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磨刀之夜,暗流涌动

关灯
与坚硬土石的碰撞声也更加密集。

    一段段深阔的反坦克壕沟,如同大地上狰狞的伤疤,在火把的映照下向前延伸。

    士兵们几乎脱光了上衣,在初冬的寒夜里汗流浃背,肌肉虬结的身体上混合着泥浆和汗水,在火光下闪着古铜色的光。

     程智像个铁塔般站在壕沟边缘,双手叉腰,声音已经嘶哑,却依旧如同雷鸣:“快!快!没吃饭吗?想想旅座说的,鬼子的铁王八冲过来,没有这壕沟,咱们都得被碾成肉泥!挖!给老子往深里挖!往宽里挖!” 一个瘦小的士兵体力不支,脚下一滑,瘫坐在泥水里,大口喘着粗气。

    旁边的老兵一把将他拽起来,骂道:“怂包!想想你妹子!鬼子要是冲过去,她还能有好?!” 瘦小士兵闻言,眼睛瞬间红了,不知从哪里涌出一股力气,抓起铁锹,更加疯狂地挖掘起来。

    恐惧化作了力量,对家园的守护,成为了支撑他们透支体力的唯一信念。

     在阵地后方相对安全的一片洼地里,气氛则显得凝重而悲壮。

    三十多名被挑选出来的“反坦克敢死队”队员,正进行着最后的训练。

    他们没有像其他士兵一样挖掘工事,而是反复练习着匍匐前进、快速接近、投掷和安放集束手榴弹、燃烧瓶的动作。

     他们的训练用具是几辆用木头和纸壳糊成的、粗糙无比的“坦克”模型。

    队员们三人一组,模拟利用弹坑和地形隐蔽接近,然后突然跃起,将训练用的(未安装引信的)集束手榴弹塞到“坦克”履带下,或是将灌满清水的“燃烧瓶”砸向“坦克”发动机位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动作必须快、准、狠,因为留给他们的时间,理论上只有短短几秒。

     一个年轻的队员在模拟安放时,动作慢了半拍,被充当裁判的连长一脚踹在屁股上,“慢了!你他妈已经死了!鬼子坦克的机枪早把你打成筛子了!重来!” 年轻队员咬着牙,爬起来,再次匍匐前进,眼神里充满了与年龄不符的决绝。

    他们都知道,这训练关乎的不仅仅是战绩,更是他们能否在那一瞬间之后,还能“活着回来”。

     朱赤站在远处阴影里,默默观察着。

    他看到那些年轻面孔上交织着的紧张、恐惧,以及被旅座那句“活着回来”所点燃的、微弱的希望之火。

    他心中计算着,系统商城里,是否有更适合的反坦克武器,哪怕只是更先进的磁性炸弹或者巴祖卡的早期图纸,都需要海量的积分。

    现在,他们只能依靠勇气和智慧,以及最原始的爆炸物。

     “旅座,”程智安排好壕沟事宜,走了过来,顺着朱赤的目光看向敢死队,声音低沉下来,“都是好苗子啊……有些才十七八岁。

    ” 朱赤沉默了片刻,缓缓道:“战争,从来都是吞噬最好的年轻人。

    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他们牺牲得更有价值,让更多的人,因为他们,能活下去。

    ” 程智重重叹了口气,拳头握得咯咯作响。

     回到指挥部区域,朱赤的“军事夜校”依旧亮着灯。

    这一批是各连的文书、炊事员以及一些轻伤员。

    朱赤认为,在残酷的守城战中,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战士。

     他讲授的内容更加基础,却同样关乎生死。

     “——手榴弹拉响后,心里默数三秒再扔,让鬼子捡不起来!” “——拼刺刀的时候,别吼,憋住气,吼出来那口气就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