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关灯
小
中
大
陈覆才不理这些人的说法,他坐直身体,目光专注地望着手机屏幕不久之后,他觉得这手机屏幕有点小了,就干脆退出了「老预言家了」这个账号,跑到三楼打开了电脑。
他特地看了一眼热搜,发现一个名为「荆同澄清」的话题已经挂在了热搜榜的末尾,隔一段时间就上升一点。
十分钟之后,这个热搜已经上升到了前五。
他点进去看了一眼,不出意外的是,这个热搜里反倒没有太多关于荆同澄清的那封律师函,更多的是营销号和路人关于「老预言家了」发出的微博的反应。
显然,荆同和他的幕后团队并没有掌握现在这个娱乐圈的玩法。
现在的娱乐圈,很多粉圈的控评习惯已经深入人心,甚至被疯魔化。
但是控评本身,也就是所谓的「控制评论区」,实际上就是在掌控话语权。
人往往对会第一印象念念不忘,而控评,就是在洗脑一样地输出第一印象,争取占据舆论高地。
就比如这个热搜多半是荆同那边买的,但是他们买了热搜,却没有跟进后续的操作,显然是没想到陈覆来了这一招。
而没跟进后续操作的后果就是,营销号们才不管三七二十一,看到陈覆发了这么劲爆的内容,当然要先搬运过来,也不会管措辞文案上的机锋,肯定是怎么轰动怎么来,不可能单纯站在荆同那边。
对于路人来说,他们点进这个热搜,如果先看到了荆同那封措辞强硬的律师函,再看到陈覆当初说的那简短的、毫无根据的话,多半第一反应就是,又是哪个人造谣? 然后路人们就不感兴趣地离开了,只剩下一点微末的印象哦,那个荆同,好像被人造谣了。
但是如果,路人们点进热搜,先看到的是这句「我有证据」,然后又看到了律师函,再看到那个出轨瓜,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有证据会先入为主的让路人们留下一点印象,等看到律师函,他们就没那么相信了,哪怕此时陈覆还没有把证据拿出来。
他特地看了一眼热搜,发现一个名为「荆同澄清」的话题已经挂在了热搜榜的末尾,隔一段时间就上升一点。
十分钟之后,这个热搜已经上升到了前五。
他点进去看了一眼,不出意外的是,这个热搜里反倒没有太多关于荆同澄清的那封律师函,更多的是营销号和路人关于「老预言家了」发出的微博的反应。
显然,荆同和他的幕后团队并没有掌握现在这个娱乐圈的玩法。
现在的娱乐圈,很多粉圈的控评习惯已经深入人心,甚至被疯魔化。
但是控评本身,也就是所谓的「控制评论区」,实际上就是在掌控话语权。
人往往对会第一印象念念不忘,而控评,就是在洗脑一样地输出第一印象,争取占据舆论高地。
就比如这个热搜多半是荆同那边买的,但是他们买了热搜,却没有跟进后续的操作,显然是没想到陈覆来了这一招。
而没跟进后续操作的后果就是,营销号们才不管三七二十一,看到陈覆发了这么劲爆的内容,当然要先搬运过来,也不会管措辞文案上的机锋,肯定是怎么轰动怎么来,不可能单纯站在荆同那边。
对于路人来说,他们点进这个热搜,如果先看到了荆同那封措辞强硬的律师函,再看到陈覆当初说的那简短的、毫无根据的话,多半第一反应就是,又是哪个人造谣? 然后路人们就不感兴趣地离开了,只剩下一点微末的印象哦,那个荆同,好像被人造谣了。
但是如果,路人们点进热搜,先看到的是这句「我有证据」,然后又看到了律师函,再看到那个出轨瓜,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有证据会先入为主的让路人们留下一点印象,等看到律师函,他们就没那么相信了,哪怕此时陈覆还没有把证据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