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灵光一闪
关灯
小
中
大
“就知道你会这么说,我故意停顿了一下。
”老爷子得意地说,“这个脆皮糯米鸡是咱们广府人烧鸡的做法……” 老爷子详细描述脆皮糯米鸡的做法,女同志不以为然地说:“也就资本家才会想出这么刁钻的做法,鸡不拆骨就不能吃了?” 老爷子顿时语塞,叹气道:“有下里巴人,也总得有阳春白雪。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如果都只做粗菜了,这些技艺失传了,也挺可惜的。
” 大概服务员终于想起这里来了客人,把菜单递给了这位戴眼镜的同志。
这位戴眼镜的同志问老爷子:“老同志啊!我是外地刚来粤城的,听您这么说,您是老饕,给我推荐几个菜?” 这位老爷子把目光落在鲍鱼上,戴眼镜的同志说:“价格便宜点的就行。
” 老爷子反应过来:“你们两个人的话,烧鹅拼烧肉,一份拆鱼羹,东江酿豆腐,再炒个时蔬就够了。
拆鱼羹要等,但也是这福运楼勉强还保留的特色,必须得尝尝。
” 戴眼镜的同志想了想说:“烧鹅一例,东江豆腐一份。
” “你这吃的什么呀?你就一个人,坐过来,坐过来,陪老头子一起吃。
”老爷子热情地邀请他。
这位同志站起来,欣然应允:“那就厚着脸皮,蹭顿饭了。
” 老爷子同桌的女同志翻了个白眼,来点单的服务员也翻了两个白眼。
老爷子看了直摇头:“这态度,放在解放前,立马就得卷铺盖走人。
福运楼从后厨到跑堂,全都不行了。
” 他正絮絮叨叨说福运楼不行,服务员端了一盘烤乳鸽过来,重重地放在桌上,又送了个白眼。
老爷子还想说什么,同桌的女同志拉住了他:“周老,吃烤乳鸽。
” 老爷子请这位同志吃乳鸽:“吃这块带翅的。
” 这位同志夹起来吃了一口,说道:“这烤乳鸽果然名不虚传啊!” 老爷子放下筷子说:“皮脆肉嫩还流汁,对吧?” 这还用说? 老爷子摇头:“不够饱满香甜。
小岳师傅烤的乳鸽,有股若隐若现带着果木香的甜味,关键是甜中还带着润。
” “什么是润?”隔壁桌有人问。
润是一种感觉,感觉这种东西,实在很难说清楚。
老爷子吃完一块鸽子肉,都没解释清楚,一副跟你们这些不懂行的人说,太累的样子。
他们这桌的拆鱼羹上来了,老爷子奇怪:“今天怎么上得这么早?” “上得早还不好吗?”服务员低头斜眼,下巴都叠成三层看着他。
老爷子说:“拆鱼羹的鱼是现杀现煎现拆,这么短时间就做好了?是不是拿早就拆好的鱼来糊弄我?” “不是,你这地主老财怎么这么多事儿啊?还折腾我们劳动人民。
”服务员脾气上来了。
这些话勾起了老爷子不堪的回忆,胖脸涨得通红。
戴眼镜的同志站起来,沉着脸,对服务员说:“去把你们经理叫过来。
” 那个服务员还想说些什么,这时一个身着厨师服的人飞奔过来,弯腰赔礼道歉:“周爷爷,您别生气,都怪我。
他们下单的时候,说您指定要我爸做的拆鱼羹。
这几天我做的拆鱼羹,客人吃了都说好。
今天瞧见您来了,我就从我爸那儿抢了这单子,想给您做一回拆鱼羹,请您给点评点评。
没想到……我这就去让我爸给您重新做一份。
都是我的错,您可千万别生气。
” 罗国强这般诚恳地道歉,老爷子的怒气渐渐消了:“国强啊,没事儿,没事儿,我先尝尝。
” 罗国强拿起碗,舀了一勺拆鱼羹装进碗里,恭恭敬敬地端给老爷子:“周爷爷,做得好与不好,您都尽管直说,我听着。
” 边上有人问道:“这老头是谁呀?” “周三爷,解放前的西关阔少,福运楼几十年的老主顾了。
”有人解释道。
一勺拆鱼羹送入口中,老爷子原本眯着的眼睛猛地睁开,这个表情把罗国强吓得额头直冒冷汗。
老爷子问罗国强:“这拆鱼羹真的是你做的?” 罗国强点头道:“是啊!” 他的心都快提到嗓子眼儿了,问道:“周爷爷,我做得火候还不够吗?” “你这是跟谁学的?这……这有你志荣叔的味道啊!可你志荣叔不是在西北去世了吗?”老爷子声音发颤地问道,“你爸做的拆鱼羹,就差你志荣叔做的那一点点香气。
你这碗里有啊!国强啊,你开窍了!你爷爷后继有人了!我吃第一口的时候,还以为这拆鱼羹是你志荣叔做的呢!” “啊?”罗国强愣住了。
老爷子又喝了一口:“真有,真有啊!你志荣叔也是在你这个年纪领悟到的。
有出息啊!” “不是不是!不是我自己悟出来的。
”罗国强连忙摆手,“我去了西北,是志荣叔的女儿宁宁教我的。
把鱼拆了之后,再入锅炒一下,能留下一点焦香气。
还有啊,宁宁还教我,先拆鱼骨再煎鱼,这样能节省很多时间。
” “志荣的女儿?那孩子跟着他爸去西北的时候,我记得还没桌子高呢。
” “现在可长高了,都快赶上我了。
” “国强,你还得去掌勺呢!”有人喊罗国强。
“马上来,马上来。
”罗国强笑得合不拢嘴,他弯腰致谢,“周爷爷,我去做菜了啊!以后您可别再挑我爸还是我做的了。
” “小子,我就挑你。
”老爷子指着罗国强说道。
罗国强兴高采烈地跑进去了,老爷子招呼戴眼镜的同志说:“拆鱼羹得趁热吃,凉了香气就散了。
” 戴眼镜的同志吃着拆鱼羹,味道确实不错。
他是个外乡人,不太懂这里面的门道。
只听老爷子说:“拆鱼羹,用料都很普通,就是家常食材,不嫌麻烦的话,自己在家也能做。
但要做到鲜香味美、爽滑润喉,可不容易。
我吃过最好吃的拆鱼羹,是刚才那个厨子的师叔做的。
可惜啊,那么好的一个人,去了西北,没了。
” “这个小师傅,肯钻研,看来福运楼还是有人才的。
” “话虽这么说,他肯学是好事,可他爸也就半桶水,又能教他多少呢?” 老爷子正说着,服务员又来上菜,依旧给他摆脸色。
女同志劝道:“您老就好好吃饭,别招人讨厌了。
” “吃饭,吃饭,不说了。
” 老爷子这么一说,戴眼镜的同志可不乐意了:“老同志,我还等着听呢!” “先吃,先吃。
吃完了再说。
”
”老爷子得意地说,“这个脆皮糯米鸡是咱们广府人烧鸡的做法……” 老爷子详细描述脆皮糯米鸡的做法,女同志不以为然地说:“也就资本家才会想出这么刁钻的做法,鸡不拆骨就不能吃了?” 老爷子顿时语塞,叹气道:“有下里巴人,也总得有阳春白雪。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如果都只做粗菜了,这些技艺失传了,也挺可惜的。
” 大概服务员终于想起这里来了客人,把菜单递给了这位戴眼镜的同志。
这位戴眼镜的同志问老爷子:“老同志啊!我是外地刚来粤城的,听您这么说,您是老饕,给我推荐几个菜?” 这位老爷子把目光落在鲍鱼上,戴眼镜的同志说:“价格便宜点的就行。
” 老爷子反应过来:“你们两个人的话,烧鹅拼烧肉,一份拆鱼羹,东江酿豆腐,再炒个时蔬就够了。
拆鱼羹要等,但也是这福运楼勉强还保留的特色,必须得尝尝。
” 戴眼镜的同志想了想说:“烧鹅一例,东江豆腐一份。
” “你这吃的什么呀?你就一个人,坐过来,坐过来,陪老头子一起吃。
”老爷子热情地邀请他。
这位同志站起来,欣然应允:“那就厚着脸皮,蹭顿饭了。
” 老爷子同桌的女同志翻了个白眼,来点单的服务员也翻了两个白眼。
老爷子看了直摇头:“这态度,放在解放前,立马就得卷铺盖走人。
福运楼从后厨到跑堂,全都不行了。
” 他正絮絮叨叨说福运楼不行,服务员端了一盘烤乳鸽过来,重重地放在桌上,又送了个白眼。
老爷子还想说什么,同桌的女同志拉住了他:“周老,吃烤乳鸽。
” 老爷子请这位同志吃乳鸽:“吃这块带翅的。
” 这位同志夹起来吃了一口,说道:“这烤乳鸽果然名不虚传啊!” 老爷子放下筷子说:“皮脆肉嫩还流汁,对吧?” 这还用说? 老爷子摇头:“不够饱满香甜。
小岳师傅烤的乳鸽,有股若隐若现带着果木香的甜味,关键是甜中还带着润。
” “什么是润?”隔壁桌有人问。
润是一种感觉,感觉这种东西,实在很难说清楚。
老爷子吃完一块鸽子肉,都没解释清楚,一副跟你们这些不懂行的人说,太累的样子。
他们这桌的拆鱼羹上来了,老爷子奇怪:“今天怎么上得这么早?” “上得早还不好吗?”服务员低头斜眼,下巴都叠成三层看着他。
老爷子说:“拆鱼羹的鱼是现杀现煎现拆,这么短时间就做好了?是不是拿早就拆好的鱼来糊弄我?” “不是,你这地主老财怎么这么多事儿啊?还折腾我们劳动人民。
”服务员脾气上来了。
这些话勾起了老爷子不堪的回忆,胖脸涨得通红。
戴眼镜的同志站起来,沉着脸,对服务员说:“去把你们经理叫过来。
” 那个服务员还想说些什么,这时一个身着厨师服的人飞奔过来,弯腰赔礼道歉:“周爷爷,您别生气,都怪我。
他们下单的时候,说您指定要我爸做的拆鱼羹。
这几天我做的拆鱼羹,客人吃了都说好。
今天瞧见您来了,我就从我爸那儿抢了这单子,想给您做一回拆鱼羹,请您给点评点评。
没想到……我这就去让我爸给您重新做一份。
都是我的错,您可千万别生气。
” 罗国强这般诚恳地道歉,老爷子的怒气渐渐消了:“国强啊,没事儿,没事儿,我先尝尝。
” 罗国强拿起碗,舀了一勺拆鱼羹装进碗里,恭恭敬敬地端给老爷子:“周爷爷,做得好与不好,您都尽管直说,我听着。
” 边上有人问道:“这老头是谁呀?” “周三爷,解放前的西关阔少,福运楼几十年的老主顾了。
”有人解释道。
一勺拆鱼羹送入口中,老爷子原本眯着的眼睛猛地睁开,这个表情把罗国强吓得额头直冒冷汗。
老爷子问罗国强:“这拆鱼羹真的是你做的?” 罗国强点头道:“是啊!” 他的心都快提到嗓子眼儿了,问道:“周爷爷,我做得火候还不够吗?” “你这是跟谁学的?这……这有你志荣叔的味道啊!可你志荣叔不是在西北去世了吗?”老爷子声音发颤地问道,“你爸做的拆鱼羹,就差你志荣叔做的那一点点香气。
你这碗里有啊!国强啊,你开窍了!你爷爷后继有人了!我吃第一口的时候,还以为这拆鱼羹是你志荣叔做的呢!” “啊?”罗国强愣住了。
老爷子又喝了一口:“真有,真有啊!你志荣叔也是在你这个年纪领悟到的。
有出息啊!” “不是不是!不是我自己悟出来的。
”罗国强连忙摆手,“我去了西北,是志荣叔的女儿宁宁教我的。
把鱼拆了之后,再入锅炒一下,能留下一点焦香气。
还有啊,宁宁还教我,先拆鱼骨再煎鱼,这样能节省很多时间。
” “志荣的女儿?那孩子跟着他爸去西北的时候,我记得还没桌子高呢。
” “现在可长高了,都快赶上我了。
” “国强,你还得去掌勺呢!”有人喊罗国强。
“马上来,马上来。
”罗国强笑得合不拢嘴,他弯腰致谢,“周爷爷,我去做菜了啊!以后您可别再挑我爸还是我做的了。
” “小子,我就挑你。
”老爷子指着罗国强说道。
罗国强兴高采烈地跑进去了,老爷子招呼戴眼镜的同志说:“拆鱼羹得趁热吃,凉了香气就散了。
” 戴眼镜的同志吃着拆鱼羹,味道确实不错。
他是个外乡人,不太懂这里面的门道。
只听老爷子说:“拆鱼羹,用料都很普通,就是家常食材,不嫌麻烦的话,自己在家也能做。
但要做到鲜香味美、爽滑润喉,可不容易。
我吃过最好吃的拆鱼羹,是刚才那个厨子的师叔做的。
可惜啊,那么好的一个人,去了西北,没了。
” “这个小师傅,肯钻研,看来福运楼还是有人才的。
” “话虽这么说,他肯学是好事,可他爸也就半桶水,又能教他多少呢?” 老爷子正说着,服务员又来上菜,依旧给他摆脸色。
女同志劝道:“您老就好好吃饭,别招人讨厌了。
” “吃饭,吃饭,不说了。
” 老爷子这么一说,戴眼镜的同志可不乐意了:“老同志,我还等着听呢!” “先吃,先吃。
吃完了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