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魏藻德的劝进
关灯
小
中
大
报。
” “哦,是什么事,快说!”宋献策打起精神,问道。
“就在刚才,咱遇到了一队人马,领头的是一个约十五六岁的年轻人,说是什么大明的太子,带了几个大官出城去了,说是有什么事。
” “咱本想阻拦,可他们说大王已经受了朝廷的诏安,咱们现在都是大明的人了,所以咱就没有阻拦,而是第一时间前来禀报。
” “嗯?他们有多少人?”宋献策眼神一凝,肃然道。
“大概三四千左右吧!”李成不确定地说道。
“行,我知道了,你禀报的很及时,下去领赏去吧!”宋献策摆摆手。
看着李成欢天喜地的离去,宋献策依旧站在营帐门口,似是在等什么人。
片刻后,一名身穿布面甲的矫健斥候悄无声息的来到宋献策身边低声禀报道: “军师,确有一队官兵出城,可我们的人没见到崇祯皇帝出城而去,他们是从西直门出的城,听城内细作传出情报说,为首的正是大明太子朱慈烺,说是奉了大明崇祯皇帝的圣旨,向东而去,去通知吴三桂的关宁军不必前来勤王,继续返回镇守山海关,以防建奴入关抢掠。
” “据属下观察,这队人马也的确出城之后一路向东而行,并未改变方向。
属下就先行回来禀报军师了。
” “紫禁城内的杜勋有没有消息?” 宋献策听罢,拢着双手问道。
“还没有传来任何消息。
”那名斥候回答道。
“尽快和杜勋取得联系,我要知道崇祯皇帝是否依旧在紫禁城内,你去通知让左营制将军刘芳亮将军的骑兵做好准备,随时准备截杀那队官兵。
”宋献策想了想,转身走进旁边的营帐内,写了一道手书,递给了那名斥候。
那名斥候接过手书,点点头,转身离开了。
“崇祯应该不会在这个队伍里,要是他在的话,早就直接向南,沿卢沟河(今永定河)走水路一路南下,直奔应天府而去了。
” “不过也不得不防,等下我就叫醒王爷,一同商讨是否派骑兵追击。
”宋献策一边搓着手,一边在脑海内思索着。
“现在的关键就是确定崇祯是否还在紫禁城内!” …… 随着天际破晓,美美睡了一夜的内阁首辅魏藻德起身用冷水洗了把脸,有点昏沉的头脑再次清醒了过来,他转身看着桌上的一篇墨痕已
” “哦,是什么事,快说!”宋献策打起精神,问道。
“就在刚才,咱遇到了一队人马,领头的是一个约十五六岁的年轻人,说是什么大明的太子,带了几个大官出城去了,说是有什么事。
” “咱本想阻拦,可他们说大王已经受了朝廷的诏安,咱们现在都是大明的人了,所以咱就没有阻拦,而是第一时间前来禀报。
” “嗯?他们有多少人?”宋献策眼神一凝,肃然道。
“大概三四千左右吧!”李成不确定地说道。
“行,我知道了,你禀报的很及时,下去领赏去吧!”宋献策摆摆手。
看着李成欢天喜地的离去,宋献策依旧站在营帐门口,似是在等什么人。
片刻后,一名身穿布面甲的矫健斥候悄无声息的来到宋献策身边低声禀报道: “军师,确有一队官兵出城,可我们的人没见到崇祯皇帝出城而去,他们是从西直门出的城,听城内细作传出情报说,为首的正是大明太子朱慈烺,说是奉了大明崇祯皇帝的圣旨,向东而去,去通知吴三桂的关宁军不必前来勤王,继续返回镇守山海关,以防建奴入关抢掠。
” “据属下观察,这队人马也的确出城之后一路向东而行,并未改变方向。
属下就先行回来禀报军师了。
” “紫禁城内的杜勋有没有消息?” 宋献策听罢,拢着双手问道。
“还没有传来任何消息。
”那名斥候回答道。
“尽快和杜勋取得联系,我要知道崇祯皇帝是否依旧在紫禁城内,你去通知让左营制将军刘芳亮将军的骑兵做好准备,随时准备截杀那队官兵。
”宋献策想了想,转身走进旁边的营帐内,写了一道手书,递给了那名斥候。
那名斥候接过手书,点点头,转身离开了。
“崇祯应该不会在这个队伍里,要是他在的话,早就直接向南,沿卢沟河(今永定河)走水路一路南下,直奔应天府而去了。
” “不过也不得不防,等下我就叫醒王爷,一同商讨是否派骑兵追击。
”宋献策一边搓着手,一边在脑海内思索着。
“现在的关键就是确定崇祯是否还在紫禁城内!” …… 随着天际破晓,美美睡了一夜的内阁首辅魏藻德起身用冷水洗了把脸,有点昏沉的头脑再次清醒了过来,他转身看着桌上的一篇墨痕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