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劳作

关灯
第29章:复耕拓土与帆影初筑 丰收的余韵还未在荒岛消散,谷仓里堆叠的金黄麦垛与饱满稻穗,散发着谷物特有的醇香,这是顾牧和程一琳数月辛劳的见证。

    但荒岛的生存节奏从不停歇,第一季作物收割后的田地还残留着成熟的气息,两人已着手筹备第二季耕种。

    晨光微熹时,田埂上便印下了他们的身影,带着对土地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期许,开启了新的劳作篇章。

     “第一季小麦和水稻收得不错,但土壤肥力也耗得厉害。

    ”顾牧蹲下身,指尖捻起一把泥土,感受着其中的湿度与松散度,“幸好之前攒的秸秆和牲畜粪便都沤好了,正好给土地补补劲。

    ”他望向不远处的堆肥区,几座半人高的粪堆被塑料布覆盖着,经过两个多月的发酵,早已变成了黑褐色的有机肥,散发着淡淡的腐殖质香气。

     程一琳背着装满种子的竹筐,走到他身边,目光扫过空旷的田地:“第二季咱们还是以小麦和稻谷为主吧?再种些高粱,耐旱又高产,刚好填补粮食储备的多样性。

    ”她弯腰将竹筐放在田埂上,拿出准备好的镰刀,开始清理田间残留的作物根茎。

     两人默契分工,顾牧负责翻耕土地,程一琳则处理残茬与施肥。

    顾牧扛着锄头,大步走进田间,锄头高高扬起,又重重落下,带着千钧之力嵌入泥土,随着他的动作,一块块坚实的土块被翻起,露出下方肥沃的土层。

    程一琳将割下的残茬剁碎,均匀撒在田地上,再推着简易木车,把腐熟的有机肥铺撒开来。

    黑色的肥料与金黄的泥土相互交融,仿佛在孕育着新的生机。

     四头黄牛被拴在田埂边的老槐树下,悠闲地啃食着青草,时不时甩动尾巴驱赶蚊虫,目光追随着两人忙碌的身影。

    它们的粪便正是堆肥的重要原料,每一次排泄都在为田地的肥沃贡献力量。

    大黄和小灰在田间穿梭,时而追逐嬉戏,时而趴在一旁晒太阳,偶尔对着远方的丛林吠叫几声,为宁静的劳作时光增添了几分活力。

     正午的阳光愈发炽热,烤得地面微微发烫,汗水顺着两人的额角滑落,滴在泥土里,瞬间被吸收。

    程一琳停下手中的活计,从竹筐里拿出水壶,拧开盖子递给顾牧:“歇会儿吧,喝口水再干,别中暑了。

    ” 顾牧接过水壶,仰头灌了几口,清凉的溪水驱散了些许燥热。

    他用衣袖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笑道:“没事,趁现在天气好,多干点活,争取早点把种子种下去。

    ”话虽如此,他还是拉着程一琳走到老槐树下的阴凉处,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羊奶糕,分给她一块。

     短暂的休息过后,两人再次投入劳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翻耕好的田地越来越多,有机肥也均匀地覆盖在土壤表面。

    顾牧用耙子将土地整平,划出整齐的沟壑,程一琳则跟在后面,将种子小心翼翼地撒入沟中,再用泥土轻轻覆盖。

    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虔诚,仿佛在播种着希望的火种。

     播种完毕后,程一琳提着水桶,沿着田埂上的引水沟浇水。

    清澈的溪水顺着沟壑流淌,滋润着刚种下的种子,也滋润着两人的心田。

    顾牧则在田间搭建起简易的遮阳棚,用树枝和茅草编织而成,既能遮挡烈日,又能防止鸟类啄食种子。

     日常的劳作依旧充实而规律。

    天刚蒙蒙亮,程一琳便提着木桶来到鸡舍。

    十几只鸡已经醒了,见她进来,纷纷围了上来,发出“咯咯”的叫声。

    她熟练地打开鸡舍的门,将食盆里装满谷物和切碎的青草,然后开始捡拾鸡蛋。

    温热的鸡蛋带着鸡体温的余温,一个个被放进木桶里,很快就攒了小半桶。

    “今天的鸡蛋真不少,中午可以做鸡蛋羹,再炒个鸡蛋炒青菜。

    ”程一琳笑着说道,将鸡蛋小心翼翼地收好。

     紧接着,她来到奶牛的栖息地。

    两头奶牛早已习惯了她的到来,温顺地低着头,任由她将奶头对准木桶。

    乳白色的牛奶缓缓流入桶中,带着淡淡的奶香,不一会儿就装满了两桶。

    程一琳将牛奶提到洞穴附近,一部分煮沸杀菌后分装到陶碗里,留作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