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靖难!
关灯
小
中
大
常深了三倍,一看就装了重物;还有些裹着披风的陌生将领,进了王府就半天不出来,连说话声都压得极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绢帛被快马送回南京时,朱允炆正对着债券账本出神——这些后世的金融手段,在明初果然好用,靠着盐业公司和债券攒下的巨额资金,此刻正像血液般往战争机器里灌:给京营士兵加双倍饷银,让神机坊采购最好的铁矿,给天眼队添新的热气球和望远镜。
他手指在“锻造坊”三个字上敲了敲,眼底闪过一丝冷光——他要的不是仓促应战,是万无一失。
建文元年七月,南京的暑气裹着蝉鸣灌进皇宫,朱允炆看着神机坊送来的火炮验收清单,指尖在“已造百门”上划过后,抬眼对太监道:“传齐泰、黄子澄入宫。
” 朝堂上的气氛瞬间冷得像寒冬,与殿外的暑气形成两个世界。
齐泰、黄子澄等削藩派大臣跪在丹墀下,声泪俱下地请奏:“诸王拥兵自重,如今天子新立,他们必生异心!若不早除,必成大患!” 朱允炆坐在龙椅上,手指轻轻叩着扶手,半晌才缓缓点头——他要的,就是这个“君臣同心”的场面。
削藩的利刃,先砍向了最弱的藩王。
周王朱橚还在开封府的王府里赏荷花,手里捏着酒盏,嘴里哼着小曲,锦衣卫就踹开了大门。
铁链锁上他脖子时,朱橚还没反应过来,扯着嗓子喊:“我是太祖之子!你们敢动我?” 可话音未落,就被锦衣卫按在地上拖走,最后落了个废为庶人的下场,连王府里的荷花都跟着蔫了。
代王朱桂在大同骄横惯了,平日里连地方官都不放在眼里。
锦衣卫抓他时,他还想反抗,抄起桌上的玉如意就砸,结果被士兵用枪托砸断了腿,疼得惨叫着被抬走,往日的威风荡然无存。
齐王朱榑、岷王朱楩也没能逃过,一个被押解回京关入大牢,一个被废黜后流放漳州,连随身的衣物都没带全。
最惨烈的,是湘王朱柏。
朝廷的使臣带着兵围了荆州王府,手里举着圣旨,说他“私造兵器,意图不轨”,要押他回京审问。
这位素有贤名的藩王,站在王府门口,看着围在府外的士兵,又回头望了望府里的妻儿,突然笑了——那笑声里满是悲凉,听得人心头发紧。
他转身回府,把珍藏的典籍、字画堆在庭院里,点了一把火。
火光窜起时,他穿着亲王礼服,一步一步走进火海,背影决绝得没有一丝犹豫。
火光映红了半个荆州城,也成了朱棣日后起兵时,最锋利的一句借口。
北平的燕王府里,朱棣正对着姚广孝搓着手。
刚收到湘王自焚的消息时,他眼底闪过一丝狠厉,却又很快压下去,换上一副病容——府里的仆人都说王爷病得重,连下床都要丫鬟扶,咳嗽声从早到晚没断过。
可没人知道,王府的地下密道里,正日夜锻造着兵器,火星从密道的缝隙里漏出来,在夜里闪着微光。
张玉、朱能等心腹将领,每天都借着“探病”的由头,在密道里谋划到深夜,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透着杀意。
只是朱棣不知道,他自以为隐秘的动作,早被天上的“云朵”看了去。
天眼队的侦察兵在绢帛上画下密道入口的位置,还标注了“每日寅时,有甲士出入”。
这些情报送到朱允炆手里时,他正对着北平地图冷笑——狐狸再狡猾,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
建文元年十月,一道措辞严厉的圣旨送到了北平,太监尖细的声音划破王府的宁静,像一把刀子扎进人心:“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燕王朱棣阴结壮士,招纳亡命,私造兵器,潜谋不轨,着即削去爵位,押解回京问罪!” 朱棣接过圣旨,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圣旨的绫锦边缘被捏得发皱。
突然“嗤啦”一声裂帛响,整卷圣旨被他从中间撕开,碎片如蝶翼般在脚下打旋,混着他眼底翻涌的怒火。
他转身走进内堂,再出来时,手里多了一枚鎏金兵符,往案上重重一掷——金石交鸣的脆响震得廊下的灯笼簌簌发抖,连窗外的风都似被惊得顿了顿。
府内的将领早已聚齐,张玉、朱能、丘福等人按着腰间的佩剑,眼神里的躁动再也按捺不住,手背上的青筋都绷了起来。
朱棣站在台阶上,玄色甲胄泛着冷光,怒吼声像惊雷滚过青砖地,震得人耳膜发颤:“朝廷里的奸臣齐泰、黄子澄,离间我叔侄亲情,迫害宗室兄弟!湘王自焚,周王被囚,他们这是要把太祖的子孙赶尽杀绝!” 他顿了顿,手按在剑柄上,指节白得几乎透明:“本王是太祖高皇帝亲子,孝康皇帝亲弟!岂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绢帛被快马送回南京时,朱允炆正对着债券账本出神——这些后世的金融手段,在明初果然好用,靠着盐业公司和债券攒下的巨额资金,此刻正像血液般往战争机器里灌:给京营士兵加双倍饷银,让神机坊采购最好的铁矿,给天眼队添新的热气球和望远镜。
他手指在“锻造坊”三个字上敲了敲,眼底闪过一丝冷光——他要的不是仓促应战,是万无一失。
建文元年七月,南京的暑气裹着蝉鸣灌进皇宫,朱允炆看着神机坊送来的火炮验收清单,指尖在“已造百门”上划过后,抬眼对太监道:“传齐泰、黄子澄入宫。
” 朝堂上的气氛瞬间冷得像寒冬,与殿外的暑气形成两个世界。
齐泰、黄子澄等削藩派大臣跪在丹墀下,声泪俱下地请奏:“诸王拥兵自重,如今天子新立,他们必生异心!若不早除,必成大患!” 朱允炆坐在龙椅上,手指轻轻叩着扶手,半晌才缓缓点头——他要的,就是这个“君臣同心”的场面。
削藩的利刃,先砍向了最弱的藩王。
周王朱橚还在开封府的王府里赏荷花,手里捏着酒盏,嘴里哼着小曲,锦衣卫就踹开了大门。
铁链锁上他脖子时,朱橚还没反应过来,扯着嗓子喊:“我是太祖之子!你们敢动我?” 可话音未落,就被锦衣卫按在地上拖走,最后落了个废为庶人的下场,连王府里的荷花都跟着蔫了。
代王朱桂在大同骄横惯了,平日里连地方官都不放在眼里。
锦衣卫抓他时,他还想反抗,抄起桌上的玉如意就砸,结果被士兵用枪托砸断了腿,疼得惨叫着被抬走,往日的威风荡然无存。
齐王朱榑、岷王朱楩也没能逃过,一个被押解回京关入大牢,一个被废黜后流放漳州,连随身的衣物都没带全。
最惨烈的,是湘王朱柏。
朝廷的使臣带着兵围了荆州王府,手里举着圣旨,说他“私造兵器,意图不轨”,要押他回京审问。
这位素有贤名的藩王,站在王府门口,看着围在府外的士兵,又回头望了望府里的妻儿,突然笑了——那笑声里满是悲凉,听得人心头发紧。
他转身回府,把珍藏的典籍、字画堆在庭院里,点了一把火。
火光窜起时,他穿着亲王礼服,一步一步走进火海,背影决绝得没有一丝犹豫。
火光映红了半个荆州城,也成了朱棣日后起兵时,最锋利的一句借口。
北平的燕王府里,朱棣正对着姚广孝搓着手。
刚收到湘王自焚的消息时,他眼底闪过一丝狠厉,却又很快压下去,换上一副病容——府里的仆人都说王爷病得重,连下床都要丫鬟扶,咳嗽声从早到晚没断过。
可没人知道,王府的地下密道里,正日夜锻造着兵器,火星从密道的缝隙里漏出来,在夜里闪着微光。
张玉、朱能等心腹将领,每天都借着“探病”的由头,在密道里谋划到深夜,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透着杀意。
只是朱棣不知道,他自以为隐秘的动作,早被天上的“云朵”看了去。
天眼队的侦察兵在绢帛上画下密道入口的位置,还标注了“每日寅时,有甲士出入”。
这些情报送到朱允炆手里时,他正对着北平地图冷笑——狐狸再狡猾,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
建文元年十月,一道措辞严厉的圣旨送到了北平,太监尖细的声音划破王府的宁静,像一把刀子扎进人心:“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燕王朱棣阴结壮士,招纳亡命,私造兵器,潜谋不轨,着即削去爵位,押解回京问罪!” 朱棣接过圣旨,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圣旨的绫锦边缘被捏得发皱。
突然“嗤啦”一声裂帛响,整卷圣旨被他从中间撕开,碎片如蝶翼般在脚下打旋,混着他眼底翻涌的怒火。
他转身走进内堂,再出来时,手里多了一枚鎏金兵符,往案上重重一掷——金石交鸣的脆响震得廊下的灯笼簌簌发抖,连窗外的风都似被惊得顿了顿。
府内的将领早已聚齐,张玉、朱能、丘福等人按着腰间的佩剑,眼神里的躁动再也按捺不住,手背上的青筋都绷了起来。
朱棣站在台阶上,玄色甲胄泛着冷光,怒吼声像惊雷滚过青砖地,震得人耳膜发颤:“朝廷里的奸臣齐泰、黄子澄,离间我叔侄亲情,迫害宗室兄弟!湘王自焚,周王被囚,他们这是要把太祖的子孙赶尽杀绝!” 他顿了顿,手按在剑柄上,指节白得几乎透明:“本王是太祖高皇帝亲子,孝康皇帝亲弟!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