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定鼎星盘

关灯
过的,误差一天不超过一刻。

    他上紧定辰仪的发条,心里默念:“千万别出岔子。

    ” 一个时辰过去了,定辰仪走得丝毫不差。

     两个时辰过去了,指针还跟水运仪象台对齐。

     天快亮时,老工匠王泉揉着眼睛,指着水运仪象台的铜针:“辰时……正刻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在定辰仪上——它的指针,只差了半格粟米的距离! “成了!”墨衡突然跳起来,声音嘶哑得像破锣,“陛下,成了!” 研究员们爆发出震天的欢呼,有人抱着齿轮哭,有人拍着镗床笑。

    王泉颤巍巍地摸了摸定辰仪,眼泪滴在冰凉的黄铜外壳上:“这辈子,能造出这东西,值了!” 朱允炆长长舒了口气,紧绷的肩膀垮了下来。

    他走过去,指尖轻轻碰了碰平衡轮,那“滴答”声像星脉在跳,比任何乐章都动听。

     “立刻做环境测试,模拟海上的风浪、冷热。

    ”朱允炆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格外坚定,“再造五台,一台都不能差!” 三个月后,天津卫码头。

     人山人海,旌旗招展。

    五艘“镇”字级战舰泊在港湾里,黑色的船身像钢铁鲲鹏,桅杆上的“明”字旗迎风猎猎。

    周朔穿着新做的海军将官服,站在“镇海”舰的舰桥上,手里攥着定辰仪的使用手册——这三个月,他跟航海官们一起,把定辰仪的用法摸得滚瓜烂熟。

     朱允炆登上“镇海”舰,走进舰长室。

    角落里,定辰仪被固定在减震架上,“滴答”声稳稳的。

    他看了眼指针,又看了看窗外的太阳,满意地点点头:“不错,比在实验室还稳。

    ” 回到岸边的点将台,朱允炆举起酒杯。

    特制的扩音铜筒把他的声音传得很远,盖过了海浪声: “将士们!此去西洋,有风浪,有暗礁,或许还有未见过的蛮夷!” “但朕要告诉你们——”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舰队,扫过送行的百官和商贾,“你们手里有定辰仪,能定星辰;你们脚下有大明舰,能破风浪!” “带上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带上大明的规矩、礼数、文明!” 他把酒杯举得更高,声音震得空气都在颤: “这杯酒,不是饯行!是贺礼!” “为——开海!” “开海!开海!开海!” 万众的呼喊像惊雷,压过了海潮。

    周朔在舰桥上拔剑,直指南方:“起锚!升帆!目标——满剌加!” 锚链哗啦作响,硬帆缓缓升起,像展开的翅膀。

    五艘巨舰缓缓驶离港口,劈开蔚蓝的海面,向着天际线驶去,渐渐变成五个小黑点。

     朱允炆站在码头上,风吹起他的龙袍。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大明的船,再也不会迷失在海上;历史的航道,已经被这“滴答”作响的定辰仪,彻底改了方向。

     喜欢大明基建录请大家收藏:()大明基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