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圣旨至,死局生
关灯
小
中
大
咸阳城外的上林苑,秋风卷着枯叶打在扶苏脸上时,他正跪在冰冷的青砖上。
“扶苏接旨。
” 尖细的嗓音像淬了冰的针,扎得他耳膜生疼。
传旨的太监捧着明黄卷轴,嘴角那抹若有若无的笑意,让扶苏后颈的汗毛瞬间竖了起来。
不对劲。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压了下去。
他现在是大秦长子扶苏,不是那个在热带雨林里与雇佣兵周旋的特种兵王陈峰。
三天前那场离奇的雷暴,把他劈进了这个两千多年前的身体里,也劈进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赐死危机。
“陛下有诏,扶苏监军北境,与蒙恬屯兵上郡,却心怀怨怼,口出怨言,疑朕之政令,惑军中将士。
其心可诛,其行可鄙。
今赐御剑一柄,令其自裁谢罪,以儆效尤。
钦此。
” 太监念完最后一个字,卷轴“啪”地合上。
周围的侍卫齐刷刷拔出腰间长刀,刀身在秋阳下闪着寒光,将扶苏团团围住。
“公子,接旨吧。
”太监往前递了递卷轴,眼神里的催促毫不掩饰。
扶苏没有动。
他的目光扫过太监那双保养得宜的手——指节圆润,掌心白净,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甚至还透着点淡淡的蔻丹色。
这不是常年在外奔波传旨的人手,倒像是深居内宫的主儿。
再看那卷轴,明黄的绫缎边缘绣着龙凤呈祥纹样,针脚细密,可凑近了能闻到一丝若有若无的墨香。
不是宫廷专用的松烟墨,倒像是民间作坊里常见的桐烟墨。
最可疑的是传旨的时辰。
按照大秦律例,圣旨传达到地方,需由三位以上的御史陪同,且必须在辰时三刻当众宣读。
可今日不仅只有这一个太监带着一队侍卫,时辰更是过了午时,连个验旨的御史都没有。
“怎么,公子想抗旨?”太监的语气冷了下来,脚边的青砖被他用靴尖碾出一道白痕。
扶苏缓缓抬头,目光撞上太监躲闪的眼神。
前世在特种部队练出的观察力,让他瞬间捕捉到对方喉结的滚动——那是紧张的表现。
“公公,”扶苏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这圣旨,是真是假?” “放肆!”太监猛地提高了音量,“陛下亲笔所书,加盖玉玺,你也敢质疑?” “玉玺在哪?”扶苏追问,视线落在卷轴末端,“按规制,赐死皇子的圣旨,需加盖传国玉玺与天子行玺两方印鉴。
可这卷轴上,为何只有一方印鉴?” 太监的脸“唰”地白了。
他没想到这个传闻
“扶苏接旨。
” 尖细的嗓音像淬了冰的针,扎得他耳膜生疼。
传旨的太监捧着明黄卷轴,嘴角那抹若有若无的笑意,让扶苏后颈的汗毛瞬间竖了起来。
不对劲。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压了下去。
他现在是大秦长子扶苏,不是那个在热带雨林里与雇佣兵周旋的特种兵王陈峰。
三天前那场离奇的雷暴,把他劈进了这个两千多年前的身体里,也劈进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赐死危机。
“陛下有诏,扶苏监军北境,与蒙恬屯兵上郡,却心怀怨怼,口出怨言,疑朕之政令,惑军中将士。
其心可诛,其行可鄙。
今赐御剑一柄,令其自裁谢罪,以儆效尤。
钦此。
” 太监念完最后一个字,卷轴“啪”地合上。
周围的侍卫齐刷刷拔出腰间长刀,刀身在秋阳下闪着寒光,将扶苏团团围住。
“公子,接旨吧。
”太监往前递了递卷轴,眼神里的催促毫不掩饰。
扶苏没有动。
他的目光扫过太监那双保养得宜的手——指节圆润,掌心白净,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甚至还透着点淡淡的蔻丹色。
这不是常年在外奔波传旨的人手,倒像是深居内宫的主儿。
再看那卷轴,明黄的绫缎边缘绣着龙凤呈祥纹样,针脚细密,可凑近了能闻到一丝若有若无的墨香。
不是宫廷专用的松烟墨,倒像是民间作坊里常见的桐烟墨。
最可疑的是传旨的时辰。
按照大秦律例,圣旨传达到地方,需由三位以上的御史陪同,且必须在辰时三刻当众宣读。
可今日不仅只有这一个太监带着一队侍卫,时辰更是过了午时,连个验旨的御史都没有。
“怎么,公子想抗旨?”太监的语气冷了下来,脚边的青砖被他用靴尖碾出一道白痕。
扶苏缓缓抬头,目光撞上太监躲闪的眼神。
前世在特种部队练出的观察力,让他瞬间捕捉到对方喉结的滚动——那是紧张的表现。
“公公,”扶苏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这圣旨,是真是假?” “放肆!”太监猛地提高了音量,“陛下亲笔所书,加盖玉玺,你也敢质疑?” “玉玺在哪?”扶苏追问,视线落在卷轴末端,“按规制,赐死皇子的圣旨,需加盖传国玉玺与天子行玺两方印鉴。
可这卷轴上,为何只有一方印鉴?” 太监的脸“唰”地白了。
他没想到这个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