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关灯
熟悉的身影,回忆了一会,才想起这是高中班主任陈玉玲,她一边和身后的男孩聊天,一边将蔬菜水果放进拥挤的购物车。

     她不怎么看价牌,把东西放进来的时候甚至是心不在焉的。

    她更多地去看身后的男孩,不时露出笑容。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母亲,面对被霸凌的学生会说出“你得跟他们搞好关系,你反思一下是不是因为自己太孤僻了”这样的话。

     袁颂想。

    她会不会对她儿子也这样讲呢?大抵是不会的,不然也不会他缠着要吃车厘子,她就给他买,她得说,你反思一下你要的是不是太多了。

     不会反思的人,就会无忧无虑。

    他看着陈玉玲儿子那张看起来干净又张扬的脸,估计刚上大一,跟所有19岁的男孩一样,生活里单纯得只有学习、游戏与恋爱。

    他回家恐怕连车厘子都不用自己洗,菜也会因为有母亲而自动摆上桌,而自己的妈妈死掉了,就连他要死了,死前最后一顿还得用不甚熟练的左手,自己做给自己吃。

     这就是反思的结果。

     反思的最后,是自我毁灭。

    而这世间好的,甜的,酸的,红的,绿的,都入他们的肚腹。

    凭什么。

     袁颂不知道自己的注视已经变得尖锐,变成一种令人不适的视线,以至于男孩抬了一下头,视线飘忽过去,似乎在寻找,又或者只是无意识地想摆脱。

     就这么电光火石的一刹那,他们的视线触碰了。

     而站在姜潮视角里的喻呈,也透过取景器和袁颂对视着。

     镜头里的他是川流不息里的静止,是色彩斑斓里的暮色,是虚焦的模糊里不那么模糊的一个点。

    眼神就这么带过去了,看到了,又好像没看到,没有记忆的那种看到。

     喻呈觉得额上在出汗,他在等一个时机,一个恰到好处的时机,一个让他觉得不可复现的时机。

    等待引发焦灼,让一分一秒都变得漫长,汗水滴下来挂住眼睫,眼眶刺痛,他缓慢地眨了一下眼。

    恍惚间眼前人又变了,从袁颂变成潭淅勉。

     潭淅勉看着他,用袁颂的灵魂看着他,欣羡他敏感多情的部分,琢磨怎么把他骨子里那点儿干净的东西抹脏,在说怎么拉扯这个世界共沉沦。

     他特别特别恨,眉心是蹙的,鼻梁边皱起细小的褶皱,但是又有那么一点点由于长期凝视带来的深情感,好特别。

     就在这一刻,喻呈手指颤抖地摁动快门。

     第21章“你更喜欢昨天的我” 这种震撼直到吃午饭时,喻呈还没完全摆脱,脑子里全是刚刚那张照片,想怎么加滤镜,怎么修,又觉得好像不用修,连头发丝都足够意味深长。

    几根抱罗粉挑起来,又放下,反反复复的,简直要戳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