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7章:

关灯
夫还没用完,蒋玉菡拨开窗帘往外开,突然回头道:“姐姐,我们吃不完的东西,散给他们吃可好?”手往窗外一指,琳琅看去,却是两个贫苦家的孩子正对着羊肉铺子咬手指流口水。

     看罢,琳琅笑道:“去罢!” 蒋玉菡挑起帘子,对那两个孩子招手道:“过来,给你们肉吃!” 两个孩子听了眼前一亮,随即摇摇头,极力吞了口馋涎,眼睛却没放过车里的肉菜。

     琳琅见状笑道:“他们怕你不安好心呢!倒谨慎。

    ” 一时叫了跑堂的来收碗筷,顺便给那两个孩子要了两碗羊肉汤,一盘馍馍,统共加起来不过花了小二百个钱,喜得两个孩子手拉着手过来道谢,然后心急火燎地跑进去吃肉喝汤。

     蒋玉菡道:“从前我也和他们一样,除了逢年过节就盼着有口肉吃。

    ” 琳琅拉着他的手,道:“会好起来的。

    ” 蒋玉菡笑道:“现今已经极好了,吃得好,穿得好,还有什么值得抱怨的?” 琳琅微微一叹,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虽是衣食周全,却没有自由之身,然而百姓虽苦,良籍难得,终究各有各的烦恼。

     一时间,两人都沉默下去,看着雪中路人,相顾无言。

     等车夫用完,方赶车进了集市。

    马车只能在西城转悠,俗话说,清代京城是东富西贵,南贫北贱,虽说如今并非大清,但许多风俗人物和清朝很有几分仿佛,因此下雪天集市仍然人流如潮,路边的酒楼商铺十分气派,琳琅满目,因下着雪,故摆摊极少。

     蒋玉菡跟着戏班子走动,倒不甚稀奇,琳琅却从来没逛过街,趁着难得的机会看得全神贯注,从车夫口里也了解到一些物价,正值盛世太平,一升白米七八文钱,一斤白菜不过一二文,一斤油十文,鸡蛋三文钱两个,普通绫罗绸缎绢纱罗,每匹不过一两二三钱,贵者二两五六钱。

    车夫一家五口,一日吃饭用度三四十文,已算丰衣足食了。

     车夫说完笑道:“姑娘大约不出门不知事,给那哥儿治伤,出手委实多了些。

    ” 琳琅此时方知,为什么自己打点婆子丫头时她们无不喜悦非常,原来还是自己出手太大方了些,怪道刘姥姥说二十多两银子够他们一年的嚼用了。

     有此可见荣国府丫头的富足以及秦隽的赏钱之多,无不胜过一般六七品官员的俸禄。

     琳琅心中暗暗警醒,此后得赏须得闷声发大财,除了出门,好衣裳好首饰最好不穿戴出来,平时穿得半新不旧就行了,虽说自己得赏的次数不及别人,她们年年都能得好几次衣裳首饰赏钱,但耐不住自己得的都是大头,早就有几个眼红了。

     蒋玉菡道:“姐姐,你看,有卖年画的!” 琳琅一看旁边铺子里摆着的可不就是桃花坞木刻年画,色彩绚丽,喜气澎湃,她前生幼时亦是常见,不禁生出一抹思乡之情,下车买了一些回去贴在屋里。

     府里小姐都爱那些朴而不俗直而不拙的好轻巧玩意儿,琳琅顺着闹市逛了几处大廊小庙,竹根雕的笔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