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关灯
其声温润如玉,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帝王威严。

     常侍闻言,躬身一揖,旋即转身,步履匆匆穿过宫门,前往尚书府邸传旨。

     2、 夜色渐浓,未央宫内只余炉火噼啪之声。

     “如眠,你看看这捷报,”建元帝将简牍递给尚书令,将脚边炭火往对方身边移了移,“朕这个兄长还真是了得。

    ” 苏沫将简牍展开,寥寥几句就把激烈战事呈在眼前。

     ――经连日激战,匈奴单于带领残兵逃离西关城,我军乘胜追击,于沿途再歼敌军数万,缴获马匹、兵器无数,匈奴残兵西退百里,再无回旋余地。

    此次大捷,全赖陛下英明,将士用命。

    微臣特请陛下对参战将士予以表彰,以激励士气,彰显国威。

     苏沫合上简牍,规规矩矩给建元帝道喜:“边疆安宁非一日之功,齐王骁勇善战,有他在,匈奴必不敢再犯。

    ” 建元帝看着苏沫。

    他安安静静回话,似乎一心一意都在国事上,一点多余的情绪都没有,让人猜不透心中真实所想。

     “如眠也觉得齐王骁勇,确实如此。

    他既是朕的兄长,又是戍边多年战功赫赫的镇武将军,麾下拥兵十万,虽说这几年驻守边关,但一言一行都能影响到朝堂。

    ” 苏沫心下一凛,不着痕迹应道:“当年六王之乱,幸得齐王铁腕平定。

    且漠南匈奴闻齐王之名莫不胆寒,边境因此得以安宁,百姓也能安居乐业。

    ” 剩下的话他没说,但建元帝明白。

     ――齐王功勋卓著,威震四方,虽其势已隐隐有凌驾皇权之嫌,然他在朝中关系盘根错节,此等人物,非但不可轻举妄动,更需谨慎待之,以免动摇国本,惹来无尽风波。

     建元帝眼底微暗。

     苏沫端着清澈至极的一张脸,上面看不到一点私欲。

    他自小到大便如此,做任何事都以家国为重。

    苏家一代名门,出过多少三公九卿,连建元帝都数不过来。

    先帝还在时,就跟还是太子的建元帝说,苏氏一族世代忠良,堪为股肱之臣,应善加任用以固国本,兴邦安民。

     “如眠,齐王这次送来的不止捷报,还有别的。

    ”建元帝隔着暖炉看苏沫,见对方微怔,便将案边一方叠得整齐的丝帛拿出来,“你要看看吗?” 建元帝虽是笑着,但眼底压着隐隐怒意,苏沫面色微变,躬身抬手,接过建元帝手里的丝帛。

     是一封求皇帝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