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深根固柢,暗涌潜藏

关灯
现代狙击手的一些基础理念,用最粗浅易懂的方式灌输下去。

     “记住,你们是猎人,不是鼓手!开枪,就要见血!”朱赤的声音在训练场上回荡。

     与此同时,在阵地其他区域,准备工作向着更深入、更细致的方向发展。

     在反坦克壕后方,程智指挥士兵开始挖掘大量的单兵掩体和屯兵洞,并用砍伐来的树木、门板,覆盖上厚厚的土层,构建成可以抵御中小口径炮弹的防炮洞。

    他还别出心裁地让人在几条主要交通壕的关键节点,用粗大的圆木和沙袋搭建了临时的“闸门”,一旦前沿被突破,可以迅速落下,迟滞敌人的推进。

     张绍勋的工兵们,则将“诡雷艺术”发挥到了新的高度。

    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绊发和压发,开始尝试制作“松发雷”(抬起重物爆炸)、“拉发雷”(从隐蔽处拉线引爆),甚至模仿捕兽夹的原理,制作了夹脚式的步兵陷阱,里面同样塞了炸药和铁钉。

    他们将这片区域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充满恶意的死亡迷宫,并将布设的详细位置和触发方式绘制成秘图,只有少数军官掌握。

     李韫珩则忙于更繁琐,却至关重要的后勤与情报工作。

    他组织了一支由本地士兵和可靠民夫组成的侦察小队,化装成难民或樵夫,日夜监视日军可能的集结地和调动方向。

    他还派人深入南京城内,通过尚存的关系,尽可能搜集有用的物资——尤其是药品和五金材料。

     然而,并非所有消息都是乐观的。

     “旅座,”李韫珩拿着一份刚收到的情报,眉头紧锁,“城内消息,卫戍司令部对我们在外围‘擅自出击’颇有微词,认为这会过早暴露实力,激怒日军……而且,补充给我们的兵员和装备,恐怕……指望不上了。

    ” 朱赤闻言,脸上没有任何意外。

    “意料之中。

    从上到下,弥漫着一种侥幸和畏战的情绪。

    他们以为缩在城里就能安全?笑话!”他冷哼一声,“既然指望不上,我们就靠自己。

    粮食储备情况如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加上旅座您……筹措来的,省着点,还能支撑二十天左右。

    但药品,特别是消炎的磺胺,极度匮乏。

    ” 朱赤沉吟片刻,意识沉入系统商城。

    药品价格不菲,一支磺胺注射液就要50积分。

     “先兑换二十支磺胺,十份基础手术器械包。

    ”他咬牙用掉了1000积分。

    这些能挽救不少重伤员的生命,但相对于可能产生的伤亡,依旧是杯水车薪。

     物资的匮乏,像一块巨石压在心头。

    但比物资更让朱赤担忧的,是部分士兵在短暂亢奋后,重新浮现的焦虑情绪。

    毕竟,日军的强大,是刻在骨子里的记忆。

     傍晚时分,朱赤没有待在指挥部,而是再次走进了战壕。

    他没有惊动太多人,只是默默地走着,看着。

     在一个防炮洞里,几个新兵围着一个参加过夜袭的老兵,听他唾沫横飞地吹嘘昨晚的经历。

     “……说时迟那时快,旅座一个眼神,我跟柱子就摸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