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会昌伯孙家

关灯
人手,也没有人手可派。

    殿下请听臣一言。

    ” 朱祁镇说道:“讲。

    ” 孙愚说道:“而今万事都决于太后,殿下是万万不能绕过太后。

    太后与殿下毕竟是骨肉之亲,殿下何不去见太后,承欢膝下。

    ” 朱祁镇说道:“孤知道了。

    ” 孙愚见朱祁镇依旧有些不悦,一咬牙,说道:“如果殿下还不放心的话,臣有五子,愿意侍奉殿下左右。

    ” 朱祁镇见孙愚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就知道孙愚的确没有办法。

    并非想作壁上观。

    他微微一叹,也知道孙愚所言未必都是实话,但是也未必都是假话。

     想用孙家的家兵却是不行了。

     朱祁镇之所以有这个想法,就是历史上夺门之变,就是历史上的他纠结了将门的家兵所为。

     故而他知道,京师之中,除却管理驻军的五军都督府之外,还有一些私兵,虽然每一家人数都不多,但是聚集起来,却也有几千人。

     有时候政变,几千人就足够成事了。

    就如同夺门之变了。

    只是看来会昌伯连当时勋贵的基本线都没有达到。

     这个时代的勋贵,大部分还都是能打的。

     朱祁镇本来是微微失望,而今却是失望透顶了,说道:“不用了,你回去之后,为孤做一件事情。

    ” “殿下请讲。

    ”孙愚只觉得后背冷汗直冒,说道。

     “为孤盯紧彭城伯家。

    ”朱祁镇说道:“有什么异动,孤都要知道。

    ” 孙愚咬着牙说道:“臣明白。

    ” 他知道这一件事情,他没有推托的可能了。

    如果连这一件事情都做不好,恐怕要大大得罪这个外孙了。

     虽然外面传闻纷纷扬扬的,但是孙愚依然觉得他这个外孙恐怕会成为大明帝国的主人,原因很简单,襄王不在京师,而消息已经泄露了。

     宣宗皇帝毕竟做了十年皇帝,于天下还是有些恩德的,不管是军中还是六部,都有旧部。

    如果张太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事情办成了,谁也没有办法。

     但是事情还没有做,先走漏了风声。

    这事情多半是做不成了。

    最起码内阁之中,杨荣是拼死也要保宣宗皇帝的子嗣的。

     因为他不仅仅五大辅政大臣,也是五大辅政大臣之中,与宣宗关系最好,最得宣宗皇帝信重的大臣。

     辅政五大臣,张辅,杨士奇,杨溥,杨荣,胡濙,虽然都是老臣,但是与宣宗皇帝关系最亲密的莫过杨荣。

    如果不是太子登基,其他人尚好,但是杨荣恐怕求一告老而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