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林砚舌战评委,英语初赛炸场子!

关灯
砚的手指在身侧蜷起。

     他认出那女评委是英语教研组长陈薇,镜片后的目光正若有若无扫过自己。

     系统星图在识海微微发烫,他突然想起昨夜思维沙盘中模拟过的场景——沈知行很可能提前买通评委,用“案例真实性”做文章。

     “沈学长说得对。

    ”他往前走了两步,校服下摆带起一阵风,“所以我特意准备了跨学科的内容,毕竟知识本来就不该被学科框死。

    ”他直视着陈薇的眼睛,看见对方镜片后的瞳孔微微收缩。

     沈知行的手指在演讲稿上掐出白印,喉结动了动,最终只扯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那……拭目以待。

    ” “下一位,高三(3)班林砚。

    ” 礼堂的聚光灯唰地打下来。

     林砚踩着台阶上台时,皮鞋跟叩在木质地板上的声响在空旷的礼堂里格外清晰。

     他接过话筒的瞬间,系统提示“英语听力透视卡激活”,周围的呼吸声、纸张翻动声突然变得清晰——第三排有个女生在嚼口香糖,评委席最右侧的老教授在小声抱怨“现在的学生就爱标新立异”。

     “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他开口的瞬间,全场静了下来。

     纯正的英式发音像块磁石,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

     当他说到“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时,故意停顿两秒,目光扫过评委席:“就像牛顿三大定律定义了宏观世界的运动,知识也在定义着每个个体的人生轨迹——但与物理定律不同的是,知识的传递本应是最公平的能量守恒。

    ” 陈薇的钢笔尖在评分表上戳出个洞。

     坐在她右侧的李教授眼睛亮了,手指不自觉敲着桌面打拍子。

     沈知行站在后台幕布后,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这和他提前拿到的演讲稿完全不一样! 那个关于“教育资源分配”的平庸论点,什么时候变成了物理公式与文学隐喻的融合? “林同学。

    ”陈薇突然举起手,镜片后的目光像把刀,“你刚才提到‘知识传递本应公平’,但现实中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客观存在的,请问你如何解释这种矛盾?” 林砚望着陈薇紧抿的嘴角,突然想起昨夜顾昭说的“记忆可以储存”——有些真相,本就该在光天化日下被听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为知识从来不是静止的。

    ”他的声音放轻了些,像在说一个秘密,“我曾因意外失忆,忘记了课本上的公式,却忘不掉母亲在实验室熬夜的身影。

    她研究记忆储存技术,不是为了制造超人,而是想让山区孩子也能‘下载’顶级教授的知识。

    教育不公平的根源,从来不是资源本身,而是我们是否愿意打破知识传递的壁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