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爷爷

关灯
天上哪会平白无故掉馅饼,给出这么好的条件,前面等着的大概率是陷阱。

     岳宁把刚才母子俩讨论的“港城”和“酒楼”这两个词联系起来。

    她家有两个人在香港,一个是她从未谋面的爷爷,一个是她妈。

     首先排除她妈,她妈是粮油食品店的营业员,没有厨艺,跟酒楼不太可能有联系。

     爷爷当年去香港闯荡,听爸爸说,五十年代中期,爷爷已经租下一个小店面,在港城开了餐馆。

    他本想稳定后,等爸爸出师,就把爸爸接过去,然而世事难料。

     这两个词指的应该是她爷爷吧? 对啊!如今改革开放了,说不定爷爷给爸爸写了信,信落到了罗家母子手里。

    他们知道了爷爷在港城有家酒楼。

     改革开放初期,内地和港城差距极大,有门路的人谁不想往港城跑?如果罗国强娶了她,万一爷爷来找她,那时生米煮成熟饭,加上这个孙女婿还是老师兄的孙子,爷爷自然会把他们一起带到港城。

    罗国强厨艺好,进爷爷的酒楼,就能不用在港城吃苦,站稳脚跟?这算盘打得可真响。

     不过罗爷爷对他们父女的帮助也是实实在在的,先别把关系闹僵。

    岳宁笑着说:“伯母,为了让我回城,就让国强哥娶我,这不合适。

    您想想,从下乡到现在,时局变了又变,可我的出身始终没变。

    国强哥出身工人家庭,根正苗红,跟我在一起,您就算不考虑国强哥哥的未来,也得为国强哥哥的孩子考虑吧?我妈一跑,我爸和我受了多大的罪?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这事就算了。

    能回城我就回,不能回我也不强求。

    ” 罗国强皱着眉说:“妈,宁宁不愿意,就算了。

    咱们回去再想想办法,总有办法让宁宁回城的。

    ” “宁宁还小,她懂什么?现在回城有多难?你志荣叔十二岁就跟在你爷爷身边学手艺,就跟你爷爷的亲儿子似的,你爸也把他当亲弟弟。

    他留下你这么个孤女,我们不照顾,谁照顾?我能让她继续住这样的屋子?”张丽芬训完儿子,又对岳宁说,“我跟你说,你妈都不知道是不是死在海里了,你爸也没了,我和你伯伯就是你唯一的长辈。

    这事我们俩做主,你和国强领了证,他就得和你同甘共苦。

    ” 张丽芬打开提包,从里面拿出一张纸递给岳宁,说:“结婚介绍信都开好了。

    ” 岳宁看到纸张上已经填好了她和罗国强的基本信息。

     张丽芬接着跟她说:“拿到结婚证,我们马上回去,去派出所给你把户口迁回去,我都问过了,最多两个月你就能回去了。

    ” 这么迫不及待、火急火燎的,看来自己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