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风雨同舟,众志成城

关灯
十一月十八日的黎明,是在一阵淅淅沥沥的冬雨中到来的。

    雨水敲打着阵地上的帆布和钢盔,发出细密而清冷的声响。

    战壕里开始积水,士兵们不得不一边加固工事,一边用各种容器往外舀水。

     朱赤天未亮就起身,披着湿漉漉的大衣巡视阵地。

    雨水顺着他的帽檐流淌,他却浑然不觉,专注地检查着每一处工事的防雨状况。

     旅座,这雨要是再下两天,咱们挖的反坦克壕怕是要变成护城河了。

    程智苦笑着迎上来,递过一个用油纸包着的杂粮饼。

     朱赤接过饼,目光落在不远处正在用木桶排水的士兵身上。

    告诉弟兄们,挖排水沟,把水引到低洼处。

    泥泞对我们不利,对鬼子的坦克同样不利。

     就在这时,前沿哨兵带来一个意外的消息:一队百姓正冒雨向阵地走来。

     朱赤立即带着警卫员赶到阵地前沿。

    透过雨幕,只见二十多个衣衫褴褛的百姓,推着几辆独轮车,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泞中艰难前行。

    为首的是个须发花白的老者,拄着拐杖,步履蹒跚。

     站住!什么人?哨兵警惕地举枪喝问。

     老者停下脚步,抹了把脸上的雨水,颤声道:老朽是山下王家庄的里正,姓王。

    听说总爷们在这里打鬼子,乡亲们凑了些粮食,特来劳军。

     朱赤快步上前,示意哨兵放下枪。

    老人家,这里马上就要打仗了,太危险,你们快回去吧。

     王里正却执拗地摇头:总爷,我们庄子叫鬼子祸害过,知道那是什么滋味。

    这点粮食不多,但是乡亲们的心意。

    他回头指了指独轮车上那些鼓鼓囊囊的布袋,有些米,有些腌菜,还有几坛自家酿的酒,给总爷们暖暖身子。

     看着百姓们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真诚的神情,看着他们身上补丁摞补丁的衣衫,朱赤感觉喉头有些发紧。

    他注意到队伍里还有个十来岁的少年,瘦小的身子在雨中瑟瑟发抖,却还努力扶着一辆歪歪扭扭的独轮车。

     小兄弟,多大了?朱赤走过去,轻声问道。

     十......十四了。

    少年有些怯生生地回答,眼睛却亮晶晶的。

     为什么来这里? 我爹......我爹叫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