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录音笔

关灯
周六,楚涵生替教授整理旧资料,直到暮色漫进窗台才离开。

    楼梯扶手积着层灰,一支录音笔躺在第三级台阶的裂缝里,黑色外壳沾着些暗红的污渍,像干涸的血。

     他捏着笔帽捡起来时,金属外壳冰凉刺骨。

    笔身刻着行模糊的小字,像是被指甲划出来的:“别听。

    ” “谁的东西?”楚涵生对着空荡的楼梯喊了一声,回声撞在斑驳的墙面上,碎成零星的嗡鸣。

    这栋楼是建校时就有的老建筑,木质楼梯踩上去会发出“吱呀”的呻吟,据说三十年前曾失过火,烧塌了半层,后来重新砌墙时,把烧焦的木料直接封在了里面。

     他把录音笔塞进背包,走出教学楼时,晚风卷着纸钱灰擦过脚踝。

    街角的烧纸堆还在冒烟,楚涵生突然想起,今天是中元节。

     回到出租屋时,已经是晚上九点。

    这地方和老教学楼一样陈旧,墙皮大片剥落,露出里面泛黄的砖缝。

    楚涵生把录音笔放在桌上,借着台灯的光仔细打量——是个老款的索尼录音笔,侧面的开关已经锈住了,按下去时发出钝重的“咔嗒”声。

     他插上耳机,按下播放键。

     只有电流声。

     不是平稳的“滋滋”声,而是像有人在话筒前反复撕扯电线,时而尖锐如蜂鸣,时而低沉如叹息。

    楚涵生皱着眉听了三分钟,突然觉得那声音有点不对劲——电流声里似乎藏着规律,像是有人在黑暗中敲摩斯密码。

     “大概是坏了。

    ”他扯下耳机,把录音笔扔进抽屉。

     接下来的几天,楚涵生总在半夜被冻醒。

     出租屋的窗户明明关得严实,却总有冷风顺着墙缝往里钻,带着股潮湿的霉味。

    他检查过好几次,直到某天凌晨三点,他盯着剥落的墙皮发呆时,突然想起那支录音笔。

     抽屉里的录音笔像是被人动过,原本朝左的开关转到了右边。

    楚涵生的心跳漏了一拍,鬼使神差地又戴上了耳机。

     电流声还在继续,但这次,他清晰地听见了别的声音。

     像是女人的指甲刮过玻璃,细碎的“沙沙”声混在电流里,时远时近。

    楚涵生攥紧录音笔,指节泛白,就在他快要摘下耳机时,一声极轻的叹息漫了出来,像有人贴着他的耳廓呼气: “冷……” 他猛地扯掉耳机,耳机线从桌上扫落,撞翻了玻璃杯。

    水渍漫过录音笔时,楚涵生看见外壳上的暗红污渍突然洇开,像活了过来。

     第二天,他把录音笔带去学校,问遍了系里的同学。

    莫梓宁指着笔身的划痕说:“这不是林筱雅的吗?她上周丢了支一模一样的。

    ” “林筱雅?”楚涵生愣住了。

     “就是那个总坐在最后一排的女生,扎马尾辫,总穿白裙子的那个。

    ”莫梓宁啃着苹果,“不过她已经三天没来上课了,听说失踪了。

    ” 楚涵生的后颈突然窜起一阵寒意。

    他想起上周在老教学楼见过的那个女生,抱着书从楼梯上下来时,白裙子扫过台阶的裂缝——正是他捡到录音笔的地方。

     那天晚上,他又梦到了老教学楼的楼梯间。

    林筱雅背对着他站在台阶上,白裙子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手里攥着支录音笔。

     “别捡。

    ”她突然回头,脸上没有眼睛,只有两个黑洞洞的窟窿,“墙里……好冷。

    ” 楚涵生惊醒时,录音笔正在枕头边震动。

    他摸到耳机戴上,电流声里突然浮出清晰的字句,像是从很深的水里冒出来的: “你背后第三块砖松了。

    ” 女人的声音很轻,带着水汽般的潮湿,尾音拖得很长,像叹息又像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