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理论,照进现实

关灯
首都之行,紧凑而充实。

     在国家科学院理论与应用物理研究所的会议室内,林墨面对几位头发花白却目光锐利的学者,最初的那丝紧张很快便消散在纯粹的知识交流中。

     他没有以“北辰”的身份高谈阔论,而是以一个“对物理学抱有浓厚兴趣、在创作中遇到一些设想需要请教”的年轻学生姿态,谨慎地提出《三体》中涉及的一些概念,如智子对粒子对撞实验的干扰原理、高维空间碎片的概念化描述等。

     出乎他意料的是,专家们并没有轻视他“外行”的设想,反而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林同学,你提出的这个‘智子’低维展开干扰加速器的设想,虽然目前无法实现,但其理论推导的思维路径非常有趣,某种程度上,是对量子纠缠和信息传递极限的一种文学化演绎,很有启发性。

    ”一位专注于粒子物理的老教授扶了扶眼镜,认真地说道。

     另一位研究宇宙学的专家则对“黑暗森林”法则的雏形——即叶文洁提出的宇宙社会学基本公理——进行了探讨:“将文明间的猜疑链和技术爆炸作为宇宙社会的基本图景,这是一个极其冷酷却逻辑自洽的模型。

    它虽然是一个文学设定,但确实触及了我们在思考地外文明时无法回避的根本问题:善意无法先验证明,而恶意足以带来毁灭。

    ” 讨论的气氛热烈而开放。

    林墨谦逊地聆听,适时地提出自己基于“记忆图书馆”整合出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当他不经意间用更严谨的语言描述“猜疑链”和“技术爆炸”在宇宙尺度下的必然性时,几位专家眼中都露出了惊艳的神色。

     “后生可畏啊!”会议结束时,那位老教授由衷地感叹,“林同学,你的思维深度和想象力,远超你的年龄。

    希望你能继续保持这份对科学的好奇与敬畏,在文学和科学的交叉领域,走出自己的路。

    ” 这次会面,没有带来任何立竿见影的成果,却为林墨打开了一扇门。

    他获得了一种来自权威科学界的“隐性认可”,这对他未来持续输出硬核科幻作品,是一笔无形的宝贵财富。

     随后在腾龙科技总部的会面,则更具烟火气。

     在充满科技感的演示厅里,林墨和苏晚晴体验了“荣耀”游戏的首个可操作Demo。

    虽然只是最初级的版本,只能选择少数几个职业在有限的场景中进行简单的技能释放和PK,但那种流畅的操作感、精致的角色建模以及高度还原的技能特效,已经让林墨眼前一亮。

     “手感很不错,技能释放的节奏和僵直时间设定,很有当年在网吧……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