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缺憾里的圆

关灯
缺憾里的圆 深冬的月光斜斜地照进书房,我望着案头那个缺了口的青花瓷碗发呆。

    这是祖母留下的物件,边缘的裂痕像一道细长的闪电,却在经年累月的使用中,被岁月打磨得温润光滑。

    忽然想起幼时总爱追问什么是圆满,那时的答案总与完美无缺相连,而如今才懂得,真正的圆满,或许恰恰藏在那些不完美的缝隙里。

     童年的圆满是盛夏傍晚的老院子。

    夕阳把梧桐树的影子拉得很长,我和小伙伴们追着蜻蜓满院跑,衣摆扫过墙角的野薄荷,惊起一阵清香。

    当母亲喊吃饭的声音响起,我们便围坐在石桌旁,瓷碗里盛着西红柿炒蛋和白米饭,偶尔有一粒饭掉在地上,立刻被赶来的蚂蚁搬走。

    那时的时光缓慢悠长,蝉鸣、晚风、饭菜香,拼凑出最朴素的圆满。

    直到某天发现祖母的黑发里冒出银丝,才惊觉圆满从来不是凝固的画面,而是流动的温暖。

     求学路上的圆满带着墨香与汗渍。

    高三那年的晚自习,教室后墙的倒计时牌撕得飞快,台灯下的习题册堆成小山。

    某个解不开数学题的深夜,我趴在桌上掉眼泪,同桌默默递来一张写满解题思路的纸条,末尾画着个笑脸。

    当高考结束的铃声响起,我们笑着拥抱,又哭着告别。

    那些并肩奋斗的日子,那些相互鼓励的瞬间,让我明白圆满可以是未竟的遗憾与珍贵的情谊交织的模样。

    就像我们没能考上同一所大学,却在不同的城市继续发光,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圆满? 职场初期对圆满的认知曾被KPI绑架。

    为了拿下重要项目,我连续三个月加班到凌晨,手机24小时待命,连梦里都在改方案。

    当项目终于成功,庆功宴上的香槟气泡升腾,我却感到深深的疲惫。

    直到某天在医院陪护生病的父亲,看着他躺在病床上虚弱的模样,才惊觉自己错过了太多陪伴的时光。

    从那以后,我开始学着在工作与生活间寻找平衡,周末推掉应酬陪父母散步,下班后为自己煮一顿热气腾腾的面条。

    这些平凡的日常,让我触摸到圆满更真实的质地——不是永不停歇的奔跑,而是懂得适时停下脚步,拥抱身边的幸福。

     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