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去北京?

关灯
会议室里,就Ada和肖开元这俩人。

     &ldquo那个&hellip&hellip我们,有两份还不是很完善。

    &rdquo 肖开元有点犯贱,刚才他说了有两份不是很完善以后,Ada并没有说什么。

    肖开元觉得有点不太正常,所以又说了一遍。

    不被骂几句肖开元貌似有点儿不甘心,因为他早就做好了挨骂的准备。

     &ldquo你刚才不是说过一次了吗?&rdquoAda的大眼睛水汪汪,看了肖开元一眼。

     肖开元再犯贱也不能继续找骂了。

     &ldquo哪两份?说说吧。

    &rdquoAda边说边认真的翻深访记录。

     &ldquo一份核心用户的,今天只访到了他们网络维护的负责人,并没有访问到当时参与招标的负责人,所以,这深访大纲上有些问题现在还空着,只能下周补访。

    还有一份业内专家的,我们在网上看到这个业内专家,以为他对ABAB软件很了解,但是经过沟通以后,我们发现他其实对ABAB软件的市场情况不太了解,只是对其技术和技术的发展趋势比较了解。

    &rdquo &ldquo恩,这就对了。

    &rdquoAda点点头。

     &ldquo恩,恩。

    &rdquo肖开元不明白Ada说的究竟哪&ldquo对了&rdquo,所以只能乱点头表示的确是&ldquo对了&rdquo。

     &ldquo要么我怎么要求你们抓紧做试访问呢,这一试,果然试出问题来了吧!问题出现得越早越好,如果今天不试出来,那么就要下礼拜试出来,真那样的话,我们就要又耽误好几天。

    &rdquo &ldquo对,对&hellip&hellip&rdquo 肖开元是心悦诚服的说&ldquo对&rdquo。

    因为他忽然觉得:这Ada的确是&ldquo作&rdquo,但是&ldquo作&rdquo得不无道理。

     Ada用了10分钟,翻完了两份问卷。

     &ldquoEric,这次试访问暴露出了两个问题。

    第一、对行业专家的访问应该有所侧重:深访提纲应该设计成两份,一份是针对对市场比较了解的专家,另一份是针对技术比较了解的专家。

    因为可能从技术到市场都了解的专家不多。

    第二、由于我们产品的特殊性,采购者通常未必都是使用者,所以,对核心用户和核心潜在用户的访问提纲也要分成两份,一份是使用者,另一份是采购者,在下次约人的时候,最好一次把这两个都约了。

    &rdquo &ldquo恩,对,我也是这么想的。

    &rdquo肖开元真是真么想的。

     &ldquo在试访中发现了问题,这才证明试访有价值。

    你遇到今天这样的问题,我绝对能够理解和谅解。

    &rdquo &ldquo呵呵,咱们就得互相理解。

    &rdquo肖开元发现了,这Ada还是多少讲点道理的。

     &ldquo理解归理解,但是有些事儿我是绝对不可以接受的!&rdquoAda说这句话时那眼神拔凉拔凉的。

     &ldquo啊&hellip&hellip&rdquo肖开元没想到Ada的话锋转得这么快。

     &ldquo比如今天你约好的人却最终放了我鸽子,这我绝对不能接受,你就不会早点打个电话确定一下?再比如你办一点小事儿也需要半个小时,效率也太低了,这一点我更难接受!以后只要是举手之劳的事儿,你必须五分钟内给我解决!&rdquo &ldquo一定,一定。

    &rdquo &ldquo好了,你知道就行了,咱们讨论一下如何把这两份问卷拆分吧,讨论好了你回去就改。

    &rdquo &ldquo好,好。

    &rdquo 肖开元和Ada刚讨论了没几分钟,肖开元就收到了条短信,张青发的:你和Ada要讨论到几点? 肖开元赶紧回了条:不知道呢啊!有事儿吗? 张青也回了条:我不是要请你吃饭嘛,今天周末,我请你吃饭。

     肖开元早把这事儿忘了,张青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