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关灯
刘聿老师啊,你真的是一个谜。

     “大家都吃过早点了么?”刘聿将教案放在幻灯机的旁边,注视着这一群年轻的学生。

    因为是体育大学,学生当中大部分都是国家级运动员,经常看到他们参赛获奖的新闻。

    他也喜欢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上课是师生,下了课是兄弟,还可以打几场球。

     “吃过了吃过了。

    ”不知道是哪个男生回话,“刘老师,您怎么又买花了?到底是不是给女朋友啊。

    ” 教室里笑声一片。

     刘聿难得的没有直接否认,反而问:“为什么一定是女朋友呢?” “什么?难道您是给男朋友?”这下教室里的笑声更欢闹了,但谁也没把这句话当真,毕竟没有哪个老师敢当着学生的面出柜。

    刘聿仍旧没有否认,反而回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字。

     [看事情要用辩证的眼光,人生处处是哲学。

    ] 字如其人,挺拔周正,沟壑有力。

     “请大家翻开书本。

    ”他说话时下面就响起了刷刷刷的翻书声,“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笛卡尔和他的‘理性’。

    ” 他再转身,拿粉笔,黑板上出现了第二行字:[笛卡尔的“理性”]。

     “有没有谁能说说,自己对‘理性’的理解?”写完之后刘聿站回讲台,点了一个举手的女生。

     “嗯……理性这东西挺玄学的。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足够理性,有时候又觉得理性在控制我的大脑,形成了一种相生相搏的意识状态。

    但最近我失恋,理性好像已经远离我了。

    ”女生落落大方地分享观点,“刘老师,您说爱情中有理智吗?” “你这是一个好问题,我也希望你能早日走出失恋的情绪,时间会平复一切。

    情绪只是情绪,不是人生。

    ”刘聿请女生坐下,“问题有些深奥……我认为,爱情中确实有理智。

    ” “那‘性’呢?您理性吗?”后排的一个男生闷声问。

     这个问题直接引起了教室里的情绪海啸,笑声、起哄声、鼓掌声、拍桌声此起彼伏,路过的人一定很难想象这是一堂哲学课。

    刘聿将两只手分别撑在讲台的左右两边,银色钢表和镜框反射着窗外照进来的阳光,泛着金属的冷。

    这个极具掌控欲的站姿让课堂内形成了一股只属于刘聿的气压,尽管他脸上还笑着,但底下的嘈杂已经越来越小。

     等到大家都安静下来,刘聿才开口:“大家都是成年人,已经过了‘谈性色变’的时期,性,无疑是人生中常见的行为之一,你我的出生都源自于它。

    我同样认为它拥有理性的部分。

    ” “最起码对于我个人来说,我不排斥性,但我需要自己能掌控,再发生。

    ”刘聿轻推了一下镜框,将话题重新拉回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