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关灯
自行车在楼下响了三声。

     柳小满正在厨房刷锅,一只手又洗又倒又擦,听见车铃声有点儿着急,探着身子朝外屋墙上的挂钟看了一眼。

     七点一十。

     要搁在平时这个点钟就要迟到了,但是今天开学,分班第一天不上早自习,班里让八点到学校,时间还算富裕。

     水槽里还剩一个盛土豆丝的小盆没洗,这么放着不行,柳小满看着不舒服,他不管做什么事儿都喜欢有头有尾。

     可是跟洗盆比起来,他更不愿意让樊以扬在楼下等他。

     先放下手里的钢丝球,拧开水龙头,把小盆从水槽里捞起来抓紧冲冲,转身放在案板上干净的那一摞盆碗旁边,再转回来洗干净自己的手,把水龙头拧紧。

     一板一眼地做完这一整套流程,柳小满往围裙上抹了抹手上的水,把围裙从脖子上往下摘。

     “小满?”爷爷也听见车铃铛了,看柳小满一直没动静,从卧室里出来喊他。

     “哎,我好了。

    ”柳小满边摘围裙,边低头用肩膀隔开挂在厨房门口的塑料珠帘往外走。

     珠帘跟围裙带子缠了一下,他从鼻子里叹了口气,停下来重新拽开。

     “不急,慢慢来。

    ”爷爷用拳头抵着嘴咳嗽两声,把柳小满一早就在桌上搁好的书包递过去。

     “不急。

    ”柳小满重复一遍,冲爷爷眯眼笑笑,把书包接过来挎上。

     不急,慢慢来。

     这是爷爷的口头禅,从小到大,每天至少要对他说一遍。

     他知道爷爷说得对,但是每次到这种卡时间的时候,他都特别希望自己也有两只手。

     “今天是不是晚了?”爷爷去厨房倒热水,看见碗架上齐刷刷的锅碗瓢盆,又问柳小满:“你吃饭了没?” “没晚,是今天上课晚。

    ”柳小满解释一声,挂上书包就赶紧去穿鞋。

     “那不急,你吃点儿东西。

    ”爷爷拎着暖瓶跟出来说。

     “我……”柳小满扭头看看餐桌,一脚门里一脚门外,要走不走的,有点儿犹豫。

     他是有点儿饿,今天生意好,学生多,他和爷爷从五点半起来一直忙活到刚才,平时还能剩下一两张饼皮,他自己卷卷就当早饭给垫吧了,结果今天连根葱也没剩下。

     而且樊以扬已经在楼下等他了。

     “饼蒸少了。

    ”爷爷看懂他的意思,把暖瓶放下,从座在炉子上的大铝锅里捡了几个茶叶蛋,用袋子装上塞进柳小满书包里,拖着嗓子念叨,“老了,干不动活儿了。

    ” “老了”也是爷爷的口头禅,最近两三年开始的,头几回听爷爷这么说,柳小满心里还会觉得酸,听多了就免疫了。

     他只用眼睛数了数鸡蛋,那大铝锅是专门用来煮茶叶蛋的,煮来卖,在他眼里都是钱。

     一个蛋卖一块,刨掉成本算八毛……爷爷给他塞了四块八毛钱的蛋。

     “跟扬扬一块儿吃。

    ”爷爷说,拍拍他的肩胛骨,让他赶紧出去。

     “好。

    ”柳小满点了下头,给樊以扬吃那就没什么钱不钱的问题了,不心疼。

     他攥着书包带子快步出去,到了楼梯口听见爷爷还没关门,转身冲他喊了一声:“爷,进屋吧。

    ” 爷爷没说话,只抬手摆了摆,让他快去上学。

     从楼道口一出去就能看见樊以扬。

     今天天好,擦擦蓝,樊以扬跨在他的自行车上,一手握着车把,另一只手卷着本书在看,被太阳光照得微微眯着眼。

     “扬扬哥!”柳小满喊了一声。

     樊以扬看过来,他冲着楼道口的耳朵空着,另一只耳朵眼儿里塞着耳机,白色的耳机线贴着下颌弯弯绕绕地垂在胸前,随着动作轻轻晃荡,连进他的校服口袋里。

     耳机里放的是英语听力,柳小满知道。

     “慢点儿,别跑。

    ”樊以扬合上书放进车筐,笑着说。

     每天看见樊以扬,柳小满的心情就跟现在的太阳光一样,打在头发上脸上都毛茸茸金灿灿的。

     樊以扬好看。

     男生一般不用“好看”这样的词儿,但樊以扬在他看来也不能纯粹用什么帅不帅来形容,那太俗了,衬不上他。

     硬要概括的话,他只能想到一个“好”字——长得好,气质好,性格好,成绩也好,而且对他、对爷爷很好。

     反正樊以扬哪哪儿都好,从小到大都好。

     “今天下来得慢了点儿。

    ”等柳小满小跑到跟前儿,樊以扬从他肩上把书包摘下来也放进车筐。

     “对不起。

    ”柳小满扶着樊以扬的肩跨上后座,先道歉再解释,“今天买饭的人多。

    ” 樊以扬看看街旁已经收了的早点摊子,“老柳早点”的立牌在他小时候就有了,是小满爷爷用拆下来的老木门板自己做的,红漆底,蘸白油漆写的字。

     那时候柳小满还有个像样的家,妈没跑爸没逃,一家五口乐乐呵呵的,他也还有完完整整的两条胳膊。

     风吹雨打,立牌的漆都斑驳光了。

     “累不累。

    ”等柳小满坐稳,樊以扬拨了一下车铃铛骑出去。

     “还行。

    ”柳小满在后座上随着车速悠然地晃晃腿,搭在樊以扬肩上的手滑到他校服下摆上攥着。

     “你今天是不是要分班?”樊以扬问。

     “嗯,分过了。

    ”柳小满顿了顿才继续说,“我在12班。

    ” “12。

    ”樊以扬重复一遍,点点头,“挺好的。

    ” 柳小满看看他的后脑勺,又晃了晃腿,没说话。

     他们这个四线小城的五线老区,重点点儿的高中就那几所,全算上也数不够两只手。

     樊以扬跟他在一所学校,大他一届,而且刚从高二升到高三。

     高二的文科班13个,理科班6个,他被分在12班,这数字正着数倒着数都数不上个“挺好”。

     跟樊以扬当时分的文1班根本没法比。

     其实凭柳小满的成绩,应该再往前点儿,至少在中间的平行班没什么问题。

     可问题在很多时候不仅仅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