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暴雨杀机

关灯
了半宿。

     “再等,城南就要淹到腰了。

    ”朱允炆的声音透过雨幕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灯笼的光晕里,他苍白的脸竟泛着异样的潮红。

     凌晨卯时的奉天殿,气氛比殿外的雨水更冰冷。

     朱元璋高坐龙椅,玄色龙袍上的金线被烛火照得暗沉,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死死攥着工部呈上的灾情奏报。

    阶下,工部尚书薛祥领着一众官员跪成排,朝服下摆全是泥污,额头的汗珠混着雨水往下淌。

     “年年修官沟,年年疏河道!”皇帝猛地一拍御案,鎏金瑞兽镇纸蹦起三寸高,“洪武八年修胭脂河,征了三万民夫!十五年浚胥溪,耗银十万两!”他的声音像惊雷滚过殿宇,“如今一场雨就淹了半城,朕的钱都喂了狗吗?!” 薛祥的头磕得砰砰响:“陛下息怒,臣已加派工匠疏浚……” “疏浚?”朱元璋冷笑一声,目光扫过殿外,“方才内侍来报,西华门的城砖都泡松了,再漏下去要淹到太庙了!你告诉朕,怎么疏?” 群臣噤若寒蝉。

    谁都记得洪武十年,户部主事赵乾救灾不力,当场被拖出去斩了。

    太子朱标去世后,陛下的脾气愈发暴戾,此刻谁开口谁就是替罪羊。

    负责纠察的御史站在殿角,笔尖在记录册上悬着,连呼吸都放轻了。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轻微的骚动。

    一个清朗却虚弱的声音穿透死寂:“皇祖父,孙儿有策。

    ” 所有人猛地回头。

    只见朱允炆披着素色披风,在王钺搀扶下缓步走入,披风下摆还滴着水,脸色白得像宣纸。

    他走过丹陛时,不慎踉跄了一下,却依旧挺直脊背,在御阶前跪下,动作标准得无可挑剔。

     “允炆?”朱元璋的眉头拧成疙瘩,语气里藏着不易察觉的关切,“谁准你出宫的?病糊涂了?” “孙儿不敢。

    ”朱允炆叩首,声音却稳了下来,“昨夜观雨,见官沟淤塞、河水倒灌,辗转难眠。

    臣翻阅前朝水利档册,偶得一法,或可解燃眉之急。

    ”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死水。

    翰林院学士宋濂悄悄抬眼,见太孙膝边露出半截绢帛,上面似乎画着线条。

    御史周观政忍不住出列:“太孙殿下,治水乃军国大事,需通堪舆、晓土木。

    您深居东宫,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周御史可知,应天府地势西高东低?”朱允炆打断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城南聚宝门内有三处洼地,官沟于此交汇却管径过窄,恰如人肠打结;玄武湖与杨吴城壕本可蓄洪,却因堤岸失修无法连通。

    这些,孙儿都查过旧档。

    ” 周观政噎住了。

    他任御史三年,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