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所有的巧合凑在一起,就是陷阱
关灯
小
中
大
“张总督,你的意思是,那帮百姓就是建奴的伏兵?这怎么可能?”
“这世上没有什么不可能,自己人比外人对自己同胞更狠的事,我都见过。
” “张提督,这只是你的猜测,可能只是巧合。
” 听到方正化这么问,再想着京营集结需要时间,张世泽转过身。
“方监军,一个巧合,可以理解。
两个巧合碰到一起,也说得过去。
可多个巧合突然凑到一起,那就不是巧合,那是陷阱。
” 张世泽之言将众人的思虑拉到开始。
阿巴泰放弃驻军最佳地点,以一万之军驻守空旷地带,方圆百里无援军。
建奴大军之所以过来,就是营救被困的岳托。
照理他们应该着急,可他们却能淡定耗着三天不动。
敌军近在咫尺,百姓却没有望风而逃。
原本这一切的一切,都说不过去。
可将所有的说不过去结合到一起,那就是一个不易察觉,却完美无缺的陷阱。
“张总督,你说大明有忘记祖宗,帮着建奴打我们明军之人,这个咱信。
毕竟投降的将军都有,更何况百姓。
可是你说附近所有百姓都忘记祖宗,这怎么可能?” 张世泽没有搭理方正化,而是看着送信关宁军兵痞。
“你们有没有查问那些百姓具体细节?有没有确认他们是不是当地百姓?” “这个倒没有,我们只是看到他们是我们炎黄子孙,说我们大明话,口音也和我们差不多,就没再过问。
” 张世泽此话一出口,卢象升立马明白过来。
当地百姓早就逃之夭夭,留下的那帮人根本就不是当地人,那是建奴特意安排。
“你估计附近有多少百姓?”卢象升冷脸看着送信关宁军兵痞。
“差不多有三五万。
” “张总督,多尔衮一共只有四万大军,能裹挟近五万炎黄子孙为他们卖命?” 这特么的算什么?后世抗战艰难时,汉奸比鬼子都特么的多。
“附近百姓是不是青壮年多,妇孺少?” 听张世泽这么问,那送信兵痞略微一沉思,立马脸色大变。
“正
” “张提督,这只是你的猜测,可能只是巧合。
” 听到方正化这么问,再想着京营集结需要时间,张世泽转过身。
“方监军,一个巧合,可以理解。
两个巧合碰到一起,也说得过去。
可多个巧合突然凑到一起,那就不是巧合,那是陷阱。
” 张世泽之言将众人的思虑拉到开始。
阿巴泰放弃驻军最佳地点,以一万之军驻守空旷地带,方圆百里无援军。
建奴大军之所以过来,就是营救被困的岳托。
照理他们应该着急,可他们却能淡定耗着三天不动。
敌军近在咫尺,百姓却没有望风而逃。
原本这一切的一切,都说不过去。
可将所有的说不过去结合到一起,那就是一个不易察觉,却完美无缺的陷阱。
“张总督,你说大明有忘记祖宗,帮着建奴打我们明军之人,这个咱信。
毕竟投降的将军都有,更何况百姓。
可是你说附近所有百姓都忘记祖宗,这怎么可能?” 张世泽没有搭理方正化,而是看着送信关宁军兵痞。
“你们有没有查问那些百姓具体细节?有没有确认他们是不是当地百姓?” “这个倒没有,我们只是看到他们是我们炎黄子孙,说我们大明话,口音也和我们差不多,就没再过问。
” 张世泽此话一出口,卢象升立马明白过来。
当地百姓早就逃之夭夭,留下的那帮人根本就不是当地人,那是建奴特意安排。
“你估计附近有多少百姓?”卢象升冷脸看着送信关宁军兵痞。
“差不多有三五万。
” “张总督,多尔衮一共只有四万大军,能裹挟近五万炎黄子孙为他们卖命?” 这特么的算什么?后世抗战艰难时,汉奸比鬼子都特么的多。
“附近百姓是不是青壮年多,妇孺少?” 听张世泽这么问,那送信兵痞略微一沉思,立马脸色大变。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