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追光者的足迹

关灯
追光者的足迹 清晨五点的画室蒙着薄雾,我推开窗,让第一缕阳光漫过未完成的画布。

    调色盘上残留的钴蓝色颜料微微发亮,像昨夜梦里那片未干的海洋。

    画架上的素描稿已反复修改了七次,铅笔的纹路交叠成网,正如我在梦想路上留下的深浅足迹。

     儿时的梦想总是轻盈如蝶。

    记得七岁那年,父亲带我去看县剧团的演出。

    幕布拉开的瞬间,戏台上的青衣踩着碎步登场,水袖翻飞间,仿佛整个世界都染上了绚丽的色彩。

    散场后,我偷偷用母亲的红绸子系在腰间,对着镜子模仿台步,幻想着有朝一日能站在聚光灯下。

    那时的梦想简单纯粹,像盛夏午后的蝉鸣,只管肆意生长,从不问前路几何。

     真正触摸到梦想的温度,是在初中的作文课上。

    当我的文章被老师当作范文朗读,教室里响起的掌声像细密的春雨,滋润着干涸的心田。

    从那以后,我开始用文字记录生活:春天枝头萌发的嫩芽,秋日飘落的银杏叶,还有晚自习时窗外的星光。

    日记本渐渐厚实起来,字里行间藏着少年对世界的好奇与憧憬。

    语文老师送我一本《朝花夕拾》,扉页上写着:愿你的文字永远带着真诚的心跳。

    这句话像一粒种子,在我心里扎下了文学的根。

     然而,现实的风雨总会不期而至。

    高考填报志愿时,父母希望我选择就业率高的金融专业。

    他们说:写作不能当饭吃。

    深夜的台灯下,我反复摩挲着录取通知书,最终在志愿表上勾下了陌生的专业代码。

    大学四年,我在数字与公式中穿梭,却总在图书馆的文学区流连忘返。

    某个深秋的傍晚,我在旧书架上发现一本破旧的《飞鸟集》,泛黄的纸页间夹着张字条:不要熄灭你心里的火焰。

    那一刻,泪水突然模糊了视线,原来梦想从未真正熄灭,它只是在心底悄然生长。

     转折发生在大三的暑假。

    我报名参加了一个乡村支教项目。

    在群山环抱的小学里,我教孩子们写诗。

    他们用稚嫩的笔触描绘星空、溪流和奔跑的山羊,眼睛里闪烁着对世界的热爱。

    有个叫小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