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68章:大结局
关灯
小
中
大
别提了。
” 又对琳琅哭道:“幸亏巧姐儿跟了刘姥姥去,不然,指不定如何呢!” 琳琅道:“放心罢,我叫我家老奶奶常看着,也接巧姐儿去我家那里顽呢!只是消息没敢告诉她,平儿知道了,也想进城来,我劝她看着巧姐,没让来。
” 鸳鸯却道:“别提这事!听了就叫人气愤!那王仁真真狼心狗肺,凤姑娘入狱后,也因东西都入官了,王仁竟跑到刘姥姥那里要接巧姐走,要卖了她到脏地方去,说是小蓉大爷的主意。
亏得姐姐打发人时时留意,才没叫他们得逞,接了巧姐儿和平儿到姐姐家。
” 凤姐立时念了一声佛,道:“阿弥陀佛。
” 又骂尤氏养了个忘恩负义的奸猾之子,又撑着病体,对琳琅磕头,道:“好姐姐,我来生,就是做牛做马,也谢不完你对我和巧姐的恩典。
” 琳琅忙隔着牢门虚扶,道:“快起来。
人生在世,谁没个不如意的时候?我有今日今时,也是太太对我的恩典,我也记得你对我的好,岂能做那忘恩负义之事?虽说无力免去太太奶奶们的罪过,好歹,也能打点帮衬一些。
” 王夫人又问贾政等人的罪名,琳琅如实说了,王夫人呆若木鸡,半日方痛哭失声。
邢夫人忙问道:“琏儿难道也要斩首?那些可不是他的罪过!” 鸳鸯迟疑了一下,看了凤姐一眼。
凤姐冷笑道:“那些都是他的名儿,哪里脱得干系?” 琳琅叹道:“琏二爷还有舅舅做官呢,拿了许多证据和证人,说明不是他的罪过,因此上下打点,八成会改判。
” 众人奇道:“他舅舅?怎么没听说?” 邢夫人进门后,也没听过贾琏还有舅舅,更觉奇异,唯有王夫人不语,她知道当初贾琏之母的死和贾家有些瓜葛,故此贾琏之母的嫁妆被孔家要走了,东西并不多,但这是绝交之意,是以府里没人提到贾琏之母,只是不知道贾琏是如何攀上去的。
宝钗忽然问道:“我哥哥比我们还先一步入狱,我妈妈可还好?” 鸳鸯道:“薛大爷被翻出案子后,薛家还有亏空帑银的罪,家也被抄了,大奶奶卷着嫁妆跑了,至今没找着,蝌二爷忙完琴姑娘的婚事,嫁的就是梅翰林的儿子,人家也没嫌弃,可见恩义。
蝌二爷带着邢大姑娘回南,要在南边完婚,姨太太守着蝌二爷留的小院子住着。
” 宝钗忍不住叫着母亲哭起来。
琳琅又说了好些话,直到外面催着回去,方出了狱神庙。
蒋玉菡对她们道:“放心,我已打点好这些狱卒了,他们在里头能少吃许多苦。
” 鸳鸯叹道:“谁能想到,她们金尊玉贵的人,全靠我们两个昔日的丫头。
” 一行人离开不久,却有车轿到来,里头男狱卒早有人打点回避,只有两个女狱卒在,一个中年妇人和一个少妇下了车,扶着丫头的手走了进去。
若琳琅没走,势必能认出来,正是她的干妈莫夫人,和干妹妹苏颂。
莫夫人裹着灰鼠斗篷,围着观音兜,一面走,一面道:“带我们去荣国府琏二奶奶那里。
” 女狱卒忙笑道:“已没了什么琏二奶奶,只有一个被贾家休了的王熙凤。
” 莫夫人道:“就是她。
” 女狱卒方引着她们母女和丫头到了凤姐牢门前。
王夫人等都不知她们是谁,立时坐直了身子,虽在难中,仍旧端庄矜持。
莫夫人打量了凤姐一番,慢慢地开口道:“你就是王熙凤?” 凤姐咳得厉害,正卧着,闻声翻身,看了几眼,并不认得,便道:“你是谁?” 莫夫人冷冷一笑,道:“你自然不认得我,我们一家却记得你,时时刻刻把你记在心头!怕你早就不记得你做过的孽了罢?那一年,你听了净虚老尼姑的话,接了张家贿赂的三千两银子,撺掇着长安节度使云光命我们接了张家退回来的聘礼,导致金哥自缢,我儿跳河,我的好儿子,我的好媳妇,都是因为你没了命!” 凤姐却是淡淡一笑,道:“原来如此。
我就说,我做了一辈子的孽,除了琳琅姐姐,还有谁会来看我。
你们是来看我的下场了?只怕是称心如意了!” 莫夫人道:“净虚老尼姑几年前就流放,我儿的仇已报了一半。
现在你也入了狱,又报了三分仇,下剩二分在长安节度使云光身上,他家也被抄了,总算替我儿报仇了。
你被休出府,一生出不得牢狱,也无子送终,这就是你的报应!” 凤姐低声道:“是啊,这是我的报应!我不信阴司报应,终究报应还是到了。
” 苏颂道:“人都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我姐姐也算得上是了。
她肯帮你,我们并无话说,只是今儿,你得清清楚楚地知道,你自己做的孽!” 凤姐不解,问道:“你姐姐是谁?” 苏颂道:“我姐姐就是杨都司的夫人,我妈认的干女儿,刚刚还来探过你们呢,也救了你女儿。
若不是她,我们现在都有把你千刀万剐的心!” 众人都是一呆,无论如何都没想到琳琅竟还有这么一门干亲。
凤姐却哈哈大笑,道:“原来如此!我还是得琳琅姐姐的济!她为人我深知,必定不会在你们跟前说我的不是,想来,你们是特意告诉我的?” 苏颂道:“你有这话,可见也不枉她待你之心。
也算你有福,她从未说过你们的不是,自从你们入狱后,她想方设法地打点,生生得瘦了好几斤,不知使了多少银子出去。
” 说得众人都不禁落泪,凤姐道:“我一生,没做过什么好事,便是琳琅姐姐和刘姥姥,也不是我对她们好,不过是看着琳琅姐姐服侍太太才送她,别人我也一样送东西,刘姥姥来时,我还看不起她呢,给二十两银子不过是打发叫花子。
没想到,偏偏是她们没忘记我!” 莫夫人道:“若她是落井下石的凉薄之人,我也不会认她了。
” 说毕,看了凤姐蓬头垢面的形象,轻轻一笑,扶着苏颂出去,相顾一笑。
凤姐跪坐在地上,双手合十,低眉顺眼地念佛。
其他人也无不叹息。
宝玉忽而滴泪道:“咱们都入狱了,下人们只怕早发卖了,也不知道麝月秋纹她们如何了,她们都是一枝枝娇嫩的花儿,哪里容得别人作践?” 邢夫人紧了紧棉衣的襟口,笑道:“你都这样了,还记挂着你的丫头?也真好笑!” 宝玉落泪不语。
也不知过了几日几时,贾芸和小红联袂而至,小红已经梳了妇人的头,脸上带着微笑,更觉俏丽,羞涩地来探望凤姐和众人,也带了不少吃食衣物。
贾芸和守着狱神庙的一个狱卒熟识,因此出入方便,还把牢门打开。
凤姐已瘦得一把骨头了,看到他们,也笑道:“难为你们还来。
我就说,我这一辈子没做过好事,偏偏做了几次好事,你们都没忘了我。
” 小红笑道:“奶奶看看,还有谁来了!” 身子一侧,凤姐还没抬头,便听得刘姥姥叫道:“姑奶奶,姑太太。
” 凤姐忙道:“姥姥怎么来了?” 原来在小红身后的竟是刘姥姥,扶着已长成少年的板儿。
刘姥姥跪下给各人请了安,才看着王夫人和凤姐道:“我一听说这件事,立刻就赶过来了。
哎,杨大奶奶没说,还是小红姑娘家去,我才知道。
” 小红絮絮叨叨地道:“奶奶的恩典,我无时不忘。
我前儿去看过巧姐了,现在跟个大姐姐似的,带着杨大奶奶家的虎哥儿顽,也能照顾小豹子哥儿,还有刘姥姥家的青儿陪着,虽说比不得在贾家时的锦衣玉食,但身子骨倒日渐壮实,吃得也多。
” 凤姐含泪道:“姥姥,多谢你照顾巧姐儿。
” 刘姥姥笑道:“我们家别的没有,粮食是有的,也是得姑太太和姑奶奶的恩典,才有今日的丰衣足食,巧哥儿那么小的人儿,能吃几两饭去?还有杨家大奶奶也常打发人送东西。
” 又打开包袱,分送各人几件衣裳,道:“这些都是我叫我女儿和外孙女赶出来的,也有平姑娘做的,都是棉衣,粗糙得很,比不得绫罗绸缎,只是厚实暖和,姑太太和姑奶奶,还有各位太太奶奶哥儿别嫌弃。
” 王夫人叹道:“难为你们一个个都记得给带吃食棉衣,昨儿琳琅还送了几条棉被来。
” 刘姥姥道:“这都是姑太太和姑奶奶的恩典,才有今日。
” 众人也都感叹不已。
小红却道:“那周瑞一家叫她女婿冷子兴赎去了,真真是忘恩负义的东西,太太平素对他们那么好,奶奶又替他们撕罗开多少官司?也没说来见太太奶奶一眼,竟一家子过起日子来,丰衣足食的,对贾家闭口不言。
还有赖尚荣家,早接了赖嬷嬷和赖大两口子家去,做老封君老太太老太爷去了,哪里提过主子二字?” 王夫人苦笑道:“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艰难,这也是世态炎凉罢了。
” 不想小红等人走后,又来了一个茜雪,和他男人王短腿,王短腿是马贩子,因醉金刚倪二之故,认得贾芸,听说贾家败了,茜雪忙收拾吃食送来。
宝玉见了,不觉十分羞愧,道:“茜雪被撵出去,还是因为我打了一个茶碗。
” 茜雪却笑道:“我在府里那么多年,也积攒了些衣履簪环,丰丰富富嫁了人,如今已经有三个儿子了。
我能有那样的嫁妆嫁人,也是府上的恩典,哪里能忘记呢?二爷平素发脾气固然有,可对我们的好处更多。
” 有这几家人时时打点着,王夫人等人过得也并不艰难。
没两日,除了王夫人和宝玉外,一个因几十年前包揽诉讼,一个因写反诗,余者都被入册官卖,王夫人哭求琳琅道:“我不求别的,只求我珠儿兰儿他们不被别人买去做奴才。
” 琳琅忙道:“太太放心,这买人的银子都备着了。
” 又对尤氏叹道:“四姑娘现今出了家,却还记得府上,请我赎了你。
” 尤氏喜极而泣。
琳琅并没有说是用惜春的嫁妆银子,这笔钱,除了惜春和她,并不打算告诉别人。
琳琅本要用自己的银子买,惜春死活不肯,只得用那笔钱相继买下贾珠夫妇和一双儿女,宝钗、贾环和邢夫人,有五百两一个,也有二百两一个,贾兰和二姐儿最少,没人一百五十两,争相买的人极多,琳琅十分担心买不到。
薛姨妈也来了,只是宝钗身价五百,她只有两百两,只能看着宝钗一个劲地哭。
见到蒋玉菡,薛姨妈不禁精神一震。
只因发卖他们的人是沈俊,见蒋玉菡带人来买,便笑道:“没想到竟能遇到你来买?大约是你姐姐要买的罢?” 蒋玉菡见到他,也是一奇,见他穿着七品服色,便笑着恭喜,随即叹道:“这些都是姐姐和内子的旧主,故而买下来,也算是还了往年的恩典。
” 沈俊提亲被琳琅拒绝后,也并不记恨,后来娶了一个穷秀才的女儿,夫妻恩爱,已生了一儿一女,平素常跟妻子提起琳琅的恩典,若非她,早冻死路上了,因此便笑道:“既然这么着,你拿一千两银子来,都带走罢。
” 蒋玉菡忙道:“这如何使得?都是官价明卖的,你减了钱,上头岂不找你?” 沈俊笑道:“卖这些人,都是我们自己定价,高低随意,你若过不去,明儿请我们兄弟吃一顿酒便是,有什么要紧?快带走罢,我还得卖别家的人呢!” 蒋玉菡十分感谢,送上一千两银子,领了贾珠等人,薛姨妈和宝钗抱头痛哭,一起随着众人到琳琅的住处。
这些人除了薛姨妈外,皆是逃脱了为奴的命运,见到琳琅和鸳鸯两个,无不涕泣。
琳琅先叫他们梳洗一番,换上干净的衣裳,又吃酒用饭,饭后,方对他们道:“既已出来了,也别放在心上了。
我在赵家村原有个田庄,不大,房舍有近三十间,是个大院子,家具齐全,也有二三百亩地,本想着年年有些进益,如今便送各位到那里住罢。
” 贾珠本自病弱,入狱后更弱了,现今也是骨瘦如柴,闻言咳嗽几声,道:“姐姐已帮了我们许多,我们如何还能要姐姐的庄田?” 琳琅叹道:“我如今的家业,也都是得了太太的恩典才扩展如斯,哪里能忘本呢?珠大爷便当是太太出的钱罢。
一会子送你们过去,房契和地契等太太出来给太太,周赵两位姨娘已先送过去了,珠大爷别怨我多事,我本是受三姑娘所托,好叫环哥儿和赵姨娘团聚罢了。
” 赵姨娘去时,琳琅劝了几次,悄悄把探春给金珠首饰,给了她三成。
赵姨娘脱离大难,说起探春,也是哭个不停,因素日和周姨娘好,两人便先过去了。
贾环本来极恨贾宝玉等人,也恨探春待他不如宝玉,如今闻声,登时哭道:“三姐姐!” 琳琅道:“你若记着三姑娘的好,就跟赵姨娘,跟珠大爷大奶奶好好过日子。
那里虽偏僻了些,粮食是尽够吃的,也够过日子的。
” 贾环哽咽点头。
次日,琳琅便叫毛大送他们过去,也雇了两个村妇打扫做饭,薛姨妈也搬了过去。
他们走后,琳琅去狱中告诉王夫人,却见凤姐已经咽气了,狱卒正拿着破草席要把她卷起来扔到乱葬岗,忙道:“让我料理罢。
”说着又拿了几两银子给狱卒,喜得两人忙将凤姐的尸身给她,又帮她送到家中,鸳鸯忙买了一副棺材,为她收殓。
凤姐入葬,巧姐儿是亲女,不能不通知,平儿带着巧姐儿哭哭啼啼地来了,因凤姐是被休的,娘家不要,夫家不要,便在西山上点了一个穴埋了。
贾琏早由孔顺相助改判,但他并不无辜,也和贾珠等人一样发卖为奴,孔顺买下了他,又给他一所院子,他听闻琳琅买下邢夫人后,也来道了谢,去赵家村接了邢夫人,又去接了巧姐儿和平儿,奈何平儿知道世事,巧姐儿也解事了,都不愿意,贾琏拿平儿无法,但却是巧姐之父,巧姐未出嫁,也不得住在刘姥姥家,只是因为贾琏此时一无所有,也只得暂时罢了,让她仍住乡下。
下剩只有王夫人和宝玉在牢里,宝钗和李纨等人也常来看视,春后又过大半年,恰逢大赦天下,母子两个才被放了出来与贾珠等人团聚,贾赦等人也由斩刑改判流放三千里,他们一无所有,盘缠少不得都是琳琅相赠,贾琏也来送了贾赦一回。
迎春出嫁后,也并不主事,闻得贾家被抄,自然担心,只是也不敢出面做什么,因定南侯府也落了罪,虽不重,但也不轻,阖家也是胆战心惊,无力为贾家奔波,因此迎春只能悄悄拿了一笔梯己银子送给贾琏和贾珠等人。
看着琳琅送来的探春留下的金珠首饰和自己买的房契地契,王夫人又哭又笑,道:“出来已是侥幸,不知道花了你多少银子,怎能还要你的房契地契?我已和珠儿商议了,阖家回南,好在早年你劝我买祭田,也足够衣食丰足了。
” 琳琅听了,也不矫情一再相赠。
当下,王夫人便带着家人,用迎春所赠银两做盘缠,悉数回南了。
当一切尘埃落定后,已是秋天了。
琳琅心事了却,带着一双儿子在家里玩耍,才看完黛玉的书信,说才知道贾家被抄,多谢琳琅相助,秋末进京再谢,也去见见王夫人等,然后初春完婚,琳琅看完一笑,为她欢喜,忽听蹄声得得,一抬头,大门开处,看到杨海飞骑而来,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 又对琳琅哭道:“幸亏巧姐儿跟了刘姥姥去,不然,指不定如何呢!” 琳琅道:“放心罢,我叫我家老奶奶常看着,也接巧姐儿去我家那里顽呢!只是消息没敢告诉她,平儿知道了,也想进城来,我劝她看着巧姐,没让来。
” 鸳鸯却道:“别提这事!听了就叫人气愤!那王仁真真狼心狗肺,凤姑娘入狱后,也因东西都入官了,王仁竟跑到刘姥姥那里要接巧姐走,要卖了她到脏地方去,说是小蓉大爷的主意。
亏得姐姐打发人时时留意,才没叫他们得逞,接了巧姐儿和平儿到姐姐家。
” 凤姐立时念了一声佛,道:“阿弥陀佛。
” 又骂尤氏养了个忘恩负义的奸猾之子,又撑着病体,对琳琅磕头,道:“好姐姐,我来生,就是做牛做马,也谢不完你对我和巧姐的恩典。
” 琳琅忙隔着牢门虚扶,道:“快起来。
人生在世,谁没个不如意的时候?我有今日今时,也是太太对我的恩典,我也记得你对我的好,岂能做那忘恩负义之事?虽说无力免去太太奶奶们的罪过,好歹,也能打点帮衬一些。
” 王夫人又问贾政等人的罪名,琳琅如实说了,王夫人呆若木鸡,半日方痛哭失声。
邢夫人忙问道:“琏儿难道也要斩首?那些可不是他的罪过!” 鸳鸯迟疑了一下,看了凤姐一眼。
凤姐冷笑道:“那些都是他的名儿,哪里脱得干系?” 琳琅叹道:“琏二爷还有舅舅做官呢,拿了许多证据和证人,说明不是他的罪过,因此上下打点,八成会改判。
” 众人奇道:“他舅舅?怎么没听说?” 邢夫人进门后,也没听过贾琏还有舅舅,更觉奇异,唯有王夫人不语,她知道当初贾琏之母的死和贾家有些瓜葛,故此贾琏之母的嫁妆被孔家要走了,东西并不多,但这是绝交之意,是以府里没人提到贾琏之母,只是不知道贾琏是如何攀上去的。
宝钗忽然问道:“我哥哥比我们还先一步入狱,我妈妈可还好?” 鸳鸯道:“薛大爷被翻出案子后,薛家还有亏空帑银的罪,家也被抄了,大奶奶卷着嫁妆跑了,至今没找着,蝌二爷忙完琴姑娘的婚事,嫁的就是梅翰林的儿子,人家也没嫌弃,可见恩义。
蝌二爷带着邢大姑娘回南,要在南边完婚,姨太太守着蝌二爷留的小院子住着。
” 宝钗忍不住叫着母亲哭起来。
琳琅又说了好些话,直到外面催着回去,方出了狱神庙。
蒋玉菡对她们道:“放心,我已打点好这些狱卒了,他们在里头能少吃许多苦。
” 鸳鸯叹道:“谁能想到,她们金尊玉贵的人,全靠我们两个昔日的丫头。
” 一行人离开不久,却有车轿到来,里头男狱卒早有人打点回避,只有两个女狱卒在,一个中年妇人和一个少妇下了车,扶着丫头的手走了进去。
若琳琅没走,势必能认出来,正是她的干妈莫夫人,和干妹妹苏颂。
莫夫人裹着灰鼠斗篷,围着观音兜,一面走,一面道:“带我们去荣国府琏二奶奶那里。
” 女狱卒忙笑道:“已没了什么琏二奶奶,只有一个被贾家休了的王熙凤。
” 莫夫人道:“就是她。
” 女狱卒方引着她们母女和丫头到了凤姐牢门前。
王夫人等都不知她们是谁,立时坐直了身子,虽在难中,仍旧端庄矜持。
莫夫人打量了凤姐一番,慢慢地开口道:“你就是王熙凤?” 凤姐咳得厉害,正卧着,闻声翻身,看了几眼,并不认得,便道:“你是谁?” 莫夫人冷冷一笑,道:“你自然不认得我,我们一家却记得你,时时刻刻把你记在心头!怕你早就不记得你做过的孽了罢?那一年,你听了净虚老尼姑的话,接了张家贿赂的三千两银子,撺掇着长安节度使云光命我们接了张家退回来的聘礼,导致金哥自缢,我儿跳河,我的好儿子,我的好媳妇,都是因为你没了命!” 凤姐却是淡淡一笑,道:“原来如此。
我就说,我做了一辈子的孽,除了琳琅姐姐,还有谁会来看我。
你们是来看我的下场了?只怕是称心如意了!” 莫夫人道:“净虚老尼姑几年前就流放,我儿的仇已报了一半。
现在你也入了狱,又报了三分仇,下剩二分在长安节度使云光身上,他家也被抄了,总算替我儿报仇了。
你被休出府,一生出不得牢狱,也无子送终,这就是你的报应!” 凤姐低声道:“是啊,这是我的报应!我不信阴司报应,终究报应还是到了。
” 苏颂道:“人都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我姐姐也算得上是了。
她肯帮你,我们并无话说,只是今儿,你得清清楚楚地知道,你自己做的孽!” 凤姐不解,问道:“你姐姐是谁?” 苏颂道:“我姐姐就是杨都司的夫人,我妈认的干女儿,刚刚还来探过你们呢,也救了你女儿。
若不是她,我们现在都有把你千刀万剐的心!” 众人都是一呆,无论如何都没想到琳琅竟还有这么一门干亲。
凤姐却哈哈大笑,道:“原来如此!我还是得琳琅姐姐的济!她为人我深知,必定不会在你们跟前说我的不是,想来,你们是特意告诉我的?” 苏颂道:“你有这话,可见也不枉她待你之心。
也算你有福,她从未说过你们的不是,自从你们入狱后,她想方设法地打点,生生得瘦了好几斤,不知使了多少银子出去。
” 说得众人都不禁落泪,凤姐道:“我一生,没做过什么好事,便是琳琅姐姐和刘姥姥,也不是我对她们好,不过是看着琳琅姐姐服侍太太才送她,别人我也一样送东西,刘姥姥来时,我还看不起她呢,给二十两银子不过是打发叫花子。
没想到,偏偏是她们没忘记我!” 莫夫人道:“若她是落井下石的凉薄之人,我也不会认她了。
” 说毕,看了凤姐蓬头垢面的形象,轻轻一笑,扶着苏颂出去,相顾一笑。
凤姐跪坐在地上,双手合十,低眉顺眼地念佛。
其他人也无不叹息。
宝玉忽而滴泪道:“咱们都入狱了,下人们只怕早发卖了,也不知道麝月秋纹她们如何了,她们都是一枝枝娇嫩的花儿,哪里容得别人作践?” 邢夫人紧了紧棉衣的襟口,笑道:“你都这样了,还记挂着你的丫头?也真好笑!” 宝玉落泪不语。
也不知过了几日几时,贾芸和小红联袂而至,小红已经梳了妇人的头,脸上带着微笑,更觉俏丽,羞涩地来探望凤姐和众人,也带了不少吃食衣物。
贾芸和守着狱神庙的一个狱卒熟识,因此出入方便,还把牢门打开。
凤姐已瘦得一把骨头了,看到他们,也笑道:“难为你们还来。
我就说,我这一辈子没做过好事,偏偏做了几次好事,你们都没忘了我。
” 小红笑道:“奶奶看看,还有谁来了!” 身子一侧,凤姐还没抬头,便听得刘姥姥叫道:“姑奶奶,姑太太。
” 凤姐忙道:“姥姥怎么来了?” 原来在小红身后的竟是刘姥姥,扶着已长成少年的板儿。
刘姥姥跪下给各人请了安,才看着王夫人和凤姐道:“我一听说这件事,立刻就赶过来了。
哎,杨大奶奶没说,还是小红姑娘家去,我才知道。
” 小红絮絮叨叨地道:“奶奶的恩典,我无时不忘。
我前儿去看过巧姐了,现在跟个大姐姐似的,带着杨大奶奶家的虎哥儿顽,也能照顾小豹子哥儿,还有刘姥姥家的青儿陪着,虽说比不得在贾家时的锦衣玉食,但身子骨倒日渐壮实,吃得也多。
” 凤姐含泪道:“姥姥,多谢你照顾巧姐儿。
” 刘姥姥笑道:“我们家别的没有,粮食是有的,也是得姑太太和姑奶奶的恩典,才有今日的丰衣足食,巧哥儿那么小的人儿,能吃几两饭去?还有杨家大奶奶也常打发人送东西。
” 又打开包袱,分送各人几件衣裳,道:“这些都是我叫我女儿和外孙女赶出来的,也有平姑娘做的,都是棉衣,粗糙得很,比不得绫罗绸缎,只是厚实暖和,姑太太和姑奶奶,还有各位太太奶奶哥儿别嫌弃。
” 王夫人叹道:“难为你们一个个都记得给带吃食棉衣,昨儿琳琅还送了几条棉被来。
” 刘姥姥道:“这都是姑太太和姑奶奶的恩典,才有今日。
” 众人也都感叹不已。
小红却道:“那周瑞一家叫她女婿冷子兴赎去了,真真是忘恩负义的东西,太太平素对他们那么好,奶奶又替他们撕罗开多少官司?也没说来见太太奶奶一眼,竟一家子过起日子来,丰衣足食的,对贾家闭口不言。
还有赖尚荣家,早接了赖嬷嬷和赖大两口子家去,做老封君老太太老太爷去了,哪里提过主子二字?” 王夫人苦笑道:“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艰难,这也是世态炎凉罢了。
” 不想小红等人走后,又来了一个茜雪,和他男人王短腿,王短腿是马贩子,因醉金刚倪二之故,认得贾芸,听说贾家败了,茜雪忙收拾吃食送来。
宝玉见了,不觉十分羞愧,道:“茜雪被撵出去,还是因为我打了一个茶碗。
” 茜雪却笑道:“我在府里那么多年,也积攒了些衣履簪环,丰丰富富嫁了人,如今已经有三个儿子了。
我能有那样的嫁妆嫁人,也是府上的恩典,哪里能忘记呢?二爷平素发脾气固然有,可对我们的好处更多。
” 有这几家人时时打点着,王夫人等人过得也并不艰难。
没两日,除了王夫人和宝玉外,一个因几十年前包揽诉讼,一个因写反诗,余者都被入册官卖,王夫人哭求琳琅道:“我不求别的,只求我珠儿兰儿他们不被别人买去做奴才。
” 琳琅忙道:“太太放心,这买人的银子都备着了。
” 又对尤氏叹道:“四姑娘现今出了家,却还记得府上,请我赎了你。
” 尤氏喜极而泣。
琳琅并没有说是用惜春的嫁妆银子,这笔钱,除了惜春和她,并不打算告诉别人。
琳琅本要用自己的银子买,惜春死活不肯,只得用那笔钱相继买下贾珠夫妇和一双儿女,宝钗、贾环和邢夫人,有五百两一个,也有二百两一个,贾兰和二姐儿最少,没人一百五十两,争相买的人极多,琳琅十分担心买不到。
薛姨妈也来了,只是宝钗身价五百,她只有两百两,只能看着宝钗一个劲地哭。
见到蒋玉菡,薛姨妈不禁精神一震。
只因发卖他们的人是沈俊,见蒋玉菡带人来买,便笑道:“没想到竟能遇到你来买?大约是你姐姐要买的罢?” 蒋玉菡见到他,也是一奇,见他穿着七品服色,便笑着恭喜,随即叹道:“这些都是姐姐和内子的旧主,故而买下来,也算是还了往年的恩典。
” 沈俊提亲被琳琅拒绝后,也并不记恨,后来娶了一个穷秀才的女儿,夫妻恩爱,已生了一儿一女,平素常跟妻子提起琳琅的恩典,若非她,早冻死路上了,因此便笑道:“既然这么着,你拿一千两银子来,都带走罢。
” 蒋玉菡忙道:“这如何使得?都是官价明卖的,你减了钱,上头岂不找你?” 沈俊笑道:“卖这些人,都是我们自己定价,高低随意,你若过不去,明儿请我们兄弟吃一顿酒便是,有什么要紧?快带走罢,我还得卖别家的人呢!” 蒋玉菡十分感谢,送上一千两银子,领了贾珠等人,薛姨妈和宝钗抱头痛哭,一起随着众人到琳琅的住处。
这些人除了薛姨妈外,皆是逃脱了为奴的命运,见到琳琅和鸳鸯两个,无不涕泣。
琳琅先叫他们梳洗一番,换上干净的衣裳,又吃酒用饭,饭后,方对他们道:“既已出来了,也别放在心上了。
我在赵家村原有个田庄,不大,房舍有近三十间,是个大院子,家具齐全,也有二三百亩地,本想着年年有些进益,如今便送各位到那里住罢。
” 贾珠本自病弱,入狱后更弱了,现今也是骨瘦如柴,闻言咳嗽几声,道:“姐姐已帮了我们许多,我们如何还能要姐姐的庄田?” 琳琅叹道:“我如今的家业,也都是得了太太的恩典才扩展如斯,哪里能忘本呢?珠大爷便当是太太出的钱罢。
一会子送你们过去,房契和地契等太太出来给太太,周赵两位姨娘已先送过去了,珠大爷别怨我多事,我本是受三姑娘所托,好叫环哥儿和赵姨娘团聚罢了。
” 赵姨娘去时,琳琅劝了几次,悄悄把探春给金珠首饰,给了她三成。
赵姨娘脱离大难,说起探春,也是哭个不停,因素日和周姨娘好,两人便先过去了。
贾环本来极恨贾宝玉等人,也恨探春待他不如宝玉,如今闻声,登时哭道:“三姐姐!” 琳琅道:“你若记着三姑娘的好,就跟赵姨娘,跟珠大爷大奶奶好好过日子。
那里虽偏僻了些,粮食是尽够吃的,也够过日子的。
” 贾环哽咽点头。
次日,琳琅便叫毛大送他们过去,也雇了两个村妇打扫做饭,薛姨妈也搬了过去。
他们走后,琳琅去狱中告诉王夫人,却见凤姐已经咽气了,狱卒正拿着破草席要把她卷起来扔到乱葬岗,忙道:“让我料理罢。
”说着又拿了几两银子给狱卒,喜得两人忙将凤姐的尸身给她,又帮她送到家中,鸳鸯忙买了一副棺材,为她收殓。
凤姐入葬,巧姐儿是亲女,不能不通知,平儿带着巧姐儿哭哭啼啼地来了,因凤姐是被休的,娘家不要,夫家不要,便在西山上点了一个穴埋了。
贾琏早由孔顺相助改判,但他并不无辜,也和贾珠等人一样发卖为奴,孔顺买下了他,又给他一所院子,他听闻琳琅买下邢夫人后,也来道了谢,去赵家村接了邢夫人,又去接了巧姐儿和平儿,奈何平儿知道世事,巧姐儿也解事了,都不愿意,贾琏拿平儿无法,但却是巧姐之父,巧姐未出嫁,也不得住在刘姥姥家,只是因为贾琏此时一无所有,也只得暂时罢了,让她仍住乡下。
下剩只有王夫人和宝玉在牢里,宝钗和李纨等人也常来看视,春后又过大半年,恰逢大赦天下,母子两个才被放了出来与贾珠等人团聚,贾赦等人也由斩刑改判流放三千里,他们一无所有,盘缠少不得都是琳琅相赠,贾琏也来送了贾赦一回。
迎春出嫁后,也并不主事,闻得贾家被抄,自然担心,只是也不敢出面做什么,因定南侯府也落了罪,虽不重,但也不轻,阖家也是胆战心惊,无力为贾家奔波,因此迎春只能悄悄拿了一笔梯己银子送给贾琏和贾珠等人。
看着琳琅送来的探春留下的金珠首饰和自己买的房契地契,王夫人又哭又笑,道:“出来已是侥幸,不知道花了你多少银子,怎能还要你的房契地契?我已和珠儿商议了,阖家回南,好在早年你劝我买祭田,也足够衣食丰足了。
” 琳琅听了,也不矫情一再相赠。
当下,王夫人便带着家人,用迎春所赠银两做盘缠,悉数回南了。
当一切尘埃落定后,已是秋天了。
琳琅心事了却,带着一双儿子在家里玩耍,才看完黛玉的书信,说才知道贾家被抄,多谢琳琅相助,秋末进京再谢,也去见见王夫人等,然后初春完婚,琳琅看完一笑,为她欢喜,忽听蹄声得得,一抬头,大门开处,看到杨海飞骑而来,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