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贪嗔痴路过分心 清宁观僧投老祖

关灯
立于阶前,望王稽首。

    左右都不知僧从何来,王越发大怒,左右不报。

    僧即言曰:“臣僧能上不自天,下不自地,左右前后,四方不自。

    我王左右,怎得知而报?”王曰:“谁也?人不有实立之地,怎生而来?汝见立阶前,何云下不自地?”婆罗提听得,即踊身而起,浮于空中,道:“我王见臣僧所从何处来否?”王一见,即举手招僧,说道:“予知僧神力矣,可下地相与一谈。

    ”波罗提乃自空而下,问道:“我王疑和尚化火自焚,火里莲生,莲中僧见,下报事者于狱,有之乎?”王答曰:“予正谓其诳。

    ”波罗提乃把手一指,只见空中大火炎炎,光内莲花百千万朵,朵朵上都现出僧人,盘膝而坐。

    王见了,笑道:“此空幻耳,岂为实有!”罗提答道:“世事未见,原属空幻;见后又岂为实有?比如王不焚关,空也;焚关,后空也;执事未报,空也;报而王疑,疑而拷,后空也。

    即王驾坐刹中为有,返驾而回,皆属空幻。

    ”王笑曰:“此论可推广否?”波罗提曰:“可推而广。

    比如王前斋供,食毕放箸即空。

    只是怀不信而拷执事,虽说空而可怜,执事蒙不白疑冤,受诸苦恼,愿王发信心,开天宥,原属空来,著些实报耳。

    ”王曰:“既属空幻,又何实报?”波罗提答道:“一慈著善,善自有种,种善得善,即是报也。

    ”王笑起来,吩咐饶了报信之拷,驾临清宁观看叔,仍命僧众与元通和尚修斋,令波罗提主坛。

    后人有谈万法皆空五言四句: 万法眼前实,过眼即皆空。

     只有善因果,报应不空中。

     却说达摩老祖令波罗提救正,国王不信,去后乃面壁入定。

    左右到观中,见老祖入定,随报王:“老祖入定。

    ”王此时便信左右之言,回殿而去。

    波罗提主坛,斋事既毕,回观适遇老祖出静,波罗提上前参拜,老祖道:“我知汝微现神力,正王信心,他日演化功成,自见汝一臂之力。

    今日吾徒道副修持,当借汝切磋功果。

    ”波罗提拜受。

    老祖又问:“汝自震旦国来,彼国秉教善良否?”答曰:“善良固多,作业时有,非师大阐化缘,只恐迷而不悟,众生染着,堕入无明,多生障碍。

    ”老祖道:“一切恶业,不独异国众生,误造迷染,便是本国多有。

    予欲演化本国,赖汝首开方便之功。

    ”波罗提听受谢退,老祖面壁而坐,二师各归静室。

    正才放参,只听得半空笙箫声响而来。

    道副听得,便问波罗提道:“师兄,你闻得乐音否?”波罗提道:“闻在师兄之间后,不闻在乐音之响先。

    ”道副道:“既已闻音,响来何处?师兄能辨其音,作何凶吉?”答曰:“响自空来,其音多吉,近地必有喜庆之事。

    我以神力通闻,其乃送子于善门者乎?”道副问道:“人间育子,空动笙箫,何人吹送?”答曰:“积善应以和风,万籁自成佳韵。

    积恶应以厉气,一门必有怪征。

    寿夭贵贱,皆兆于此。

    ”道副听得,合掌诵了一声:“祖师,积善降祥,积恶降殃,人可不知修积?我当于静定中,游观善因何在。

    ”说罢,波罗提一笑而去。

    却说道副发了这游观善因志愿,果于定中根寻笙箫音响之处。

    他缥缥缈缈在虚空中,果见祥云霭霭,一簇长幡空盖,跻跻人来。

    乃上前观看,见无数童男童女,摆列前行,后边一位神司押着。

    道副稽问道:“神司押这些童男童女何处去?”神司答道:“此皆善人所积,吾今送与他为子为孙。

    ”道副道:“僧闻世有善人,亡后自归善道。

    比如那善人,不论士农工商,富贵贫穷,却都是些长者,怎么俱是些童男童女?”神司答道:“此未始有劫也。

    比如善人尚存在世,只就他善功一造,善念一举,冥官注笔应有子孙,随降诞佳儿佳女。

    待他积善不倦,且莫说他长生注福,只说他百年回首。

    却是轮转后劫,前亡后化的司主。

    ”道副又问道:“比如这童男童女,俱是一般形貌,其中宁无个大小高下、参差不等的?”神司道:“又在他善功大小,自成个高下。

    只要世人固守善在,莫教悔改。

    ”道副合掌念了一声佛号,说道:“此是现在善功,僧知报应神速,如此不差。

    若是世间为恶的,却是怎样送子送孙与他?”神司听了道副这一句,便皱着双眉,却又怒恨了一声,说道:“我已说与你僧人,恶的自有转轮一劫,这其中条款却多,僧且静听吾说。

    ”乃是几般条款,下回自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