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老臣排挤边缘化,柴荣转舵结军心
关灯
小
中
大
汴梁城的晨光穿透薄雾,洒在刚刚经历过战火的宫墙上,将焦黑的痕迹染成了暖金色。
柴荣一夜未眠,刚处理完皇宫玉玺失窃的初步排查事宜,便急匆匆赶往郭威的临时府邸——如今这里已成了后周政权的决策中枢。
刚踏入议事厅,里面的气氛便有些微妙。
郭威坐在主位上,脸色带着几分疲惫,几名须发皆白的老臣围在案前,正低声议论着什么。
见柴荣进来,议论声戛然而止,几道目光落在他身上,有审视,有轻视,唯独缺少应有的尊重。
“父亲。
”柴荣拱手行礼,目光扫过在场的几位大臣,心里已然明了几分。
这几位都是郭威的旧部,跟随郭威南征北战多年,如今郭威摄政,他们便成了朝堂上的核心力量,平日里对他这个“半路出家”的养子,向来没什么好脸色。
郭威点了点头,示意他落座:“三郎来了,正好,我们正商议如何处置汴梁城内的后汉旧吏。
” 一名身材微胖的老臣率先开口,他是郭威的同乡,也是如今的吏部尚书侯益:“郭公,依老夫之见,后汉旧吏多是趋炎附势之辈,不如尽数罢免,改用我们自己的人,也好稳固根基。
” 另一位老臣附和道:“侯尚书所言极是!这些人跟随刘承佑多年,忠心难测,留着也是隐患。
” 柴荣闻言,心中不以为然。
尽数罢免旧吏,必然会导致政务瘫痪,不利于局势稳定。
他沉吟片刻,开口说道:“诸位大人此言差矣。
后汉旧吏之中,固然有奸佞之辈,但也不乏有才干、熟悉政务之人。
若尽数罢免,恐怕会引发混乱。
不如甄别筛选,贤能者留用,奸恶者惩处,这样既能稳定局面,又能吸纳人才。
” 侯益斜睨了柴荣一眼,嘴角勾起一抹讥讽:“三公子此言未免太过天真。
那些旧吏与我等仇怨已深,如何能真心为我们效力?再说,治理国家之事,岂是你一个毛头小子能懂的?” “侯大人此言差矣!”柴荣语气坚定,“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岂能因个人恩怨而埋没人才?治理国家,当以民心为重,以大局为先,而非任人唯亲!” “你!”侯益被噎得说不出话来,脸色涨得通红。
他转头看向郭威,“郭公,您看看三公子,仗着您的宠爱,竟然敢顶撞老臣!老夫跟随您多年,难道还会害您不成?
柴荣一夜未眠,刚处理完皇宫玉玺失窃的初步排查事宜,便急匆匆赶往郭威的临时府邸——如今这里已成了后周政权的决策中枢。
刚踏入议事厅,里面的气氛便有些微妙。
郭威坐在主位上,脸色带着几分疲惫,几名须发皆白的老臣围在案前,正低声议论着什么。
见柴荣进来,议论声戛然而止,几道目光落在他身上,有审视,有轻视,唯独缺少应有的尊重。
“父亲。
”柴荣拱手行礼,目光扫过在场的几位大臣,心里已然明了几分。
这几位都是郭威的旧部,跟随郭威南征北战多年,如今郭威摄政,他们便成了朝堂上的核心力量,平日里对他这个“半路出家”的养子,向来没什么好脸色。
郭威点了点头,示意他落座:“三郎来了,正好,我们正商议如何处置汴梁城内的后汉旧吏。
” 一名身材微胖的老臣率先开口,他是郭威的同乡,也是如今的吏部尚书侯益:“郭公,依老夫之见,后汉旧吏多是趋炎附势之辈,不如尽数罢免,改用我们自己的人,也好稳固根基。
” 另一位老臣附和道:“侯尚书所言极是!这些人跟随刘承佑多年,忠心难测,留着也是隐患。
” 柴荣闻言,心中不以为然。
尽数罢免旧吏,必然会导致政务瘫痪,不利于局势稳定。
他沉吟片刻,开口说道:“诸位大人此言差矣。
后汉旧吏之中,固然有奸佞之辈,但也不乏有才干、熟悉政务之人。
若尽数罢免,恐怕会引发混乱。
不如甄别筛选,贤能者留用,奸恶者惩处,这样既能稳定局面,又能吸纳人才。
” 侯益斜睨了柴荣一眼,嘴角勾起一抹讥讽:“三公子此言未免太过天真。
那些旧吏与我等仇怨已深,如何能真心为我们效力?再说,治理国家之事,岂是你一个毛头小子能懂的?” “侯大人此言差矣!”柴荣语气坚定,“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岂能因个人恩怨而埋没人才?治理国家,当以民心为重,以大局为先,而非任人唯亲!” “你!”侯益被噎得说不出话来,脸色涨得通红。
他转头看向郭威,“郭公,您看看三公子,仗着您的宠爱,竟然敢顶撞老臣!老夫跟随您多年,难道还会害您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