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岳宁毕业

关灯
股市从1981年的高点1800多点,到1983年年头下挫至680点,跌掉了三分之二。

    楼市情况稍好,楼价普遍跌去三分之一,市场一片萧条。

    港城不少富人加快移民步伐,纷纷变卖本地资产。

     宝华楼在此时宣布回购宁小厨股票,以稳定股价。

     1983年年中,与乔家并称“四大船王”的李家,因错误预判船运行业危机的严酷性,尤其是石油运输领域寒冬的持续性,资金链出现问题,开始变卖资产。

    他们在尖沙咀有一栋落成仅一年的商业大楼,正急寻买家。

    此时市场低迷,多数有实力的买家仍在观望。

     岳宁听见这个消息,决定去看看。

     她创立联众之初,仅是为解决内地与海外沟通不畅的痛点。

     然而1982年,联众成为首家在春交会上设立专业展台的港资公司,凭借对内地的熟悉度,成为众多想进入内地市场的企业的首选合作方。

    从一家企业交付代理权开始,便有了第二家、第三家…… 加之乔家是港城船王,南洋余家为东南亚船王,岳宁具备得天独厚的物流优势,许多他人难以打通的环节,在联众却能迎刃而解。

     周明轩、赵佳颖和胖强等人刚毕业就被推上管理高位,面对庞大的业务摊子,他们在压力下迅速成长,却也异常艰难。

     所幸有岳宁作为后盾,他们始终不明白,为何岳宁总能迅速提供解决方案。

     岳宁上辈子经营的隐世餐厅,曾是商界大佬以菜会友、交流合作的场所,她常为缺资金或寻找项目的人牵线搭桥。

    那个时代互联网蓬勃发展,电商的核心环节,物流被反复探讨,而岳宁正是这些商业模式的受益者,否则宁烧腊也无法实现全球开店。

     联众从事贸易物流,恰巧是岳宁的专长所在。

     如今联众发展迅猛,与宁宴陆府合租的一层写字楼已不够使用。

    若继续租赁,联众目前在七楼,仅剩十六楼有办公楼层,一家公司分处相隔开的两层,既不方便,也难以满足联众持续快速发展的需求。

     此外,联众员工从中环前往葵涌码头办公不便,加之宁小厨上市后扩张加速,宝华楼管理公司的办公场地也捉襟见肘。

    岳宁原本就计划将联众迁至九龙,一直在寻觅合适的办公地点。

     此次看中的新大楼不仅直面维港一线景观,底层设计气派,内部空间也十分宽阔。

     旺角的宝华楼总店虽承载着爷爷多年的回忆,但街道狭窄、环境欠佳,周边停车位稀缺,长期承担大量客流,压力极大。

     而且宝华楼缺乏能承办大型宴会的门店。

    岳宁与爷爷岳宝华商量,是否买下这栋大厦,将底楼和二楼作为新的宝华楼总店,楼上用于管理公司和联众办公,多余楼层则对外出租。

     岳宝华倒是看得开,当年他挣钱后买下那栋唐楼,也是从一家小店面搬到这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