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首战即终战

关灯
” 沙盘是用细沙和黏土堆的,连缓坡的高度、草场的分布都复刻得一模一样。

     耿炳文弯腰盯着沙盘,手指在明月店的缓坡上敲了敲:“这地方开阔,确实适合骑兵冲锋,但我们的步兵……” 他话没说完,就被李景隆的声音打断。

     “大将军何必长他人志气!” 李景隆穿着一身崭新的紫花软甲,腰上挂着玉柄弯刀,语气里满是不屑,“我们兵力是燕军两倍,堂堂正正列阵,碾压过去就是!周指挥使,你带的那些火炮,难道是摆设?” 周朔没接话,反而从怀里掏出另一张纸:“李将军,这是靖难式野战炮的试射记录——射程八百步,实心弹能击穿三层铁甲。

    明月店的缓坡高两丈,我们把火炮藏在坡顶,燕军冲上来时,正好在最佳杀伤范围里。

    ”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我查了燕军的粮道,他们的粮草要三天后才能到,朱棣肯定想速战速决。

    ” 耿炳文的眉头终于松了些,但还是没点头:“可炮兵转移时,怎么防燕军游骑?要是被他们发现,计划就全毁了。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末将已经安排了三千精锐。

    ”周朔立刻接话,手指指向沙盘上的侧翼,“他们穿燕军的衣服,在转移路线两侧巡逻,遇到游骑就干掉。

    而且我们趁夜色走,燕军晚上不会出动大量探马。

    ” 帐内沉默了片刻,耿炳文看着沙盘上的明月店,又看了看周朔手里的情报,终于叹了口气:“好,就按你说的办。

    但步兵必须跟紧炮兵,要是燕军突破炮火,得有人拦着。

    ” 亥时的梆子声刚过,真定府东门悄悄打开了一道缝隙。

     五十门靖难式野战炮被干草裹得严严实实,车轮上缠满麻布,推起来只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炮兵们都穿着软底布鞋,腰上别着短刀,走在最前面的老兵赵二柱,手里还提着个竹筐,里面装着用来标记炮位的石灰粉。

     “都轻点!”赵二柱压低声音,怕惊起路边的宿鸟,“燕军的游骑说不定就在附近,谁要是弄出动静,军法处置!” 队伍两侧,三千伪装成燕军的步兵正潜行着。

     他们穿着缴获的黑色甲胄,脸上涂着跟燕军一样的黑灰,手里的弩箭已经上了弦。

     队长王虎蹲在土坡后,眼睛盯着远处的黑影——那是只夜行的狐狸,正拖着尾巴跑过,他紧绷的肩膀才稍微放松些。

     寅时过半,队伍终于到了明月店。

     周朔拿着火把,照亮缓坡上的标记:“炮位按‘品’字形挖,每个炮位间距五丈,周围用干草盖着。

    ” 他指着坡后的平地,“步兵在这里挖掩体,掩体里插长枪,离炮位二十步,防止燕军冲上来。

    ” 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铁锹挖进冻土的“咚咚”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赵二柱带着炮兵们挖炮位,他用石灰粉在地上画了个圆圈,指挥着士兵:“再挖深半尺,不然火炮后坐力太大,会陷进去。

    ” 天快亮时,布防终于完成。

    坡顶的炮位被干草和树枝盖得严严实实,从远处看,跟普通的土坡没两样;坡后的步兵掩体里,士兵们正啃着干饼,手里的长枪斜靠在掩体上,枪尖在晨光里泛着冷光。

     周朔站在坡顶,望着北平方向的地平线,心里默念:朱棣,这局棋,我等你落子。

     建文元年十月丙戌,拂晓的薄雾像轻纱,裹着明月店的草场。

     燕军的前锋终于出现在地平线尽头,黑色的骑兵队伍像潮水般涌来,马蹄声越来越近,震得地面都在轻微颤抖。

     朱棣勒马立在队伍最前面,亮银甲在晨光里闪着光。

     他望着远处的缓坡,坡后隐约能看到朝廷军的旌旗,嘴角勾起一抹冷峭:“耿炳文果然把步兵放在这里,想跟我打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