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时光里的驿站

关灯
时光里的驿站 蝉鸣最盛的七月,我在旧纸箱底翻出一本褪色的同学录。

    塑料封皮早已开裂,扉页上歪歪扭扭的字迹突然将记忆拉回十六岁的夏天。

    泛黄的纸页间夹着干枯的玉兰花瓣,那是高中同桌塞给我的,她说:等我们老了,看到它就能想起教室窗外的花香。

    此刻隔着二十年光阴,花瓣的纹路依然清晰,像一条蜿蜒的小路,通向那些被友情照亮的岁月。

     初中时转学到陌生的城市,我像只受惊的蜗牛缩在教室角落。

    直到某个雨天,前排的林薇突然转身,把半块温热的桂花糕塞进我手心。

    我妈做的,可好吃了!她眼睛弯弯的,发梢还沾着水珠。

    从那天起,我的课桌抽屉里总会莫名出现几颗水果糖,或者一张画着笑脸的小纸条。

    我们开始共享同一把伞,在放学路上踩着水洼比赛谁溅起的水花更高;会在自习课偷偷传纸条,用数学草稿纸折成的千纸鹤里藏着少女的心事。

     有次我因急性阑尾炎住院,林薇带着全班同学叠的幸运星来探望。

    玻璃罐里的星星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她说:每颗星星都写了祝福,你快点好起来,我们还要去后山摘野莓呢。

    那些星星后来陪我熬过病痛的夜晚,就像她温暖的笑容,永远定格在记忆里最明亮的角落。

     高中宿舍的铁架床总在深夜发出细微的吱呀声。

    下铺的陈悦是个夜猫子,每当月光爬上窗棂,她就会抱着吉他轻轻哼唱。

    我们裹着被子围坐在一起,分享从家里带来的零食,谈论未来要去的城市。

    有次月考失利,我躲在被子里偷偷哭泣,陈悦爬上我的床,把冰凉的脚塞进我被窝:哭什么,大不了我们一起复读,我教你解数学题。

    黑暗中,她的体温和吉他声交织成最安心的旋律。

     大学报到那天,行李箱轮子卡在台阶上,是路过的苏然帮我抬上了楼。

    这个留着短发的姑娘从此成了我最合拍的室友。

    我们挤在宿舍的小阳台煮泡面,把过期的优惠券贴成搞笑海报;会在图书馆闭馆后,顶着月光沿着操场跑圈,大声讨论《百年孤独》里那些魔幻的情节。

    毕业前的散伙饭上,苏然红着眼眶说:以后不管去哪,记得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