和掌控感。
身体不再是拖累,而像一块被反复锻打的粗铁,杂质被挤出,密度在增加,逐渐显露出内在的坚韧与弹性。
然而,关于“法术”的疑问,如同潜滋暗长的藤蔓,依旧缠绕在心底。
每当夜深人静,身体被极致的疲惫拖入沉睡的边缘,那丝渴望便会悄然浮现——掌心跃动的雷光,御风而行的潇洒,符箓引动的玄妙……万师傅沉默如山,只专注于他们的筋骨皮肉,仿佛那些玄奇的能力,只是遥远天际的浮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天午后,秋阳难得慷慨地洒下暖意。
云清朗和王二狗刚劈完一堆柴,汗流浃背,正靠着水缸稍作喘息。
王二狗用袖子胡乱抹了把脸上的汗,看着自己布满硬茧和几道新添细小划痕的手掌,又望了望万师傅紧闭的房门,终于忍不住,压低了声音对云清朗抱怨:“师兄,咱这力气是见长了,可……这跟捉鬼降妖有半毛钱关系吗?万师傅是不是压根就不会法术?咱别是白费功夫吧?” 云清朗也看着自己的手。
指节粗大,掌心厚茧密布,手背上几道被木刺划破的伤口已经结痂。
这双手,与几个月前那个握着罗盘、指尖捻符的手,已然判若两人。
力量在筋骨间奔涌,带来一种踏实的满足,但王二狗的话,也的确戳中了他心底那点隐秘的不安。
他刚想开口,院门口却传来一个清亮利落、带着点调侃的女声: “谁说力气大就不能捉鬼降妖?说不定鬼也怕力气大的,一巴掌就给扇回老家了呢!” 两人闻声抬头。
院门口倚着一个年轻女子,约莫二十三四岁年纪,身形高挑,穿着一身简洁的米白色休闲装,外面随意套着一件实验室常见的白大褂,衣襟敞开着。
她扎着利落的马尾辫,几缕碎发垂在光洁的额前,鼻梁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清澈明亮,带着浓浓的书卷气,嘴角却微微上翘,挂着一抹毫不掩饰的、充满兴味的笑容。
她手里拎着一个硕大的银色金属手提箱,箱体棱角分明,科技感十足,与她身后古朴的墓园背景格格不入。
“小雅姐!”王二狗眼睛一亮,脸上的沮丧瞬间被惊喜取代,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你怎么来了?” 云清朗也站起身,对着女子礼貌地点点头:“万博士。
”这位正是万师傅的孙女,万小雅,顶尖大学化学系的博士,也是这枯燥练功日子里一道格外鲜亮的光彩。
她隔三差五会来墓园看望爷爷,每次来总会带些新奇的点心或外面世界的趣闻,给这苦修之地带来难得的轻松气息。
“叫我小雅就行,博士听着多生分。
”万小雅笑着摆摆手,步履轻快地走进院子,高跟鞋在石板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她目光扫过两人汗湿的头发、健硕了一圈的胳膊和地上那堆劈得相当规整的柴火,眼中闪过一丝专业性的评估光芒。
“啧,看来爷爷的‘打铁’功夫没白费啊。
这肌肉线条,这发力痕迹……”她放下沉重的箱子,蹲下身,竟毫不避讳地伸手在王二狗绷紧鼓胀的上臂肱二头肌上按了按,又屈指敲了敲。
“嘶——小雅姐,疼!”王二狗夸张地缩了缩胳膊。
“疼就对了,肌纤维轻微撕裂后的超量恢复期,乳酸堆积还没完全代谢掉。
”万小雅推了推眼镜,说得头头是道,随即又看向云清朗,“你俩,别傻站着,动一动,就刚才劈柴那个发力动作,慢一点。
” 云清朗不明所以,但还是依言拿起靠在缸边的斧头,对着旁边一根粗木桩,做了一个缓慢的蓄力下劈的动作。
万小雅立刻打开那个银色手提箱。
箱子内部竟是精密的电子仪器,柔和的蓝光亮起。
她迅速拿出两个火柴盒大小的黑色贴片,示意云清朗撩起后背的衣服。
冰凉的贴片贴在云清朗后腰脊柱两侧和肩胛骨下方。
万小雅手指在箱内一个平板大小的屏幕上快速滑动,屏幕立刻显示出复杂的波形图和不断跳动的数值。
“脊柱旁竖脊肌群,核心稳定器,发力瞬间激活峰值……嗯,传导效率不错,比上次数据好多了。
”她一边看屏幕,一边示意云清朗继续,“再试一次,注意感受力量从脚下起来,传到腰,再到手。
” 云清朗凝神,再次缓慢挥动斧头,这一次他刻意去体会万师傅强调的“力由地起”。
当他清晰地感受到一股热流从脚底涌泉升起,顺着腿、腰、背、臂节节推送时,屏幕上的波形图陡然变得平滑而高耸,数值也猛地蹿升了一截! “漂亮!”万小雅赞了一声,镜片后的眼睛熠熠生辉,“看见没?这就是‘节节贯穿’!肌肉协同做功的效率提升了至少15%,力量损耗大幅降低。
爷爷说的‘桩’,就是优化你全身生物力学结构,让力量传递像精密的齿轮组,减少内耗,增大输出功率!” 她又转向王二狗:“二狗,你也来,刚才挥斧时是不是觉得右肩胛骨下缘有点牵扯的酸?” 王二狗一愣:“神了!小雅姐你怎么知道?” “上次给你测的肌电图显示那块菱形肌有点代偿性紧张,发力模式有点小瑕疵。
”万小雅麻利地给他也贴上传感器,“现在试试,肩胛骨主动下沉内收,想象后背夹一张纸……对,就这样!发力!” 王二狗依言调整,一斧下去,虽然缓慢,但脸上却露出惊奇:“咦?好像……顺溜多了?没那么别扭了!” 屏幕上,代表王二狗右肩胛区域的异常波动果然减弱了许多。
万小雅看着两人脸上恍然大悟又夹杂着新奇的表情,站起身,拍了拍白大褂上不存在的灰,笑容里带着科学工作者的自信和一丝对传统的敬意:“懂了吧?你们觉得爷爷是在折磨你们,其实他是在用最朴素的方法,为你们打造一件能承载‘超常能量’的生物容器。
身体是基础硬件,硬件不稳定、效率低下,再厉害的‘软件’——也就是你们想的那些法术——跑上去也得宕机,甚至烧毁主板。
”她指了指水缸和柴堆,“挑水练的是耐力、平衡和意志,劈柴练的是爆发、控制与协调。
这些,都是构成‘力量’这个复杂系统的底层模块。
爷爷说,你们的身体就是容器,不炼成百锻钢,如何盛装焚天烈焰?不把地基夯到岩石层,怎么敢在上面起万丈高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的话,像一把精密的钥匙,咔嚓一声,打开了两人心中积存已久的困惑之门。
那些汗水、疲惫、肩上的血痂、掌心的老茧,瞬间被赋予了全新的、沉甸甸的意义。
炼体,非但不是无用功,反而是通往真正力量殿堂不可或缺、最基础也最艰难的一步。
“容器……”云清朗低头看着自己粗糙有力的手掌,喃喃重复着,一股滚烫的热流从心底涌起,瞬间驱散了所有疑虑。
王二狗也怔怔地看着自己的拳头,眼神从迷茫变得炽热。
万小雅满意地看着两人的表情变化,合上仪器箱:“好啦,科学解释完毕。
作为奖励……”她变戏法似的从白大褂宽大的口袋里掏出两个油纸包,诱人的甜香立刻飘散出来,“新出炉的豆沙包,还热乎着呢!” 食物的香气和科学的点拨,瞬间冲散了练功的苦闷,小院里充满了久违的轻松笑声。
当暮色再次浸染小院时,一阵沉稳有力、节奏分明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踏碎了墓园惯有的寂静。
云清朗和王二狗刚合力将最后一担水倒入水缸,闻声望去。
只见院门口出现一个挺拔如松的身影。
陈默来了。
他依旧穿着那身笔挺的军装常服,但肩章领花似乎比往日更加挺括,细节处透着一丝不同寻常的规整。
他手里提着两个沉甸甸的迷彩挎包,脸上带着熟悉的、略显内敛的笑容。
然而,细看之下,他眉宇间似乎多了一层难以化开的疲惫,眼下的淡青色阴影在暮光中依稀可见,仿佛连续熬了几个通宵,整个人的气质也沉淀了许多,少了几分学生气的跳脱,多了几分沉凝的
墓园深处,新立起的一方青石碑前,香烟袅袅。
云清朗和王二狗肃立着,额前微汗,将最后几捧带着潮气的黑土仔细拍实在秦阿婆的坟冢上。
泥土沉甸甸地覆盖下去,仿佛也压住了长久以来心头那份悬而未决的愧疚与不安。
“阿婆,”云清朗低声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墓园里显得格外清晰,“您在这儿安息吧,有园子里的师傅们照看着,不会再出岔子了。
我们……”他顿了一下,目光投向墓园入口处那个背着手、身影在萧瑟秋意里显得异常挺拔的老人,“我们得往前走了。
” 王二狗用力点头,吸了吸鼻子:“阿婆放心,我们跟万师傅好好学本事,以后……以后绝不让您这样的事儿再发生!” 万师傅没有回头,只是那挺直的脊梁似乎微微动了一下,算是听见了。
他迈开步子,步伐不快,却异常沉稳,每一步落下都像踩在某种坚实的韵律上,朝着墓园深处那几间灰瓦白墙的旧屋走去。
云清朗和王二狗不敢耽搁,匆匆对着墓碑再鞠一躬,小跑着跟上。
绕过几排肃穆的松柏,旧屋前的小院出现在眼前。
没有想象中的演武场、兵器架,只有几口硕大的、半人高的粗陶水缸沿墙根排开,空荡荡地张着口。
院子一角堆着小山般的柴垛,全是未经劈砍、枝杈横生的粗壮树干。
空气里除了雨后的土腥,还多了一股陈年木头和粗糙陶土混合的味道。
万师傅终于停下,转过身。
他脸上的皱纹像是用刻刀凿出来的,深且硬朗,眼神平静无波,扫过两个年轻的面孔,最后落在那几口空水缸上。
“从今儿起,”老人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沙哑,“缸满,水清。
柴细,火旺。
别的,甭问。
” 云清朗和王二狗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茫然。
法术呢?符箓呢?口诀呢?这……挑水劈柴?王二狗性子急,嘴唇动了动,刚想开口,万师傅的眼风淡淡一扫,他立刻像被无形的针扎了一下,把话咽了回去,只剩下喉结紧张地滚动。
“水,”万师傅用枯瘦的手指点了点院外一条几乎被杂草淹没的小径尽头,“后山腰,清溪涧。
路,自己趟出来。
”他又指向那堆令人望而生畏的柴垛,“斧头在墙角。
要细,要匀。
” 没有多余的叮嘱,没有一丝鼓励。
万师傅说完,径直走进正屋,吱呀一声关上了那扇斑驳的木门,将两个年轻人留在了空旷、寂静、只有水缸和柴堆的小院里。
沉默在湿冷的空气里蔓延。
王二狗张着嘴,好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带着哭腔:“师兄……这……这算哪门子修行啊?当苦力呢?” 云清朗深吸了一口气,那股混合着泥土、朽木和潮湿的凉气直冲肺腑,反倒让他因秦阿婆之事而纷乱的心绪奇异地沉淀下来几分。
他走到墙角,那里果然靠着两把斧头,木柄粗粝,斧刃磨得发亮,沉甸甸的。
他弯腰拾起一把,冰凉的触感顺着掌心蔓延。
“师傅自有道理。
”云清朗的声音不高,却透着一种决断,“干吧。
先劈柴,还是先挑水?” 王二狗看着师兄拿起斧头,认命般地叹了口气,也去抓另一把。
那斧头比他想象中沉得多,他一个趔趄,差点脱手。
劈柴的钝响和粗重的喘息很快打破了小院的宁静。
那堆看似只是杂乱的树干,真正对付起来才知艰难。
斧刃砍下去,要么被坚韧的树皮划开,要么深深嵌在虬结的木纹里,震得虎口发麻,手臂酸软。
汗水迅速浸透了单薄的衣衫,黏腻地贴在皮肤上。
王二狗很快就龇牙咧嘴,手臂抖得像风中的落叶,每一次抡起斧头都显得那么艰难。
云清朗稍好些,但额头的汗珠也大颗大颗砸落在脚下的木屑堆里,每一次劈砍都调动着全身的力气,腰背、手臂、腿脚,无一处不绷紧,无一处不酸痛。
日头悄然爬高,又缓缓西斜。
小山般的柴堆只被削去浅浅一层,地上积累的柴条也长短粗细不一,远达不到“细”和“匀”的标准。
水缸更是空空如也。
暮色四合时,万师傅的房门开了。
老人踱步出来,目光扫过院中惨淡的成果和两个累得几乎直不起腰的年轻人。
他没说话,只是走到柴堆旁,弯腰拾起一根云清朗劈好的柴条,手指在粗糙的断面上捻了捻,又瞥了一眼地上那些歪歪扭扭的柴火。
最后,他的视线落在两人不住颤抖、布满红痕的手掌和手臂上。
“力散。
”万师傅只吐出两个字,声音在暮色里像块冷硬的石头,“气浮。
桩不稳,心不定。
”他丢下柴条,背着手又踱回屋里,留下八个字在渐浓的夜色中回荡:“明日照旧。
水缸先满。
” 那一晚,云清朗和王二狗几乎是爬回旁边那间简陋厢房的。
草草啃了点带来的干粮,连洗漱的力气都没有,倒在硬邦邦的板床上,浑身骨头像散了架,每一块肌肉都在尖叫着抗议。
王二狗闭着眼,哼哼唧唧:“师兄……骨头……骨头缝里都疼……这得练到猴年马月去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云清朗仰面躺着,望着屋顶模糊的椽子黑影,身体疲惫到了极点,意识却异常清醒。
万师傅那“力散、气浮、桩不稳、心不定”的评语,像根针一样扎在他心里。
白天挥斧时,每一次力量的爆发确实感觉混乱无序,难以精准控制。
手臂发酸时,呼吸就跟着急促紊乱,下盘也虚浮不稳,好几次差点被反震的力道带倒。
原来这一切,都落在老人那双看似浑浊却洞若观火的眼里。
“炼体……就是炼器……”云清朗喃喃自语,黑暗中,他的眼神却一点点亮了起来,如同被擦亮的星子。
身体是容器,是承载力量的根基。
万师傅不教法术,是在为他们打一口最深、最稳的井,筑一座最坚实的地基。
他翻了个身,声音带着一种疲惫后的笃定:“睡吧,二狗。
明天……我们从挑水开始。
路再远,一步一步趟。
” 王二狗在黑暗中嘟囔了一句什么,很快沉入了带着痛楚的梦乡。
云清朗闭上眼,感受着身体深处那陌生的、被极致压榨后的细微灼热感,仿佛有什么沉睡的东西,正在这酸痛的淬炼下,极其缓慢地苏醒。
日子就在这单调到近乎残酷的循环中流淌。
天未亮,鸡鸣便是号角。
挑水成了每日的第一道酷刑。
后山那条通往清溪涧的小径,最初几乎被荆棘和湿滑的苔藓覆盖,深一脚浅一脚。
沉重的木桶压在肩上,扁担深深嵌入皮肉,每一次迈步都是对意志的拷问。
起初,两人摇摇晃晃,桶里的水洒掉大半,回到院里往往只剩小半桶。
肩膀很快被磨破,结了痂,又被扁担磨破,火辣辣地疼。
汗水、溪水和偶尔咬牙忍住的泪水,混合着淌进嘴里,咸涩无比。
劈柴则是对力量掌控的极致练习。
万师傅的要求近乎苛刻。
斧落,不仅要劈开坚韧的木纹,更要控制力道,让劈出的柴条粗细均匀,长短相若。
这需要力量瞬间爆发后的精准收敛,需要腰马合一,需要呼吸的配合。
最初,院子里充斥着斧头砍偏的钝响、木柴崩飞的碎屑和两人沮丧的喘息。
手臂的酸胀从清晨持续到深夜,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稳。
万师傅很少说话,更像一个沉默的监工。
他会在他们挑水回来时,用枯瘦的手指探一下水缸里的水位线,眉头微不可察地一蹙。
会在他们劈柴时,悄然出现在身后,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过他们每一次发力时腰胯的扭动、脚掌的抓地、肩背的耸起。
偶尔,他会突然出手,干瘦的手指带着难以想象的力道,或点在云清朗因用力而微微颤抖的后腰命门穴,一股酸麻直冲头顶,让他几乎站立不稳;或按住王二狗因急躁而高高耸起的肩膀,沉声道:“肩沉!气落丹田!”那一下,仿佛有千钧重压瞬间卸去王二狗紧绷的蛮力,让他浑身一松,却又立刻感到另一种更深沉的疲惫。
“力由地起,节节贯穿。
意到,气到,力方到。
蛮牛撞墙,空耗筋骨。
”老人沙哑的指点总是寥寥数语,却每每切中要害,像一把钥匙,捅开他们身体里某个堵塞的关窍。
变化是缓慢而坚韧的。
如同溪水打磨顽石,不疾不徐,却终见其功。
那条通往清溪涧的“路”,在他们日复一日的踩踏下,渐渐显出了清晰的轮廓,荆棘被踏平,苔藓被磨去。
肩上最初钻心的疼痛,逐渐被一层厚实的老茧替代。
扁担压在肩上,不再是嵌入皮肉的酷刑,而是一种沉甸甸的、可以承受的份量。
脚步从最初的踉跄虚浮,变得沉稳有力,每一步踏在湿滑或崎岖的山路上,脚掌都能清晰地感知地面的起伏,腰腹核心自然绷紧调整,维持着担水的平衡。
呼吸也找到了节奏,深长而均匀,与步伐相合,不再是急促的喘息。
满满的两桶水,竟也能稳稳当当地挑回院子,倒入水缸,水花溅起的声音都带着一股沉稳的力道。
劈柴的院子里,单调的“笃、笃”声也渐渐有了韵律。
斧刃落点越来越准,深深楔入木纹的脆响取代了滑开的刺耳摩擦。
力量的爆发不再混乱,从脚掌蹬地发力,经腰胯扭转传递,至手臂挥出,如同拧成一股的坚韧绳索。
更奇妙的是那力量的收束——在斧刃破开木柴的瞬间,手腕微妙地一挫一引,那原本要崩裂四溅的柴条,竟能顺着心意断开,断面相对平整,粗细也肉眼可见地均匀起来。
沉重的斧头在手中似乎也轻灵了些许,每一次挥动带起的风声都短促而凌厉。
汗水依旧浸透衣衫,手臂的肌肉线条在反复的拉伸与收缩中变得清晰、贲张,但那疲惫中,却奇异地滋生出一股源源不断的力量感和掌控感。
身体不再是拖累,而像一块被反复锻打的粗铁,杂质被挤出,密度在增加,逐渐显露出内在的坚韧与弹性。
然而,关于“法术”的疑问,如同潜滋暗长的藤蔓,依旧缠绕在心底。
每当夜深人静,身体被极致的疲惫拖入沉睡的边缘,那丝渴望便会悄然浮现——掌心跃动的雷光,御风而行的潇洒,符箓引动的玄妙……万师傅沉默如山,只专注于他们的筋骨皮肉,仿佛那些玄奇的能力,只是遥远天际的浮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天午后,秋阳难得慷慨地洒下暖意。
云清朗和王二狗刚劈完一堆柴,汗流浃背,正靠着水缸稍作喘息。
王二狗用袖子胡乱抹了把脸上的汗,看着自己布满硬茧和几道新添细小划痕的手掌,又望了望万师傅紧闭的房门,终于忍不住,压低了声音对云清朗抱怨:“师兄,咱这力气是见长了,可……这跟捉鬼降妖有半毛钱关系吗?万师傅是不是压根就不会法术?咱别是白费功夫吧?” 云清朗也看着自己的手。
指节粗大,掌心厚茧密布,手背上几道被木刺划破的伤口已经结痂。
这双手,与几个月前那个握着罗盘、指尖捻符的手,已然判若两人。
力量在筋骨间奔涌,带来一种踏实的满足,但王二狗的话,也的确戳中了他心底那点隐秘的不安。
他刚想开口,院门口却传来一个清亮利落、带着点调侃的女声: “谁说力气大就不能捉鬼降妖?说不定鬼也怕力气大的,一巴掌就给扇回老家了呢!” 两人闻声抬头。
院门口倚着一个年轻女子,约莫二十三四岁年纪,身形高挑,穿着一身简洁的米白色休闲装,外面随意套着一件实验室常见的白大褂,衣襟敞开着。
她扎着利落的马尾辫,几缕碎发垂在光洁的额前,鼻梁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清澈明亮,带着浓浓的书卷气,嘴角却微微上翘,挂着一抹毫不掩饰的、充满兴味的笑容。
她手里拎着一个硕大的银色金属手提箱,箱体棱角分明,科技感十足,与她身后古朴的墓园背景格格不入。
“小雅姐!”王二狗眼睛一亮,脸上的沮丧瞬间被惊喜取代,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你怎么来了?” 云清朗也站起身,对着女子礼貌地点点头:“万博士。
”这位正是万师傅的孙女,万小雅,顶尖大学化学系的博士,也是这枯燥练功日子里一道格外鲜亮的光彩。
她隔三差五会来墓园看望爷爷,每次来总会带些新奇的点心或外面世界的趣闻,给这苦修之地带来难得的轻松气息。
“叫我小雅就行,博士听着多生分。
”万小雅笑着摆摆手,步履轻快地走进院子,高跟鞋在石板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她目光扫过两人汗湿的头发、健硕了一圈的胳膊和地上那堆劈得相当规整的柴火,眼中闪过一丝专业性的评估光芒。
“啧,看来爷爷的‘打铁’功夫没白费啊。
这肌肉线条,这发力痕迹……”她放下沉重的箱子,蹲下身,竟毫不避讳地伸手在王二狗绷紧鼓胀的上臂肱二头肌上按了按,又屈指敲了敲。
“嘶——小雅姐,疼!”王二狗夸张地缩了缩胳膊。
“疼就对了,肌纤维轻微撕裂后的超量恢复期,乳酸堆积还没完全代谢掉。
”万小雅推了推眼镜,说得头头是道,随即又看向云清朗,“你俩,别傻站着,动一动,就刚才劈柴那个发力动作,慢一点。
” 云清朗不明所以,但还是依言拿起靠在缸边的斧头,对着旁边一根粗木桩,做了一个缓慢的蓄力下劈的动作。
万小雅立刻打开那个银色手提箱。
箱子内部竟是精密的电子仪器,柔和的蓝光亮起。
她迅速拿出两个火柴盒大小的黑色贴片,示意云清朗撩起后背的衣服。
冰凉的贴片贴在云清朗后腰脊柱两侧和肩胛骨下方。
万小雅手指在箱内一个平板大小的屏幕上快速滑动,屏幕立刻显示出复杂的波形图和不断跳动的数值。
“脊柱旁竖脊肌群,核心稳定器,发力瞬间激活峰值……嗯,传导效率不错,比上次数据好多了。
”她一边看屏幕,一边示意云清朗继续,“再试一次,注意感受力量从脚下起来,传到腰,再到手。
” 云清朗凝神,再次缓慢挥动斧头,这一次他刻意去体会万师傅强调的“力由地起”。
当他清晰地感受到一股热流从脚底涌泉升起,顺着腿、腰、背、臂节节推送时,屏幕上的波形图陡然变得平滑而高耸,数值也猛地蹿升了一截! “漂亮!”万小雅赞了一声,镜片后的眼睛熠熠生辉,“看见没?这就是‘节节贯穿’!肌肉协同做功的效率提升了至少15%,力量损耗大幅降低。
爷爷说的‘桩’,就是优化你全身生物力学结构,让力量传递像精密的齿轮组,减少内耗,增大输出功率!” 她又转向王二狗:“二狗,你也来,刚才挥斧时是不是觉得右肩胛骨下缘有点牵扯的酸?” 王二狗一愣:“神了!小雅姐你怎么知道?” “上次给你测的肌电图显示那块菱形肌有点代偿性紧张,发力模式有点小瑕疵。
”万小雅麻利地给他也贴上传感器,“现在试试,肩胛骨主动下沉内收,想象后背夹一张纸……对,就这样!发力!” 王二狗依言调整,一斧下去,虽然缓慢,但脸上却露出惊奇:“咦?好像……顺溜多了?没那么别扭了!” 屏幕上,代表王二狗右肩胛区域的异常波动果然减弱了许多。
万小雅看着两人脸上恍然大悟又夹杂着新奇的表情,站起身,拍了拍白大褂上不存在的灰,笑容里带着科学工作者的自信和一丝对传统的敬意:“懂了吧?你们觉得爷爷是在折磨你们,其实他是在用最朴素的方法,为你们打造一件能承载‘超常能量’的生物容器。
身体是基础硬件,硬件不稳定、效率低下,再厉害的‘软件’——也就是你们想的那些法术——跑上去也得宕机,甚至烧毁主板。
”她指了指水缸和柴堆,“挑水练的是耐力、平衡和意志,劈柴练的是爆发、控制与协调。
这些,都是构成‘力量’这个复杂系统的底层模块。
爷爷说,你们的身体就是容器,不炼成百锻钢,如何盛装焚天烈焰?不把地基夯到岩石层,怎么敢在上面起万丈高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的话,像一把精密的钥匙,咔嚓一声,打开了两人心中积存已久的困惑之门。
那些汗水、疲惫、肩上的血痂、掌心的老茧,瞬间被赋予了全新的、沉甸甸的意义。
炼体,非但不是无用功,反而是通往真正力量殿堂不可或缺、最基础也最艰难的一步。
“容器……”云清朗低头看着自己粗糙有力的手掌,喃喃重复着,一股滚烫的热流从心底涌起,瞬间驱散了所有疑虑。
王二狗也怔怔地看着自己的拳头,眼神从迷茫变得炽热。
万小雅满意地看着两人的表情变化,合上仪器箱:“好啦,科学解释完毕。
作为奖励……”她变戏法似的从白大褂宽大的口袋里掏出两个油纸包,诱人的甜香立刻飘散出来,“新出炉的豆沙包,还热乎着呢!” 食物的香气和科学的点拨,瞬间冲散了练功的苦闷,小院里充满了久违的轻松笑声。
当暮色再次浸染小院时,一阵沉稳有力、节奏分明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踏碎了墓园惯有的寂静。
云清朗和王二狗刚合力将最后一担水倒入水缸,闻声望去。
只见院门口出现一个挺拔如松的身影。
陈默来了。
他依旧穿着那身笔挺的军装常服,但肩章领花似乎比往日更加挺括,细节处透着一丝不同寻常的规整。
他手里提着两个沉甸甸的迷彩挎包,脸上带着熟悉的、略显内敛的笑容。
然而,细看之下,他眉宇间似乎多了一层难以化开的疲惫,眼下的淡青色阴影在暮光中依稀可见,仿佛连续熬了几个通宵,整个人的气质也沉淀了许多,少了几分学生气的跳脱,多了几分沉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