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双线布防,初会韩信
关灯
小
中
大
一、沛县困局
陈武的左军刚围了沛县三日,刘邦就派人来诈降。
使者是个油滑的小吏,捧着降书在营外哭嚎:“沛公说了,只要陛下肯饶他不死,他愿卸甲归田,一辈子当个农夫!” 陈武把降书往地上一摔,靴底碾着竹简:“回去告诉刘邦,他要是真有这心,就自己绑了来见我!否则,明日午时,我就下令攻城!” 使者吓得屁滚尿流,连滚带爬回了城。
陈武转身对副将道:“传令下去,今晚把东门的攻势放缓,留个口子。
” 副将一愣:“将军,这是为何?” “刘邦那老狐狸,肯定会趁夜突围。
”陈武冷笑,“他手下那帮人,看着人多,其实大多是农民,没经过正经训练。
咱们就在城外的芦苇荡设伏,保管他有来无回。
” 果然,三更时分,沛县东门悄悄打开,刘邦带着几千人摸了出来,借着月色往芦苇荡钻。
他边走边得意:“都说陈武是扶苏的走狗,我看也不过如此,连老子的声东击西都看不破!” 话音刚落,芦苇荡里突然响起号角。
左军的士兵从暗处扑出来,改良弩的箭簇带着寒光,专射队伍末尾的人。
刘邦的人马瞬间乱了套,前面的想跑,后面的被箭雨堵住,挤成一团。
“中计了!”刘邦气得拔剑砍断身边的芦苇,“樊哙!带你的人顶住!老子先撤!” 樊哙是个屠夫出身的壮汉,抡着杀猪刀砍翻两个秦兵,大吼:“沛公快走!我断后!” 刘邦哪管他死活,带着心腹钻空子溜了。
等陈武带人冲出来时,只抓到几百个俘虏,樊哙也趁乱跑了。
“追!”陈武翻身上马,“刘邦腿短,跑不远!” 二、帐中奇人 陈武追了半夜,没抓到刘邦,却在路边的破庙里发现个怪人。
那人身穿洗得发白的儒衫,腰里却挂着柄剑,正对着块石头比划,嘴里还念念有词。
“你是谁?”陈武踹开庙门,弩箭指着他。
怪人吓了一跳,回头看来,脸上带着点尴尬:“在下韩信,路过此地,想借庙避雨。
” “韩信?”陈武皱眉,这名字有点耳熟,好像在哪份军报上见过——是个从项羽帐下逃出来的小兵,据说因为给项羽提建议被赶了出来。
“你在比划什么?”陈武盯着他手里的树枝,石头上被画得乱七八糟,像幅布阵图。
韩信挺了挺腰:“将军要是信得过在下,就放我去见陛下。
我有破刘邦、败项梁的法子。
” 陈武乐了:“就你?一个逃兵还敢说大话?” “将军不妨试试。
”韩信捡起块石子,往石头上一扔,“刘邦虽然逃了,但他的家眷还在沛县。
将军可派人扮成难民,混进城去,把他的家眷抓来,不愁他不投降。
” 陈武心里一动。
这招够阴,跟扶苏的路数有点像。
“带他走。
”陈武收起弩,“要是敢耍花样,老子劈了你。
” 三、
使者是个油滑的小吏,捧着降书在营外哭嚎:“沛公说了,只要陛下肯饶他不死,他愿卸甲归田,一辈子当个农夫!” 陈武把降书往地上一摔,靴底碾着竹简:“回去告诉刘邦,他要是真有这心,就自己绑了来见我!否则,明日午时,我就下令攻城!” 使者吓得屁滚尿流,连滚带爬回了城。
陈武转身对副将道:“传令下去,今晚把东门的攻势放缓,留个口子。
” 副将一愣:“将军,这是为何?” “刘邦那老狐狸,肯定会趁夜突围。
”陈武冷笑,“他手下那帮人,看着人多,其实大多是农民,没经过正经训练。
咱们就在城外的芦苇荡设伏,保管他有来无回。
” 果然,三更时分,沛县东门悄悄打开,刘邦带着几千人摸了出来,借着月色往芦苇荡钻。
他边走边得意:“都说陈武是扶苏的走狗,我看也不过如此,连老子的声东击西都看不破!” 话音刚落,芦苇荡里突然响起号角。
左军的士兵从暗处扑出来,改良弩的箭簇带着寒光,专射队伍末尾的人。
刘邦的人马瞬间乱了套,前面的想跑,后面的被箭雨堵住,挤成一团。
“中计了!”刘邦气得拔剑砍断身边的芦苇,“樊哙!带你的人顶住!老子先撤!” 樊哙是个屠夫出身的壮汉,抡着杀猪刀砍翻两个秦兵,大吼:“沛公快走!我断后!” 刘邦哪管他死活,带着心腹钻空子溜了。
等陈武带人冲出来时,只抓到几百个俘虏,樊哙也趁乱跑了。
“追!”陈武翻身上马,“刘邦腿短,跑不远!” 二、帐中奇人 陈武追了半夜,没抓到刘邦,却在路边的破庙里发现个怪人。
那人身穿洗得发白的儒衫,腰里却挂着柄剑,正对着块石头比划,嘴里还念念有词。
“你是谁?”陈武踹开庙门,弩箭指着他。
怪人吓了一跳,回头看来,脸上带着点尴尬:“在下韩信,路过此地,想借庙避雨。
” “韩信?”陈武皱眉,这名字有点耳熟,好像在哪份军报上见过——是个从项羽帐下逃出来的小兵,据说因为给项羽提建议被赶了出来。
“你在比划什么?”陈武盯着他手里的树枝,石头上被画得乱七八糟,像幅布阵图。
韩信挺了挺腰:“将军要是信得过在下,就放我去见陛下。
我有破刘邦、败项梁的法子。
” 陈武乐了:“就你?一个逃兵还敢说大话?” “将军不妨试试。
”韩信捡起块石子,往石头上一扔,“刘邦虽然逃了,但他的家眷还在沛县。
将军可派人扮成难民,混进城去,把他的家眷抓来,不愁他不投降。
” 陈武心里一动。
这招够阴,跟扶苏的路数有点像。
“带他走。
”陈武收起弩,“要是敢耍花样,老子劈了你。
”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