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关灯
她看差不多了,就又把线交到宣骐手里。

    在一旁看着他放了一会儿,一转身便看到仰着脖子看那风筝的刘颐。

     她走到刘颐的跟前,刘颐看一眼她,视线又回落到空中的风筝上。

     “谁道致身无羽翼,回看高举绝红尘。

    ”那女子轻轻启口。

    与这几日刘颐惯听的嗓音相比,温软了许多。

    “我母亲的故里把它叫做纸鸢,我的名字就出自它。

    ” 刘颐沉默一会儿,问道:“我这一路走来,西北这里算不上富庶,但是这样的灾害尚能应付,绝不至于需要派遣皇子前来安抚。

    ” 徐子鸢看着那温润如玉的面容转向自己。

     “你们三爷告诉我,到了郑安,凡有疑虑,都可问你。

    姑娘可否告诉我,他这是要作何打算?” “第一点,想必您也能猜出来。

    他怕靳王对檀云公子用刑,您会加以阻挠。

    ”那双微微上挑的凤眼直直看进他的眼里。

     “其次,他让我告诉您。

    能不能救檀云公子,就看这遭了。

    ” 刘颐蹙眉思索。

     “西北确实受灾,也确实缺粮。

    但缺粮不只是因为军需。

    ” 话说到这里,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徐子鸢轻轻的把最后交代她说的话吐出来: “郑安的县丞是我们的人,递上去的折子是他催促县令写的。

    这里能抓到的东西很多,但是要加以取舍,足以救出檀云公子即可。

    三爷交代了,切勿打草惊蛇。

    ” “他已经有了筹谋?”刘颐猜到这郑安是什么地方了。

     “三爷说,只告诉您一个地名您就知道了。

    ” 两个字轻轻吐在刘颐面前。

     “丹阳。

    ” ☆、郑安险境 已经夜深了。

     郑安城一座独门小院里,一扇窗口还燃着灯,发出昏黄的光晕。

     刘颐在灯下翻着泛黄的账册。

    终于伸出手来摁了摁酸痛的眼睛。

     他果然猜的不错,这郑安城是刘钰出手军中粮草的地方之一。

    今年他从丹阳倒出来的粮草应该就是从这里运出去的。

     但若是仅仅有关刘钰,郑安这地方并没有什么好查的:他从这里转手的粮食只能算作九牛一毛。

    刘?`让他来的目的,显然不止在此。

     刘颐心里已经有了个念头。

    这郑安说在西北,其实很靠近北边。

    再往东两日的路程,就到了瑞江,瑞江可是有大港口的,通过这港口,整个东边的粮食至少能运来三成! 刘颐愤恨的皱起了眉头。

    瑞江也是北境粮草的来源之一,然而从瑞江运来的粮食只有四成运入军营,剩下的空缺都要由贫乏的西北供应。

    他问起那个县丞才知道,单单是郑安的县太爷今年就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