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斩首行动

关灯
沿海要地,秘密督造新式战舰、大型运输船,并编练一支专精水上机动与抢滩登陆的精锐——代号‘海东青’!”“海东青?”耿炳文眉头微蹙,李景隆则面露惊疑。

    ” 水师?两栖作战?这些概念对他们而言,近乎闻所未闻。

     “末将建议,”周朔的手指从渤海湾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沿潞河(北运河)直指通州,“由耿将军率领主力,于北平西、南两面大张旗鼓,佯作强攻,牢牢吸住燕军主力。

    ” “同时,遣‘海东青’特遣舰队,搭载五千精锐陆战勇士及三十门可快速机动的轻型火炮,自海路入渤海,溯潞河悄然北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奇袭通州!”“通州,乃北平东部门户,漕运咽喉,仓储重地!然其守军寡弱,疏于防范。

    ” “一旦我军神兵天降,夺占通州,则不仅可断北平一臂,更可由此沿运河疾进,直逼北平东城墙下!”他的指尖最终狠狠点在了沙盘上北平东侧的齐化门(今朝阳门附近),“由此利刃,直刺燕逆心脏!”这一记构思精巧的“左勾拳”,完全跳出了朱棣预设的正面战场,避实击虚,直捣黄龙!帐内一时寂静。

     李景隆瞠目结舌,被这大胆至极的构想震撼。

     耿炳文深吸一口凉气,他看到了其中巨大的风险:奇袭部队孤军深入,一旦暴露,便是全军覆没之局。

     但朱允炆的声音已透过信道斩钉截铁地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周爱卿之策,正合朕意!‘斩首行动’,依奏执行!耿炳文部加强攻势,迷惑敌军!李景隆部密切策应,牵制敌机动兵力!周朔,朕命你全权指挥特遣舰队,此战,许胜不许败!”皇帝的意志,如同战鼓,擂响了进攻的最终节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建文元年十一月,一个朔月之夜,天地无光,海风凛冽。

     天津卫港口,黑暗成为了最好的掩护。

     十五艘经过改良、帆装效率更高、关键部位加装护甲的福船,以及数十艘大型运输船,如同蛰伏的巨兽,悄然解缆启航,扬帆融入沉沉的夜幕。

     船上搭载的,正是周朔亲自率领的五千“海东青”陆战精锐。

     这支军队,堪称这个时代的特种部队。

     他们不仅装备了最新式的燧发火铳(尽管仍是试验型号)、锋锐腰刀,更配备了大量的震天雷、飞钩、以及可快速拆卸组装的轻型攻城器械,人人水性精熟,擅长野外生存与突袭作战。

     舰队在夜色的庇护下,如同幽灵般北上。

     导航员运用着超越时代的技艺,结合星象、罗盘与简易六分仪,精准规避浅滩暗礁,航行异常顺利。

     数日后,舰队悄然抵达通州外围预定的水域。

     行动之夜,月黑风高。

     陆战队员弃大舟换小艇,如同暗夜中游弋的鱼群,悄无声息地潜至通州以南数里的一处茂密芦苇荡,登陆行动迅捷如电,纪律严明,竟未惊动沿岸任何燕军哨探。

     五千虎贲,就这样在朱棣的眼皮底下,完成了致命一击的准备工作。

     次日拂晓,天地间弥漫着一层薄纱般的晨雾,为这场突袭增添了更多的诡秘。

     通州城头,值守的燕军士兵抱着长矛,倚着女墙,睡意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