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关灯
小
中
大
“娘子怎么了?”荼白赶紧接过了盘子。
阿檀有点不能相信,但那个声音是那么熟悉,她不可能听错,她手心捏了一把汗,走到门外,看了一眼。
一个男人正弯着腰,在厨房的屋檐下摆放木炭。
他穿着一身灰扑扑的葛布直领短衫,仿佛和府里的仆役一般无二,但他的身形高大异常,即使俯着身体,也依然显得宽肩厚背,体格剽悍,袖子高高地挽起,手臂上肌理的起伏鲜明而富有力度。
都不用看他的脸,就知道是谁。
“你怎么在这?”阿檀又惊又气,脱口而出。
他听见阿檀的声音,直起身来,笑了一下,露出洁白的牙齿,明朗飞扬,似乎又带着一点点得意的味道,虽然……但是……不知道堂堂的大将军穿着下人的衣裳在那里做粗活,有什么好得意的。
“给娘子请安。
”他如是道,语气甚至是恭敬的,这点也和府里的仆役差不太多。
阿檀身子晃了晃,觉得今天日头太大了,她眼睛花了。
管事的看见阿檀,急忙过来:“惊扰娘子了,这就收拾完了,小的马上下去。
” 阿檀神情恍惚,指了指秦玄策:“他……怎么在这?” “他?”这个管事刚从清河老家过来,并不认得大将军,他回头看了一眼,回道,“这个啊,秦二,新来的杂役,力气大、肯吃苦,一个能顶两个用,能干着呢。
” 他喜滋滋地又补了一句:“是个傻大个,工钱还便宜,只要旁人的一半。
” 阿檀听得牙都疼了起来,涨红了脸,慌忙摆手:“再便宜也不要,我们家不缺这点工钱,不、不是因为这个,不能使唤他干活,快叫人打发出去。
” 荼白从窗口探出头来,看见了大将军,吓得大叫起来:“啊,这家伙怎么又混进来了,侯爷吩咐过,看见了就叫人打出去,来人!快来人啊!” 荼白这么一叫喊,“哗啦啦”地来了一群下人,元嬷嬷也惊动了,她老人家喘着气,小跑着过来:“别、别,没事,都下去,下去,别大惊小怪的。
” 阿檀倒退了两步,又是气恼,又觉得有些可笑:“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人怎么会在我们家?” 秦玄策挺直了身形,拍了拍手中的浮灰,尽量温和地道:“傅娘子勿惊,我奉命到府中听从差遣,什么活计都能干,娘子有何吩咐,尽管开口。
” 他的举止和声音都是淡淡的,但那股高贵而威严的气息依旧令人无法忽视。
这下连管事的都觉得不对了,结结巴巴地道:“这、这个秦二,是大管家的交代下来的,我、我看他有一把好力气,今儿才叫他挑点木炭进来,不、不对吗?” 元嬷嬷抱怨道:“不是说了,叫他在前院做事,你带他到内宅作甚,把娘子和小娘子吓到了,我要你好看,快,快带他出去吧,别进来了。
” 管事的不明所以,赶紧扯着那个“秦二”下去。
秦玄策也不违抗,很听话地跟着走了。
阿檀看着他的背影,有些呆滞:“嬷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元嬷嬷挥退了小丫鬟,自己扶着阿檀回房,一边走,一边小心翼翼地道:“本来不欲令娘子知道的,侯爷临走时交代过,他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舅老爷也不在身边,留娘子在长安,他很不放心……” 她使劲咳了两声,讪讪地看了一眼阿檀:“就恳请……,嗯,不对,吩咐……也不对,呃,总之呢,就叫了大将军过来,在府里守着,打打杂什么的,大将军那个人呢,别的不行,保家镇宅什么的,大约还是中用的。
” 阿檀又是惊骇,又是恼火:“父亲、父亲怎么能这样呢?这如何使得?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 元嬷嬷忙劝道:“娘子别嫌弃,也就这段日子,等侯爷回来了,照样轰他出去,不碍事。
” “不是,不能这样,怎么能这样呢。
”阿檀不安地摇头,“他毕竟、毕竟……” “怎么就不能?”元嬷嬷理直气壮起来,“我们娘子这样金贵的人,当初也给他家做过使唤丫鬟,这可不是委屈您了,现如今,叫他委屈一下,怎么就不能?若不然,我们府里无端端地多一个男人出来,非亲非故的,可不是把娘子的清白名声给败坏了。
” 老人家倚老卖老,不由分说,和荼白一起硬把阿檀拉回去了,然后抓着念念往阿檀怀里一塞,特别好使,念念一撒娇,黏黏乎乎的,阿檀只得把什么心事都放下,忙着哄女儿去了。
…… 午后的天气依旧晴好,日光如金,肆无忌惮地洒下来,热烈而灿烂,惹得鸣蝉在树梢头不停地叫唤,声声知了知了,吵得人心烦意乱。
阿檀一会儿皱着眉头,一会儿叹一口气,一会儿又咬了咬嘴唇。
元嬷嬷看得失笑,劝她道:“娘子,您别把那人放在心上,就当他是个寻常奴仆罢了。
” 阿檀还是摇头,又想了一会儿,想不出头绪来,只得暂且放下,拿出针线,绣起荷包来。
念念和荼白在廊阶下玩着柳藤球,开心得很,时不时发出清脆如银铃般的笑声。
阿檀坐在花窗下,还是心不在焉,绣一会儿,看一会儿女儿,再出神一会儿。
元嬷嬷看得直笑:“娘子,您专心点儿,别去看小娘子了,当心扎了手指,依我说,这些活计,您就不该做,府里有专门的针线房,巧手的媳妇多得是,哪里需要您亲自动手呢。
” 阿檀回过神来,轻轻地笑了笑:“念念昨天说想要一个小荷包呢,我知道自己手笨,从来没给她绣过什么物件,这会儿既然闲着,不如试试,旁人做的、和她自己阿娘做的,又是不同的。
” 元嬷嬷只好随她去。
阿檀坐在那里绣着,不一会儿,听见小丫鬟们在隔窗外叽叽喳喳地说话,不知说到了什么事情,好似十分快活的语调,然后她们都笑了起来。
元嬷嬷探身出去,佯怒道:“小蹄子,安静些,别吵着娘子。
” 丫鬟们听见元嬷嬷责备,更是厚着脸皮央求道:“嬷嬷,横竖这会儿院子里无事,我们去前头看看,这里呀,劳烦您老人家盯着些。
” 说罢,也不待元嬷嬷回话,相互牵着手,跑掉了。
元嬷嬷笑骂道:“这可不是娘子平日惯着她们吗,忒没规矩,在我们清河老家那边,可不兴这样。
” 但很快,雪青也跑出来了,脸蛋红扑扑的:“娘子、娘子,我去前头耍耍,过会儿就回来。
” 她也“哒哒哒”地跑了。
这倒是奇了怪了,阿檀和元嬷嬷对视了一眼,放下手里的针线:“前头有什么耍把戏的吗?我过去瞧瞧。
” 元嬷嬷陪着阿檀一起出去。
到了二重垂花门那边,看见一群丫鬟围在那边,并不敢出去,一个个趴着门沿,探头探脑的,指指点点,时不时发出一点惊叹的声音,然后,又吃吃地笑了起来。
阿檀好奇起来,把她们扒拉开,也把头探出去看了一下。
嚯,吓死人了。
秦玄策在院子外头劈柴。
天气很热,又或者是他干活干得太过卖力,出了许多汗,他的衣领敞开着,隐约透出下面厚实而强健的胸膛,他的衣袖卷到上臂,手里握着斧头,因为用力,肌肉隆起,却不夸张,恰到好处的起伏,充满了力度的美感,每一分、每一寸。
都是阿檀所熟悉的。
阿檀踉跄了一下,差点没跌倒,急忙扶住了墙。
偏偏小丫鬟们淘气,还在那里挤眉弄眼的:“娘子,大将军劈柴呢,这等场景,千载难逢的,您快看。
” 阿檀忍不住笑着“啐”了一声:“你们幸灾乐祸什么呢,他这人脾气可不好,小心生气了,一斧头劈过来。
” 雪
阿檀有点不能相信,但那个声音是那么熟悉,她不可能听错,她手心捏了一把汗,走到门外,看了一眼。
一个男人正弯着腰,在厨房的屋檐下摆放木炭。
他穿着一身灰扑扑的葛布直领短衫,仿佛和府里的仆役一般无二,但他的身形高大异常,即使俯着身体,也依然显得宽肩厚背,体格剽悍,袖子高高地挽起,手臂上肌理的起伏鲜明而富有力度。
都不用看他的脸,就知道是谁。
“你怎么在这?”阿檀又惊又气,脱口而出。
他听见阿檀的声音,直起身来,笑了一下,露出洁白的牙齿,明朗飞扬,似乎又带着一点点得意的味道,虽然……但是……不知道堂堂的大将军穿着下人的衣裳在那里做粗活,有什么好得意的。
“给娘子请安。
”他如是道,语气甚至是恭敬的,这点也和府里的仆役差不太多。
阿檀身子晃了晃,觉得今天日头太大了,她眼睛花了。
管事的看见阿檀,急忙过来:“惊扰娘子了,这就收拾完了,小的马上下去。
” 阿檀神情恍惚,指了指秦玄策:“他……怎么在这?” “他?”这个管事刚从清河老家过来,并不认得大将军,他回头看了一眼,回道,“这个啊,秦二,新来的杂役,力气大、肯吃苦,一个能顶两个用,能干着呢。
” 他喜滋滋地又补了一句:“是个傻大个,工钱还便宜,只要旁人的一半。
” 阿檀听得牙都疼了起来,涨红了脸,慌忙摆手:“再便宜也不要,我们家不缺这点工钱,不、不是因为这个,不能使唤他干活,快叫人打发出去。
” 荼白从窗口探出头来,看见了大将军,吓得大叫起来:“啊,这家伙怎么又混进来了,侯爷吩咐过,看见了就叫人打出去,来人!快来人啊!” 荼白这么一叫喊,“哗啦啦”地来了一群下人,元嬷嬷也惊动了,她老人家喘着气,小跑着过来:“别、别,没事,都下去,下去,别大惊小怪的。
” 阿檀倒退了两步,又是气恼,又觉得有些可笑:“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人怎么会在我们家?” 秦玄策挺直了身形,拍了拍手中的浮灰,尽量温和地道:“傅娘子勿惊,我奉命到府中听从差遣,什么活计都能干,娘子有何吩咐,尽管开口。
” 他的举止和声音都是淡淡的,但那股高贵而威严的气息依旧令人无法忽视。
这下连管事的都觉得不对了,结结巴巴地道:“这、这个秦二,是大管家的交代下来的,我、我看他有一把好力气,今儿才叫他挑点木炭进来,不、不对吗?” 元嬷嬷抱怨道:“不是说了,叫他在前院做事,你带他到内宅作甚,把娘子和小娘子吓到了,我要你好看,快,快带他出去吧,别进来了。
” 管事的不明所以,赶紧扯着那个“秦二”下去。
秦玄策也不违抗,很听话地跟着走了。
阿檀看着他的背影,有些呆滞:“嬷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元嬷嬷挥退了小丫鬟,自己扶着阿檀回房,一边走,一边小心翼翼地道:“本来不欲令娘子知道的,侯爷临走时交代过,他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舅老爷也不在身边,留娘子在长安,他很不放心……” 她使劲咳了两声,讪讪地看了一眼阿檀:“就恳请……,嗯,不对,吩咐……也不对,呃,总之呢,就叫了大将军过来,在府里守着,打打杂什么的,大将军那个人呢,别的不行,保家镇宅什么的,大约还是中用的。
” 阿檀又是惊骇,又是恼火:“父亲、父亲怎么能这样呢?这如何使得?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 元嬷嬷忙劝道:“娘子别嫌弃,也就这段日子,等侯爷回来了,照样轰他出去,不碍事。
” “不是,不能这样,怎么能这样呢。
”阿檀不安地摇头,“他毕竟、毕竟……” “怎么就不能?”元嬷嬷理直气壮起来,“我们娘子这样金贵的人,当初也给他家做过使唤丫鬟,这可不是委屈您了,现如今,叫他委屈一下,怎么就不能?若不然,我们府里无端端地多一个男人出来,非亲非故的,可不是把娘子的清白名声给败坏了。
” 老人家倚老卖老,不由分说,和荼白一起硬把阿檀拉回去了,然后抓着念念往阿檀怀里一塞,特别好使,念念一撒娇,黏黏乎乎的,阿檀只得把什么心事都放下,忙着哄女儿去了。
…… 午后的天气依旧晴好,日光如金,肆无忌惮地洒下来,热烈而灿烂,惹得鸣蝉在树梢头不停地叫唤,声声知了知了,吵得人心烦意乱。
阿檀一会儿皱着眉头,一会儿叹一口气,一会儿又咬了咬嘴唇。
元嬷嬷看得失笑,劝她道:“娘子,您别把那人放在心上,就当他是个寻常奴仆罢了。
” 阿檀还是摇头,又想了一会儿,想不出头绪来,只得暂且放下,拿出针线,绣起荷包来。
念念和荼白在廊阶下玩着柳藤球,开心得很,时不时发出清脆如银铃般的笑声。
阿檀坐在花窗下,还是心不在焉,绣一会儿,看一会儿女儿,再出神一会儿。
元嬷嬷看得直笑:“娘子,您专心点儿,别去看小娘子了,当心扎了手指,依我说,这些活计,您就不该做,府里有专门的针线房,巧手的媳妇多得是,哪里需要您亲自动手呢。
” 阿檀回过神来,轻轻地笑了笑:“念念昨天说想要一个小荷包呢,我知道自己手笨,从来没给她绣过什么物件,这会儿既然闲着,不如试试,旁人做的、和她自己阿娘做的,又是不同的。
” 元嬷嬷只好随她去。
阿檀坐在那里绣着,不一会儿,听见小丫鬟们在隔窗外叽叽喳喳地说话,不知说到了什么事情,好似十分快活的语调,然后她们都笑了起来。
元嬷嬷探身出去,佯怒道:“小蹄子,安静些,别吵着娘子。
” 丫鬟们听见元嬷嬷责备,更是厚着脸皮央求道:“嬷嬷,横竖这会儿院子里无事,我们去前头看看,这里呀,劳烦您老人家盯着些。
” 说罢,也不待元嬷嬷回话,相互牵着手,跑掉了。
元嬷嬷笑骂道:“这可不是娘子平日惯着她们吗,忒没规矩,在我们清河老家那边,可不兴这样。
” 但很快,雪青也跑出来了,脸蛋红扑扑的:“娘子、娘子,我去前头耍耍,过会儿就回来。
” 她也“哒哒哒”地跑了。
这倒是奇了怪了,阿檀和元嬷嬷对视了一眼,放下手里的针线:“前头有什么耍把戏的吗?我过去瞧瞧。
” 元嬷嬷陪着阿檀一起出去。
到了二重垂花门那边,看见一群丫鬟围在那边,并不敢出去,一个个趴着门沿,探头探脑的,指指点点,时不时发出一点惊叹的声音,然后,又吃吃地笑了起来。
阿檀好奇起来,把她们扒拉开,也把头探出去看了一下。
嚯,吓死人了。
秦玄策在院子外头劈柴。
天气很热,又或者是他干活干得太过卖力,出了许多汗,他的衣领敞开着,隐约透出下面厚实而强健的胸膛,他的衣袖卷到上臂,手里握着斧头,因为用力,肌肉隆起,却不夸张,恰到好处的起伏,充满了力度的美感,每一分、每一寸。
都是阿檀所熟悉的。
阿檀踉跄了一下,差点没跌倒,急忙扶住了墙。
偏偏小丫鬟们淘气,还在那里挤眉弄眼的:“娘子,大将军劈柴呢,这等场景,千载难逢的,您快看。
” 阿檀忍不住笑着“啐”了一声:“你们幸灾乐祸什么呢,他这人脾气可不好,小心生气了,一斧头劈过来。
”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