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遇知音,讨论甜瓜

关灯
步步维艰。

    ” 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里有无奈,也有共鸣,更有久违的理解。

     “是啊,现实总比想象残酷得多。

    ”年轻人叹了口气,随即眼神亮了起来,“不过你说你是农学专业?那跟我的园林艺术可算是近亲了!咱们既然都学了这些知识,何不干脆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来?未必非要挤进城市的格子间。

    ” 这句话如同一颗火种,瞬间点燃了黄普心中沉寂已久的火焰。

    “说得太对了!”他激动地拍了下大腿,“我一直觉得,农业不该被看作落后的代名词,它完全可以成为我们施展才华的舞台!” “没错!”年轻人眼中闪烁着理想的光芒。

     “认识你真高兴!”黄普伸出手,热情洋溢,“我叫黄普,你呢?” “我叫陈小海。

    ”年轻人握住他的手,笑意温暖,“加个联系方式吧,以后常联系!说不定哪天,咱俩真能合伙搞点大事。

    ” 之前的日子里,两个年轻人不是发信微信聊天,就是打电话,要么就是约出来溜达,关系越来越好,如同兄弟一般。

     有一次,黄普和陈小海一起出去兜风,二人都对农村的景象感兴趣,聊天都聊向了农村致富的话题,说话越来越投机。

     当他们说到农村致富路子时,提到了这几年农村经营最火的甜瓜生意,黄普说:“甜瓜不错,要不,咱们去你家瓜棚瞧瞧!” “好的,现在就去,也不远。

    ”陈小海说。

     到了陈小海家的瓜棚内,陈小海的父亲正弯腰劳作,锄头轻翻泥土,汗水顺着黝黑的脸颊滑落,浸湿了衣领。

    他一边除草,一边翻整土地,动作熟练却透着几分疲惫。

     忽然听见脚步声,抬头一看,儿子带着一个朋友走了进来。

    老人脸上立刻堆起憨厚的笑容,直起腰招呼道:“哎哟,来客人啦!快进来瞧瞧,这是我种的甜瓜,都是靠天吃饭,纯粹是瞎搞咯——没技术、没文化,收成全凭运气,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啊!”话虽自谦,眼神里却藏着一丝对土地深沉的执着。

     他转头催促儿子:“小海,快去给你朋友洗个甜瓜尝尝!刚摘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