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同衾:帝后

关灯
在院子里给三个儿女讲“舜象”手足情深的故事。

     孩子们走后他情不自禁地把媳妇儿抱住:你早就都知道了? 长缨点头。

     谢蓬请命南下劝降贺怡之时,曾经把父亲谢咏请了出山。

    贺怡对广淑王那么忠心的一个人,为何会在一个看上去完全无干的谢咏劝说之下改变主意? 所以人都以为皇帝只需要看重结果就成了,谢蓬自己也这么想,所以压根没有人提及过真相。

     但是人们也忽略了,杨肃是一个多么重情的人,谢蓬于他而言意义非凡,他怎么会当真只求结果就满足? 谢蓬去宁寿宫寻太上皇那日,杨肃就传来了贺怡。

     而她,则在问过贺怡之后,去寻霍明翟把当年给广淑王的孩子留下的足印拿来与宫下留下的傅容足印比对过了。

     十几年了,杨肃从来没有跟她探讨过这件事。

    可她知道他心里对谢蓬的感情有多复杂,既想他说出来,可又不想违背了他的意愿。

     谢蓬就算被相认成了杨肃的亲哥哥,也终究是在那种情况下出生的孩子,他自己未必愿意公开身世,让人可以永远地记住他的母亲曾遭欺侮。

     所以,谢蓬不说,杨肃不会提。

     而杨肃不说,长缨也不会提。

     她没有参与过他与谢蓬的那段少年时光,她给出的所有建议和评价,都不可能会贴近杨肃心意。

     所以,还不如让他心里保留着这点心事。

     永和十九年,大宁已平定海域,四方太平,人口与经济再次猛增,迎来了真正的盛世。

     这年春天,长缨生下皇三子,月子里她人中忽然长了颗疮,是夜发热,凶险到梁凤拿医具的手都在发抖。

     杨肃在脚榻上守了她两天两夜,头发白了许多,大公主后来跟三弟说:从来没见过父皇那样彷徨脆弱过。

     好在有惊无险,长缨缓过来了,并且没落下任何后患。

     大公主后来又跟三弟说:你看就是因为你,害父皇母后吃了多少苦。

     病好后,杨肃心疼长缨,不肯让她操劳国事了,入夏后等太子大婚之后,便留下他监国,带着她前往承德避暑。

     这一去,就是三年。

     永和二十六年,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