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来自东林党的攻击

关灯
紫禁城的金銮殿上,晨曦透过雕花窗棂洒落一地碎金。

    崇祯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眉宇间难得舒展。

    殿下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却泾渭分明——一边是以东林党为首的文官集团,另一边则是寥寥数位的武将。

     "关爱卿剿匪有功,朕心甚慰。

    "崇祯帝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张天霸盘踞山西多年,劫掠商旅,残害百姓,如今终得伏法。

    关爱卿率天诛小队深入虎穴,生擒贼首,实乃大功一件。

    " 关火华身着崭新官服,立于殿中,抱拳行礼:"微臣不敢居功,全赖陛下天威,将士用命。

    " 兵部尚书王在晋上前一步,朗声道:"陛下,关将军不仅剿灭张匪,更缴获贼赃白银三十万两,已悉数押解入库。

    臣以为,当重赏关将军,以励三军。

    " 此言一出,文官队列中顿时响起一阵低声议论。

    关火华眼角余光扫去,只见几位身着绯袍的大臣交头接耳,面色不善。

    站在最前方的国丈周奎更是冷哼一声,手中玉笏微微颤动。

     崇祯帝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细微动静,继续道:"朕已决定,加封关火华为兵部侍郎,仍统领天诛小队,专司剿匪安民之事。

    " 这一任命如同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

    文官队列中,一位年约五旬、面容清瘦的大臣猛地跨出一步,正是礼部侍郎钱谦益。

     "陛下!"钱谦益声音尖锐,"关将军虽有战功,但骤然擢升兵部侍郎,恐不合朝廷规制。

    兵部乃六部要职,历来由科举正途出身者担任。

    关将军一介武夫,如何能胜任?" 关火华眉头微皱,却未立即反驳。

    他注意到站在钱谦益身后的周奎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不等崇祯帝开口,都察院左都御史曹于汴也出列附和:"钱大人所言极是。

    况且天诛小队直属关将军统领,不受兵部调遣,已属特例。

    如今再加兵部侍郎之职,恐有权柄过重之嫌。

    陛下难道忘了袁崇焕之祸?" "袁崇焕"三字一出,大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崇祯帝的面色明显阴沉下来,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椅扶手。

     关火华心中一凛。

    袁崇焕——这位曾经威震辽东的大将,最终被崇祯帝以通敌叛国罪凌迟处死,至今仍是武将心中的痛。

    如今曹于汴将他的名字与自己相提并论,用心何其险恶。

     "曹大人此言差矣。

    "关火华终于开口,声音沉稳有力,"袁督师之事,是非曲直自有公论。

    微臣不过尽忠职守,剿灭危害百姓的匪患,何来权柄过重之说?至于天诛小队,乃陛下钦命组建,专为铲除各地匪患,若事事需经兵部商议,恐贻误战机。

    " "好一个'贻误战机'!"周奎突然冷笑一声,大步出列。

    这位国丈年约六旬,体态臃肿,却步履稳健,一双三角眼中精光闪烁。

    "关将军口口声声为陛下尽忠,却处处强调专断之权。

    老臣听闻,天诛小队行事狠辣,剿匪时往往不分青红皂白,连妇孺都不放过。

    如此行径,与匪类何异?" 关火华眼中寒光一闪:"周国丈此言从何而来?天诛小队军纪严明,从不滥杀无辜。

    张天霸匪帮盘踞黑虎山多年,祸害四邻,其罪证确凿。

    若国丈不信,可亲自查验囚车中的张天霸及其党羽。

    " "够了!"崇祯帝突然拍案而起,面色铁青。

    "朝堂之上,岂容尔等争吵不休!关爱卿剿匪有功,朕意已决,加封兵部侍郎。

    至于天诛小队,仍由其统领,但重大行动需报兵部备案。

    退朝!" 皇帝拂袖而去,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