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清君侧

关灯
不过才十万,我还指望派出二十万呢。

     说来也巧,六月半之后就再没下过一场雨,京畿附近各路都开始传报旱灾了。

    百姓更是盼着七月半快些到来,祈祷郊祀能带来一场大雨。

    若是过了七月都还不下雨,今年的收成实在堪忧。

     不过国库殷实,各地官仓都报的是七分满,不会导致饥荒。

     所以,我更希望大旱一场,告诉全天下:国有妖孽。

     七月初八,宫里传出了消息,今年由太保陈和代天郊祀。

     李永平居然躲在京城不敢出去! 我不由考虑发兵皇宫的后果:皇权的威严是不能挑战的,若是冒天下之大不韪逼宫,恐怕光是京师的百万百姓就会用口水淹死我。

    这也真是投鼠忌器,不知如何是好。

     “御林军走了十万,果然妙计。

    ”怡莉丝每次来,总是给我递上一杯参茶。

    我一直不好意思说,我不喜欢人参的味道…… “是他们太蠢,这等简陋的调虎离山之计都看不出。

    ”我笑道。

     “也不是啊。

    ”怡莉丝站起身,“其一,他们不相信你居然逃离了法场就能调兵。

    其二,不论是北疆乱兵还是匈厥古骑兵,他们都怕打到家门口。

    所以是你的计策妙,逼得他们走这步。

    ” “其一,只要敌手有口气就不能放松警惕,所以当年我在高济连半大的倭奴都不放过。

    其二,不论是北疆乱兵还是匈厥古骑兵,都该让他们来攻京城。

    京城险固,守个两三年绝对不成问题。

    而且一旦有敌兵兵临城下,定然会激起举国民愤,到时各路勤王军一来,用口水也淹死敌军了。

    ”我一口气讲完,换了口气,笑道,“所以是他们蠢。

    ” 怡莉丝嗔道:“帮你说话,夸你两句,倒是我不对了?” “呵呵,不过若是他们不出去,我也不会担心。

    ” “为什么?”怡莉丝奇道。

     “若是李永平固守京师,我就放出谣言,说李永平卖国,看着匈厥古欺压我大越子民。

    然后再放出风声,其实圣上是被李永平用药物害了。

    最后推举一名宗室子弟出来,领导各路勤王军,李永平也便成了众矢之的。

    ” 怡莉丝呆了半晌,道:“似乎后面这个办法更害人。

    ” 我叹了口气:“有利必然有弊,力量强大的,必定难以收拾。

    后面那种虽然看似更妙,变数却多,难以掌握。

    ”而且,那日卜得亢龙有悔,乃是盈不可久之象,拖的时间越长对我也就越不利。

     怡莉丝打量我一番,道:“像你这般头脑,居然还有人能害你,真是奇事。

    ”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而且我许多事都是自作孽,怨不得旁人。

    ”我捶着大腿,缓缓道。

     怡莉丝走的时候,只问我:“他日你领兵出征,我能随你左右吗?” 我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

    若是让章仪知道了,恐怕那个小妮子又要和我闹了。

     怎么打入宫城呢?我反复问了自己数日,终于决定暂且搁置这个问题,夺得京师的控制权。

     “有办法送我离京吗?”我问怡莉丝。

     怡莉丝把我藏在马车的夹层里,平平安安地离开了京师,一路朝柔云行去。

     我终于又能光明正大地坐在轮椅上,由人推着在大街上行进,有些感叹。

    看到王宝儿的军驾时,久别重逢的激动在我心中动荡。

     “王将军!”我远远叫道。

     “明先生!”王宝儿翻身下马,快步朝我走来,居然单膝下跪行了军礼。

     我连忙伸手去扶,道:“在下是死罪在身,怎能受将军大礼?实在折杀可名了。

    ” 王宝儿见怡莉丝立我身侧,微微欠了欠身,方才道:“当年西域一别,多年不见,先生吃了大苦了……” “与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大越男儿相比,我明可名已经很走运了。

    ”我叹了口气,道,“这次,王大将军也同意吗?” “义父已在官邸设宴,等候明先生呢。

    ”王宝儿走到我身后,抢了车把,亲自推着我往官邸去了。

     王致繁虽然给我的印象不好,或许我给王致繁的印象也不好,不过现在大敌当前,为了大越皇统,王致繁总是该能和我合作的。

     在饭厅落座之后,王致繁一身儒服从后庭走来,我也行了儒礼,道:“王大将军,晚生有礼了。

    ” 王致繁还是当年皮笑肉不笑的模样,还礼道:“子阳多年不见,更显沧桑了,高济战事定然十分辛苦吧。

    ” “往事如血,不提也罢。

    ”我苦笑着摇了摇头。

     王致繁和我对饮一杯之后,开门见山道:“子阳也算是武人,我也便不拐弯抹角了,此番李永平作乱,子阳可有对策?” “晚生在京师已然有了安排,尚缺外援。

    ” “我京畿卫戍,本就是拱卫京师的重兵,此战义不容辞。

    ”王致繁正色道,此时倒也有些将军风范,“只是,如何打旗号,可要研究。

    ” 我猜是王致繁贪功,顺水推舟道:“晚生死罪之人,自然打大将军旗号,威慑鼠辈。

    ” “子阳客气。

    子阳的死罪是李永平那个逆贼给定的,本就不能当真。

    照本将军看,子阳还是大越的重臣嘛。

    ”王致繁又皮笑起来。

     我有些不解,问道:“那依大将军所见,该当如何?” “既然是子阳发起的,我当不能贪功,便打子阳的军旗便是。

    ”王致繁推了一杯酒给我。

     我顿时心中雪亮,王致繁不舍得到手功劳飞走,又怕万一不成牵连了自己的前途。

    的确是庸将,我用你的十万大军,便是不打你的旗号你还如何能洗脱干系?我心中冷笑,嘴里却道: “大将军过爱了!” “唉,子阳啊,”王致繁托杯而起,道,“我已是知天命的人了,功名于我有何干系?你尚是壮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这十万兵,算是我借给你的,让你成就功名,日后我王家若有仰仗子阳的地方,还请周全。

    ” “大将军言重了。

    日后若有用得到明可名的地方,水深火热,在所不辞。

    ”我躬身长拜,一时却又不知道这个老将心中打的什么算盘。

     陪王致繁附庸了一夜风雅,过了三更才离开大将军官邸。

    王宝儿送我到馆驿,又聊了些时候才走。

     再见到王宝儿时,他身穿百战甲,立在操场训练兵士。

     这支十万人,该是劲旅。

     “先生起这么早?”王宝儿见我来了,从将台上下来,额头微微有些汗光。

     “将军早。

    ”我放眼校场,笑道:“果然都是精兵,将军好手段。

    ” 王宝儿腼腆笑了笑,道:“先生过奖了,对了,昨日忘记说了,有几位故人,想见见先生。

    ” “哦?我倒是故交满天下了,不知是哪几位故人?”我笑道。

     王宝儿也是一笑,道了声稍等,令人传了三个人来。

    我一听姓氏,便想起是当年大帅帐下的校尉,原来元帅府撤了兵权之后,他们都转到了京畿卫。

     “风林营罗田。

    ” “火山营武纳。

    ” “刀锋营莫仁武。

    ” “见过先生……”三人行了军礼,齐声道。

     “诸位将军快快请起。

    ”我笑道,“多年不见,还是如此英武。

    ” “当年先生标下,犯了大过,此番又随先生出征,还请先生给我等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武纳道。

     “武将军言重了,当日之败,可名亦是难逃干系,怎能算在将军头上?”我顿了顿,“此番勤王,若是王将军没有意见,三位统领还是打先锋吧。

    ” 王宝儿急道:“我也不过是先生帐下一统领,怎能反对?” 莫仁武躬身道:“多谢先生,我等定不负使命。

    ” 我笑了笑,道:“如此便好,王将军,明日大军能走了吗?” “已经传令下去了,明日早间誓师,午时便可出帐了。

    ”王宝儿道。

     “那便好,切莫让京师那边等急了。

    ”我捻须笑道。

     众将一笑,又给我引荐了其他几位统领。

    其中有个二十五六的卫尉,一身精肉,使得一根狼牙棒,威风赫赫。

    一问之下,原来是武纳的儿子武安,当时便赞扬了几句,武安顺势讨了个先锋卫,打头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