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突击步枪生产线
关灯
小
中
大
铁匠组负责枪管和金属部件,木匠组制作枪托和护木,装配组负责总装,调试组进行测试,还有一组专门制作弹药。
这种分工协作的方式在当时可谓创举。
然而困难接踵而至。
三月十五日,第一批枪管试制失败——冷锻过程中全部开裂。
"大人,这熟铁杂质太多,承受不住冷锻之力啊。
"张老五捧着一堆废品,愁眉不展。
关火华连夜召集工匠商议对策。
来自福建的郑铁匠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小人祖上曾为戚家军打造鸟铳,有种'百炼钢'法,或许可行。
"于是工坊内炉火重燃,工匠们采用新的冶炼方法:将熟铁反复折叠锻打,去除杂质,制成更为坚韧的钢材。
虽然耗时费力,但终于解决了枪管强度问题。
另一个难题是弹药。
AK47使用的7.62毫米子弹在明朝根本无法生产。
关火华不得不再次简化设计,改为使用稍大的铅弹配黑火药,虽然威力减弱,但至少能够连发。
三月二十日,第一把"崇祯式连珠铳"的零件全部完成,进入组装阶段。
关火华亲自监督,看着工匠们将一个个部件小心翼翼地组合在一起。
当最后一块护木安装到位时,整个工坊鸦雀无声。
"试铳!"关火华的声音微微发颤。
众人移步校场。
装弹,上膛,瞄准...砰!第一发顺利击发。
接着是连发模式——哒哒哒!三声连贯的枪响划破长空,五十步外的木靶应声而碎。
"成了!"工匠们欢呼雀跃,有人甚至跪地痛哭。
关火华紧握拳头,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虽然这把"山寨版"AK47射程只有原版的三分之二,故障率也高得多,但在这个时代已经是划时代的武器。
崇祯皇帝得知喜讯,次日便微服来到西山皇庄。
关火华亲自演示连珠铳的威力,三十步外连续击碎五个陶罐。
"妙哉!"崇祯抚掌大笑,"有此神兵,何愁流寇不灭?关卿,朕要重赏这些工匠!"然而喜悦很快被现实冲淡。
当关火华汇报生产进度时,崇祯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什么?一个月只能产十把?"关火华单膝跪地:"陛下明鉴,此铳制作极为精细,尤以枪机部分最为耗时。
且优质钢材难得,工匠们虽日夜赶工..."崇祯打断他:"朕不管这些!最迟两个月内,朕要看到五十把连珠铳装备神机营!"说完拂袖而去。
压力如山般压在关火华肩上。
当晚,他在工坊内召集所有工匠
这种分工协作的方式在当时可谓创举。
然而困难接踵而至。
三月十五日,第一批枪管试制失败——冷锻过程中全部开裂。
"大人,这熟铁杂质太多,承受不住冷锻之力啊。
"张老五捧着一堆废品,愁眉不展。
关火华连夜召集工匠商议对策。
来自福建的郑铁匠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小人祖上曾为戚家军打造鸟铳,有种'百炼钢'法,或许可行。
"于是工坊内炉火重燃,工匠们采用新的冶炼方法:将熟铁反复折叠锻打,去除杂质,制成更为坚韧的钢材。
虽然耗时费力,但终于解决了枪管强度问题。
另一个难题是弹药。
AK47使用的7.62毫米子弹在明朝根本无法生产。
关火华不得不再次简化设计,改为使用稍大的铅弹配黑火药,虽然威力减弱,但至少能够连发。
三月二十日,第一把"崇祯式连珠铳"的零件全部完成,进入组装阶段。
关火华亲自监督,看着工匠们将一个个部件小心翼翼地组合在一起。
当最后一块护木安装到位时,整个工坊鸦雀无声。
"试铳!"关火华的声音微微发颤。
众人移步校场。
装弹,上膛,瞄准...砰!第一发顺利击发。
接着是连发模式——哒哒哒!三声连贯的枪响划破长空,五十步外的木靶应声而碎。
"成了!"工匠们欢呼雀跃,有人甚至跪地痛哭。
关火华紧握拳头,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虽然这把"山寨版"AK47射程只有原版的三分之二,故障率也高得多,但在这个时代已经是划时代的武器。
崇祯皇帝得知喜讯,次日便微服来到西山皇庄。
关火华亲自演示连珠铳的威力,三十步外连续击碎五个陶罐。
"妙哉!"崇祯抚掌大笑,"有此神兵,何愁流寇不灭?关卿,朕要重赏这些工匠!"然而喜悦很快被现实冲淡。
当关火华汇报生产进度时,崇祯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什么?一个月只能产十把?"关火华单膝跪地:"陛下明鉴,此铳制作极为精细,尤以枪机部分最为耗时。
且优质钢材难得,工匠们虽日夜赶工..."崇祯打断他:"朕不管这些!最迟两个月内,朕要看到五十把连珠铳装备神机营!"说完拂袖而去。
压力如山般压在关火华肩上。
当晚,他在工坊内召集所有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