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脚步声
关灯
小
中
大
迹在苍白的皮肤上格外刺眼。
这个印记……青禾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画面。
那是她搬进来的第一天,在整理杂物时发现了一张被塞在床底的旧照片。
照片已经泛黄发潮,上面是一个穿着校服的少年,站在河边的柳树下微笑,阳光洒在他脸上,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
而他的脚踝上,有一圈和眼前这道勒痕一模一样的印记。
当时她只觉得奇怪,问了白宛儿,对方说可能是前租客老太太的儿子留下的。
“听说她儿子小时候调皮,在河边玩的时候被水草缠住脚,差点淹死,后来就留下那么个印子。
” 水草缠住脚…… 青禾的瞳孔骤然收缩。
她想起白宛儿说过,老太太的儿子是在河里淹死的。
难道…… 眼前的身影突然停下了脚步,低垂的头颅缓缓抬起。
湿漉漉的长发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掀开,露出一张浮肿变形的脸——眼球突出,嘴唇青紫,皮肤被水泡得发白起皱,正是照片上那个少年的模样,只是脸上凝固着极度痛苦的表情。
“救……我……”少年的嘴唇动了动,发出浑浊不清的声音,像是有泥水从喉咙里涌出来。
青禾吓得浑身僵硬,眼睁睁看着他伸出手,苍白浮肿的手掌朝着她的脸抓来。
就在这时,她注意到少年的手腕上,戴着一块廉价的电子表,表盖已经碎裂,但屏幕上的时间却清晰地显示着——2003年7月15日。
这个日期……青禾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模糊的记忆碎片。
她小时候住在这附近,好像听说过一件事,十五岁的少年在河里游泳时失踪,三天后才被捞上来,而那天,正是2003年的7月15日。
“你……你是邱柏?”她下意识地喊出这个名字。
那是她小时候的玩伴,小时候总带着她在河边捉蝌蚪,后来突然搬家了,她也是长大后才从大人的闲聊中得知他的死讯。
少年的动作顿住了,突出的眼球似乎动了一下,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像是在哭泣。
“是你……青禾……”他的声音突然变得清晰起来,带着孩童般的委屈,“我好冷……好怕……” 青禾愣住了。
她看着眼前这个面目狰狞的“鬼”,记忆中那个笑容灿烂的少年身影却与他重叠在一起。
她想起邱柏失踪前一天,还送给她一幅画,画上是两个小孩在河边放风筝,那是她收到的第一份礼物。
“你……你怎么会在这里?”她的声音软了下来,恐惧中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悲伤。
“我找了你好久……”邱柏的手停在半空中,黑色的淤泥从指缝间不断掉落,“那天我在河边等你,想把画给你……可是脚被水草缠住了,我喊救命,没人理我……”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带着哭腔:“我一直在这里等你……等了你二十年……” 青禾的眼泪瞬间涌了上来。
她终于明白,为什么这栋楼里只有她能听到脚步声,为什么脚印总是停在她门口——因为邱柏认得她的气息,他一直在等她回来。
“对不起……我不知道……”她哽咽着说不出话。
当年她因为父母工作调动突然搬家,连告别都没来得及说,更不知道邱柏是为了等她才出事的。
邱柏的身影在月光下开始变得透明,身上的水渍越来越少,腥臭味也渐渐散去。
他看着青禾,脸上凝固的痛苦似乎缓解了些,露出一个模糊的、类似微笑的表情。
“画……你收到了吗?” 青禾猛地想起什么,转身冲进卧室,从床头柜的抽屉里翻出一个褪色的铁盒。
里面装着的,正是当年邱柏没来得及送她的那幅画。
画纸已经泛黄,但上面两个孩童的身影依旧清晰。
她拿着画跑回客厅,却发现邱柏的身影已经淡得几乎看不见了,只有地板上那串湿漉漉的脚印还在缓慢地消失,像是从未出现过。
“我收到了,邱柏,我一直留着。
”她举着画,泪水模糊了视线,“对不起,让你等了这么久。
” 最后一缕青烟般的身影消散在空气中,客厅里恢复了寂静,只有窗外的雨声还在淅淅沥沥地响着。
青禾蹲在地上,看着地板上最后一点水渍消失,手里紧紧攥着那幅画,哭得不能自已。
第二天一早,青禾联系了搬家公司。
白宛儿赶来时,看到的就是双眼红肿、正在默默收拾东西的她。
“你没事吧?昨晚我给你打电话一直没人接,吓死我了。
”白宛儿担忧地看着她。
青禾摇摇头,把那幅画小心翼翼地放进箱子里:“我没事,就是想通了,这房子确实不适合我。
” 她没有告诉白宛儿昨晚发生的事,有些秘密,或许只能永远埋在心底。
搬家公司的车驶离小区时,青禾回头望了一眼那栋老式居民楼。
三楼的窗户空荡荡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去,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她仿佛又听到了那熟悉的脚步声,沉重而黏腻,从楼梯口传来,由远及近,最终停在门口。
但这一次,脚步声没有消失,而是轻轻地、慢慢地,朝着楼梯下走去,一步一步,越来越远,像是终于找到了离开的路。
青禾的眼眶又湿了。
她低下头,看着手里紧紧攥着的画,轻声说:“邱柏,再见了。
” 车窗外,阳光正好,驱散了所有的阴霾。
而那栋老旧的居民楼里,再也没有人在深夜听到过奇怪的脚步声。
只有每逢雨季,三楼的走廊里偶尔会飘来一丝淡淡的河水气息,像是一个迟到了二十年的告别。
喜欢疯人院的最后讯号请大家收藏:()疯人院的最后讯号
这个印记……青禾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画面。
那是她搬进来的第一天,在整理杂物时发现了一张被塞在床底的旧照片。
照片已经泛黄发潮,上面是一个穿着校服的少年,站在河边的柳树下微笑,阳光洒在他脸上,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
而他的脚踝上,有一圈和眼前这道勒痕一模一样的印记。
当时她只觉得奇怪,问了白宛儿,对方说可能是前租客老太太的儿子留下的。
“听说她儿子小时候调皮,在河边玩的时候被水草缠住脚,差点淹死,后来就留下那么个印子。
” 水草缠住脚…… 青禾的瞳孔骤然收缩。
她想起白宛儿说过,老太太的儿子是在河里淹死的。
难道…… 眼前的身影突然停下了脚步,低垂的头颅缓缓抬起。
湿漉漉的长发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掀开,露出一张浮肿变形的脸——眼球突出,嘴唇青紫,皮肤被水泡得发白起皱,正是照片上那个少年的模样,只是脸上凝固着极度痛苦的表情。
“救……我……”少年的嘴唇动了动,发出浑浊不清的声音,像是有泥水从喉咙里涌出来。
青禾吓得浑身僵硬,眼睁睁看着他伸出手,苍白浮肿的手掌朝着她的脸抓来。
就在这时,她注意到少年的手腕上,戴着一块廉价的电子表,表盖已经碎裂,但屏幕上的时间却清晰地显示着——2003年7月15日。
这个日期……青禾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模糊的记忆碎片。
她小时候住在这附近,好像听说过一件事,十五岁的少年在河里游泳时失踪,三天后才被捞上来,而那天,正是2003年的7月15日。
“你……你是邱柏?”她下意识地喊出这个名字。
那是她小时候的玩伴,小时候总带着她在河边捉蝌蚪,后来突然搬家了,她也是长大后才从大人的闲聊中得知他的死讯。
少年的动作顿住了,突出的眼球似乎动了一下,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像是在哭泣。
“是你……青禾……”他的声音突然变得清晰起来,带着孩童般的委屈,“我好冷……好怕……” 青禾愣住了。
她看着眼前这个面目狰狞的“鬼”,记忆中那个笑容灿烂的少年身影却与他重叠在一起。
她想起邱柏失踪前一天,还送给她一幅画,画上是两个小孩在河边放风筝,那是她收到的第一份礼物。
“你……你怎么会在这里?”她的声音软了下来,恐惧中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悲伤。
“我找了你好久……”邱柏的手停在半空中,黑色的淤泥从指缝间不断掉落,“那天我在河边等你,想把画给你……可是脚被水草缠住了,我喊救命,没人理我……”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带着哭腔:“我一直在这里等你……等了你二十年……” 青禾的眼泪瞬间涌了上来。
她终于明白,为什么这栋楼里只有她能听到脚步声,为什么脚印总是停在她门口——因为邱柏认得她的气息,他一直在等她回来。
“对不起……我不知道……”她哽咽着说不出话。
当年她因为父母工作调动突然搬家,连告别都没来得及说,更不知道邱柏是为了等她才出事的。
邱柏的身影在月光下开始变得透明,身上的水渍越来越少,腥臭味也渐渐散去。
他看着青禾,脸上凝固的痛苦似乎缓解了些,露出一个模糊的、类似微笑的表情。
“画……你收到了吗?” 青禾猛地想起什么,转身冲进卧室,从床头柜的抽屉里翻出一个褪色的铁盒。
里面装着的,正是当年邱柏没来得及送她的那幅画。
画纸已经泛黄,但上面两个孩童的身影依旧清晰。
她拿着画跑回客厅,却发现邱柏的身影已经淡得几乎看不见了,只有地板上那串湿漉漉的脚印还在缓慢地消失,像是从未出现过。
“我收到了,邱柏,我一直留着。
”她举着画,泪水模糊了视线,“对不起,让你等了这么久。
” 最后一缕青烟般的身影消散在空气中,客厅里恢复了寂静,只有窗外的雨声还在淅淅沥沥地响着。
青禾蹲在地上,看着地板上最后一点水渍消失,手里紧紧攥着那幅画,哭得不能自已。
第二天一早,青禾联系了搬家公司。
白宛儿赶来时,看到的就是双眼红肿、正在默默收拾东西的她。
“你没事吧?昨晚我给你打电话一直没人接,吓死我了。
”白宛儿担忧地看着她。
青禾摇摇头,把那幅画小心翼翼地放进箱子里:“我没事,就是想通了,这房子确实不适合我。
” 她没有告诉白宛儿昨晚发生的事,有些秘密,或许只能永远埋在心底。
搬家公司的车驶离小区时,青禾回头望了一眼那栋老式居民楼。
三楼的窗户空荡荡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去,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她仿佛又听到了那熟悉的脚步声,沉重而黏腻,从楼梯口传来,由远及近,最终停在门口。
但这一次,脚步声没有消失,而是轻轻地、慢慢地,朝着楼梯下走去,一步一步,越来越远,像是终于找到了离开的路。
青禾的眼眶又湿了。
她低下头,看着手里紧紧攥着的画,轻声说:“邱柏,再见了。
” 车窗外,阳光正好,驱散了所有的阴霾。
而那栋老旧的居民楼里,再也没有人在深夜听到过奇怪的脚步声。
只有每逢雨季,三楼的走廊里偶尔会飘来一丝淡淡的河水气息,像是一个迟到了二十年的告别。
喜欢疯人院的最后讯号请大家收藏:()疯人院的最后讯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