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刻苦学习的岳宁
关灯
小
中
大
莫维文走进电梯,问道:“那你这个时候去港城,就不参加高考了?”
“打算去港城,考港城的大学。
”岳宁回答。
莫维文摇了摇头,说:“我个人觉得,你可以按原计划参加今年的高考,考我们学校。
读两年后,我和你大妈妈都有朋友,到时候能找他们给你写推荐信,你再去港大继续深造,这样就方便多了。
你小雅姐姐正在准备申请美国P大,如果顺利,她明年就能去美国上学。
要是你现在去港城……” 电梯门开了,莫维文走了出去,继续说道:“在这里高考,让你考上海的学校,是我们想把你留在身边有个照应。
凭你的本事,说实话,国内的学校你随便考。
可去了港城,虽说你有基础,但学的东西完全不同,等于要重新开始,这就很麻烦,明白吗?” “知道,那就花时间补。
”岳宁说道。
庄宝如说:“维文,这事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楚,先去启明叔那里。
等会儿咱们俩跟囡囡和岳先生好好聊聊,把利弊分析清楚,让囡囡自己做决定。
” “对啊!有什么事坐下来再说。
”乔启明也跟着说道。
走进乔启明的房间,庄宝如说:“启明叔,借卫生间用一下。
” “去吧!” 庄宝如走进卫生间,绞了一块热毛巾出来,递给岳宁:“囡囡,擦擦脸。
” 岳宁擦完脸,起身想自己去放毛巾,却被庄宝如接过。
庄宝如放好毛巾,回来在岳宁身边坐下。
乔家和莫家解放前在上海就是旧相识,乔君贤的妈妈和庄宝如又是姐妹。
如今又有了岳宁这段渊源,原本不太愿意提及下乡经历,免得亲友伤心的莫维文,也开始说起在西北的过往,不停地讲岳志荣帮他做工分、照顾他的事。
他说:“到了乡下,我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
小岳走了后,还得囡囡照顾我。
大冬天我发病,是囡囡在风雪里背着我去大队,再坐拖拉机去公社卫生院。
” “伯伯,您怎么就记得这些。
”岳宁皱了皱鼻子,跟庄宝如说,“我可不一样,大妈妈,您不知道,莫伯伯可可怕了。
他休息的方式就是换一门课学。
学完数学,就让我背两篇古诗词放松;学了语文,又让我做两道物理题换换脑子。
” 庄宝如笑着说:“我怎么会不知道?你的那些教材,还是我从我们学校的附属学校拿的呢。
而且,他回来之后,你小颖姐姐和小雅姐姐不是要参加高考吗?他也是这么要求她们的,你姐姐们反抗,他还说,‘宁宁比你们小,从来都不喊苦。
’” “真的啊?我只要一反抗,他就把课本往边上一放,静静地看着我。
我爸像是接收到了什么信号,立马过来念叨,他们俩车轮战术,我除了认命还能怎么办?”岳宁嘴上这么说,可一瞬间眼睛又热了。
那时候,她就盼着两人都走开,让她喘口气。
可后来,这两人,一个去世了,一个去了万里之外。
“都过去了。
”庄宝如搂住她。
“嗯。
现在至少我又能见到伯伯了。
” “这个世道啊!谁能没点遗憾呢?”乔启明重重地叹了口气。
岳宁明白乔启明在叹息什么。
来的路上,乔君贤也曾安慰过她,这世道曲折太多,乔启明的大哥也是在这些年里离世的。
乔启明说起了领养庄宝如的叶老太太,老太太临死都没能见到庄宝如,实在令人遗憾。
想起这些,庄宝如眼圈红了。
在她失去双亲、流落难民营的时候,叶家给了她一个家,让她再次有了亲人。
叶家一大家子人都疼她,还送她去美国念书。
五十年代,她在美国参与军舰设计,然而美国的航母全部开往朝鲜战场,航母上起降的飞机,轰炸的是她的同胞。
华先生的一句“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触动了她的内心。
她回到南洋,拜别没有血缘却疼爱她的亲人,回到了祖国。
即便丈夫去了西北,即便经历了诸多艰难,她也从未后悔过。
只是深夜想起远在南洋的家人,一年一年算着祖父母的年纪,心里满是愧疚。
国门打开后,大姐和大姐夫第一时间给她来信。
幸运的是,祖父母高寿;遗憾的是,二老均已过世。
好在夫妻俩已经决定,等暑假,他们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回新加坡,去叶老太爷和叶老太太坟前祭拜,告诉二老他们一切都好。
家常聊得差不多了,莫维文看向岳宝华:“宁宁爷爷,您和启明叔是老友,我和小岳是患难兄弟,既然都是亲近的人,我就直说了。
” 刚才在电梯里莫先生的那番话,让岳宝华才知道孙女还有更好的安排。
他说:“他伯伯,宁宁是你和志荣一起带大的,你肯定都是为了她好。
是我考虑不周,一心想把孩子带回港城。
” 爷爷真是的,潜意识里觉得他们父女遭遇这些都是他的错,也不管前因后果就认错。
岳宁转头看向岳宝华:“爷爷,一开始我跟您说过我要参加高考吗?跟不跟您回港城是我自己决定的。
” 岳宁又看向莫维文:“伯伯,爷爷来找我,刚开始我拒绝去港城,因为我觉得爷爷在港城已经有家庭了。
我原本想走的路,是高考,然后找机会开饭店,积累第一桶金。
但我听说爷爷这么多年孤身一人,将心比心,我没有爸爸的时候,还有您在我身边。
爷爷一直盼着国门打开,可等来的却是儿子去世的消息。
我要是放他一个人在港城,他得多伤心、多孤独?要是我在他身边就不一样了,我就是他的希望。
” “宁宁。
”岳宝华没想到孙女跟他回港城,是完全站在他的角度考虑,只想代替她爸爸陪伴他。
“爷爷,我有我的想法。
”岳宁见岳宝华的表情,继续说道,“伯伯,经过这两天,我又不这么想了。
我觉得我先去港城,比留在内地上学更有意义。
这两天,我和乔君贤聊了小家电的生产。
他应该会投资一家电风扇、收音机厂,对吧?” 被岳宁提到,乔君贤点头:“是的,是的。
姨夫,我本来想把我代理的一个德国家电品牌引入内地,但岳宁给我分析了,说国家没多少外汇储备,卖进口产品行不通。
投资的话,我拿不出几个亿港币,德国人也不可能投资。
眼瞅着这生意做不下去了,她建议我做收音机和电风扇之类的小家电,投资少,市场规模也不小。
目前这个设想已经得到爷爷和爸爸的支持,我联络了商委,想在蛇口工业区开一家厂。
” 乔启明接过话:“家和也跟我
”岳宁回答。
莫维文摇了摇头,说:“我个人觉得,你可以按原计划参加今年的高考,考我们学校。
读两年后,我和你大妈妈都有朋友,到时候能找他们给你写推荐信,你再去港大继续深造,这样就方便多了。
你小雅姐姐正在准备申请美国P大,如果顺利,她明年就能去美国上学。
要是你现在去港城……” 电梯门开了,莫维文走了出去,继续说道:“在这里高考,让你考上海的学校,是我们想把你留在身边有个照应。
凭你的本事,说实话,国内的学校你随便考。
可去了港城,虽说你有基础,但学的东西完全不同,等于要重新开始,这就很麻烦,明白吗?” “知道,那就花时间补。
”岳宁说道。
庄宝如说:“维文,这事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楚,先去启明叔那里。
等会儿咱们俩跟囡囡和岳先生好好聊聊,把利弊分析清楚,让囡囡自己做决定。
” “对啊!有什么事坐下来再说。
”乔启明也跟着说道。
走进乔启明的房间,庄宝如说:“启明叔,借卫生间用一下。
” “去吧!” 庄宝如走进卫生间,绞了一块热毛巾出来,递给岳宁:“囡囡,擦擦脸。
” 岳宁擦完脸,起身想自己去放毛巾,却被庄宝如接过。
庄宝如放好毛巾,回来在岳宁身边坐下。
乔家和莫家解放前在上海就是旧相识,乔君贤的妈妈和庄宝如又是姐妹。
如今又有了岳宁这段渊源,原本不太愿意提及下乡经历,免得亲友伤心的莫维文,也开始说起在西北的过往,不停地讲岳志荣帮他做工分、照顾他的事。
他说:“到了乡下,我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
小岳走了后,还得囡囡照顾我。
大冬天我发病,是囡囡在风雪里背着我去大队,再坐拖拉机去公社卫生院。
” “伯伯,您怎么就记得这些。
”岳宁皱了皱鼻子,跟庄宝如说,“我可不一样,大妈妈,您不知道,莫伯伯可可怕了。
他休息的方式就是换一门课学。
学完数学,就让我背两篇古诗词放松;学了语文,又让我做两道物理题换换脑子。
” 庄宝如笑着说:“我怎么会不知道?你的那些教材,还是我从我们学校的附属学校拿的呢。
而且,他回来之后,你小颖姐姐和小雅姐姐不是要参加高考吗?他也是这么要求她们的,你姐姐们反抗,他还说,‘宁宁比你们小,从来都不喊苦。
’” “真的啊?我只要一反抗,他就把课本往边上一放,静静地看着我。
我爸像是接收到了什么信号,立马过来念叨,他们俩车轮战术,我除了认命还能怎么办?”岳宁嘴上这么说,可一瞬间眼睛又热了。
那时候,她就盼着两人都走开,让她喘口气。
可后来,这两人,一个去世了,一个去了万里之外。
“都过去了。
”庄宝如搂住她。
“嗯。
现在至少我又能见到伯伯了。
” “这个世道啊!谁能没点遗憾呢?”乔启明重重地叹了口气。
岳宁明白乔启明在叹息什么。
来的路上,乔君贤也曾安慰过她,这世道曲折太多,乔启明的大哥也是在这些年里离世的。
乔启明说起了领养庄宝如的叶老太太,老太太临死都没能见到庄宝如,实在令人遗憾。
想起这些,庄宝如眼圈红了。
在她失去双亲、流落难民营的时候,叶家给了她一个家,让她再次有了亲人。
叶家一大家子人都疼她,还送她去美国念书。
五十年代,她在美国参与军舰设计,然而美国的航母全部开往朝鲜战场,航母上起降的飞机,轰炸的是她的同胞。
华先生的一句“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触动了她的内心。
她回到南洋,拜别没有血缘却疼爱她的亲人,回到了祖国。
即便丈夫去了西北,即便经历了诸多艰难,她也从未后悔过。
只是深夜想起远在南洋的家人,一年一年算着祖父母的年纪,心里满是愧疚。
国门打开后,大姐和大姐夫第一时间给她来信。
幸运的是,祖父母高寿;遗憾的是,二老均已过世。
好在夫妻俩已经决定,等暑假,他们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回新加坡,去叶老太爷和叶老太太坟前祭拜,告诉二老他们一切都好。
家常聊得差不多了,莫维文看向岳宝华:“宁宁爷爷,您和启明叔是老友,我和小岳是患难兄弟,既然都是亲近的人,我就直说了。
” 刚才在电梯里莫先生的那番话,让岳宝华才知道孙女还有更好的安排。
他说:“他伯伯,宁宁是你和志荣一起带大的,你肯定都是为了她好。
是我考虑不周,一心想把孩子带回港城。
” 爷爷真是的,潜意识里觉得他们父女遭遇这些都是他的错,也不管前因后果就认错。
岳宁转头看向岳宝华:“爷爷,一开始我跟您说过我要参加高考吗?跟不跟您回港城是我自己决定的。
” 岳宁又看向莫维文:“伯伯,爷爷来找我,刚开始我拒绝去港城,因为我觉得爷爷在港城已经有家庭了。
我原本想走的路,是高考,然后找机会开饭店,积累第一桶金。
但我听说爷爷这么多年孤身一人,将心比心,我没有爸爸的时候,还有您在我身边。
爷爷一直盼着国门打开,可等来的却是儿子去世的消息。
我要是放他一个人在港城,他得多伤心、多孤独?要是我在他身边就不一样了,我就是他的希望。
” “宁宁。
”岳宝华没想到孙女跟他回港城,是完全站在他的角度考虑,只想代替她爸爸陪伴他。
“爷爷,我有我的想法。
”岳宁见岳宝华的表情,继续说道,“伯伯,经过这两天,我又不这么想了。
我觉得我先去港城,比留在内地上学更有意义。
这两天,我和乔君贤聊了小家电的生产。
他应该会投资一家电风扇、收音机厂,对吧?” 被岳宁提到,乔君贤点头:“是的,是的。
姨夫,我本来想把我代理的一个德国家电品牌引入内地,但岳宁给我分析了,说国家没多少外汇储备,卖进口产品行不通。
投资的话,我拿不出几个亿港币,德国人也不可能投资。
眼瞅着这生意做不下去了,她建议我做收音机和电风扇之类的小家电,投资少,市场规模也不小。
目前这个设想已经得到爷爷和爸爸的支持,我联络了商委,想在蛇口工业区开一家厂。
” 乔启明接过话:“家和也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