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星渊谜局

关灯
火星传回的环形结构影像如巨石投入深潭,在全球掀起惊涛骇浪。

    联合国紧急召开特别会议,各国代表争论不休,有人主张立即派遣载人飞船探查,有人担忧贸然接触外星文明会带来灾难。

    陈昊作为联合舰队技术负责人受邀参会,刚踏入会场,便感受到数十道或警惕或期待的目光。

     “陈先生,贵公司研发的智能系统是否具备解析外星科技的能力?”北美代表的提问暗藏锋芒,“我们不能让缺乏经验的团队主导如此重要的探索。

    ”陈昊从容打开全息投影,展示出一套全新的“多维数据解析模型”,模型中闪烁的光点模拟着外星结构的能量波动,“这套系统融合了传统逻辑分析与量子神经网络,能最大限度降低误判风险。

    ” 与此同时,老厂区的气氛凝重如铅。

    赵德发的残余势力与部分极端组织勾结,在网络上煽动“地球防御论”,宣称外星文明是潜在威胁,而陈氏精密的探索计划会将人类置于险境。

    黑客攻击如潮水般涌来,研发中心的防火墙不断发出刺耳警报,年轻工程师们紧盯屏幕,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

     陈建国站在老机床博物馆的防弹玻璃展柜前,柜中陈列的不仅有创业初期的工具,还新增了火星探测器带回的岩石样本。

    他轻轻摩挲着玻璃,对身后的李秀兰说:“当年咱们对抗的是下岗潮,现在儿子要面对的,是整个宇宙的未知。

    ”李秀兰将温热的保温杯塞进他手中,“别忘了,咱们工人最不怕的就是挑战。

    ” 陈小川的生活也被彻底改变。

    学校专门为他开设“少年航天班”,但随之而来的是无休止的采访与质疑。

    “你父亲的探索计划是否考虑过地球安全?”面对记者的尖锐提问,少年攥紧校服衣角,想起父亲常说的“用行动证明一切”,抬起头坚定回答:“如果连尝试都不敢,人类永远只能仰望星空。

    ” 联合舰队的首次载人任务进入倒计时,陈氏精密负责的“星瞳”号飞船搭载着最先进的探测设备。

    发射前夜,陈昊在车间反复检查每个零件,老张带着几位退休老师傅不请自来。

    “小陈厂长,让我们再摸摸这些家伙。

    ”老张布满老茧的手抚过引擎外壳,“当年你父亲修第一台机床时,也是我们几个老家伙帮的忙。

    ” 飞船成功抵达火星轨道,当宇航员走出舱门的瞬间,全球屏息。

    环形结构远比影像中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