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过年啦(捉)

关灯
有多余。

     十二月之前截止,成衣送货上门。

     铺子本来就小,客流量少没关系,铺面名声打出去就行。

     赶工时,同期开始做采花贼衣服。

     断断续续的,再炒炒“俏探花”的热度。

     江知与是个很关注顾客心情的老板,他炒热度是根据各顾客的样貌特点来。

     谁家公子样貌出众,谁家公子长相英武。

    实在不够英俊的,就拿气质来凑,配上单个五官的绝赞夸夸,情绪价值拉满。

     这番攻势,有几个人能顶得住? 十二月之前,订单量激增。

    上百裁缝都忙碌了起来。

    让客人们尽早穿上美美新衣裳。

     截止日后第三天,所有订单交货完毕,新春同喜“采花款”衣服上线。

     买了衣服的客人们:? 什么叫“采花款”? 这样说来,他们的探花衣服还能穿吗! 少年心性,疑惑过后,起了玩心,都抓紧叫人去抢第一批的衣裳。

    然后去找有探花同款衣服的朋友、对头,到他们面前去显摆。

     采花款服饰不限量,别家铺面在模仿探花同款时,常家的成衣铺子在卖采花款,销量一骑绝尘。

     江知与看百姓们的热情也很高昂,就用粗布、棉布,做了褐色、青色的无绣样低配款。

     这是意外之喜,原来没想挣百姓们的钱。

    没想着能产生这种效果。

     而成衣铺子的人,起初还因突然换了管理人不适应。

    江知与一来就清仓,他们心里都忐忑得很,生怕会没了饭碗。

     没想到第一年就忙得他们没空去置办年货! 江知与也忙得没空置办年货。

     今年谢根和陈冬夫夫俩在京城过年,他们跟何镖头夫夫俩约好,一块儿出去采买年货。

     家里日子好过了,有人伺候,但他们还是喜欢自己采买。

     从前过得苦,买年货都是从一个个扣着铜板花,买不了几样。

    如今他们能买得多多的,象征着日子红红火火。

     何镖头还带着庄上的汉子们,去集市上卖红薯粉。

     红薯粉经过几年时间,在京城占据了一席之地。

    百姓们喜欢在炖菜里加红薯粉,好入味,又饱腹。

     谢根跟陈冬过去光顾,买了半袋子。

     何镖头夫夫俩是给整个农庄采买年货,回庄子上要分,他们出手都是清摊子,摊贩乐意给他们送到街口的车上。

     谢根跟陈冬两人,则挑着孩子们爱吃的东西买。

    他们俩不挑食,想买的只有京城特有的年货尝尝鲜。

     大启朝采买年货,通常是去大集市,从小年开始,直到除夕中午。

     过了除夕中午,百姓们都回家了,集市不再开。

     丰州县却不同,丰州县的百姓们,习惯去逛小集买年货。

     今年的冬季活动,跟从前一样,全民参与,红红火火。

     而谢星珩走之前完善的便民活动,也在今年彻底完善。

     百姓们无需为了优惠,不论多远,都往逛小集跑。

     若需求有限,可以就近去合作商铺。

    这些合作商铺,是被逛小集引流的供货商的铺面。

     有钱一起挣的理念,实行到今年,全县上下都服气。

     江承海跟宋明晖去冰雪广场堆雪人,叫了白老爷过来教。

     江承海要堆个冰美人,照着宋明晖的样子来雕刻。

     白老爷都替他羞! 跟孟秋一块来看热闹的宋威认为这主意不错,转头去把白家老大找来,帮他也雕个美人。

     孟秋样貌不算美,所以拿眼刀子刮着宋威。

     宋威毫无所觉,偏要雕刻他这个美人。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情人眼里出西施!” 他跟白家老大说:“你帮我雕个西施,照着我夫郎的样子来。

    我帮你搞些好木头。

    ” 宋威路子广,这承诺能信。

     旁边参加冰雕比赛的人看白家父子参战,都瑟瑟发抖,说他们下场欺负人。

     白老爷给老哥哥丢脸:“我们不是参加比赛的,我们是在雕有情人。

    ” 周围的人都笑了。

     他们从前就知道江老爷疼夫郎,这么多年不曾变过。

     后来招婿,谢星珩也疼夫郎。

     再看宋威,这是也疼夫郎的。

     他们家里兴旺,百姓们也有了改变,对着夫郎、媳妇,都变好了些。

     与丰州县一山之隔的枫江县,因有了以县为单位的藕粉生意,百姓们的日子肉眼可见的变好。

     他们的县城没有冬季活动,也没有逛小集。

    他们逛着由百姓们组成的大集市,好几个人一起来,留个人卖货,其他人去采买。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脸。

     与两县相隔百里的津口县,直到今年,百姓手里才松泛了些。

     今年的津口县有了许多改变,来了很多商人,带来了很多货物,他们县内的物价也因此降了些,不用花高价去买日常用品。

     黄家的布庄、裁缝铺,正式入驻津口县。

    是逛小集最先踏入南地的合作商之一。

     另一家是脂粉铺子的面膜加工作坊。

     当地百姓对面膜加工作坊接受度很低,认为这是糟蹋东西。

     可眼看着面膜作坊的出货量能跟果干媲美,他们又都沉默了下来。

     原来外面的人,已经可以拿蜂蜜抹脸了。

    而他们今年才能吃饱,可以朝着“温暖”努力。

     徐诚跟林庚,抱着他们快满周岁的孩子,出街逛逛。

     他们今年也没回丰州县过年。

    大哥徐武跟着商队过来了一趟,看了小外甥,也跟徐诚叙旧,和林庚喝酒。

     小娃娃遭了罪,身子不好,哭笑都弱气,脸唇发白。

     这小可怜样,不适合赶路回家。

     徐武心疼坏了,连着骂了好久,赶着年前离开津口县,返乡过年。

     徐诚已经习惯津口县的环境,跟林庚走在街上,往江致微家里去,跟他们碰面,坐下聊聊天。

     江致微的孩子就特活泼,还不会说话,躺着床上,蹬腿又挥手,嘴里咿咿呀呀,见着谁都会笑,看着很喜人。

     逗会儿孩子,林庚叫江致微出去说话。

     “等年后,你要开始规划新县城的区域,叫人去量地,给各大家族做铺垫。

    他们一定会很抗拒,开始的反抗最强,你别管。

    隔三差五提一提。

    ” 提了又不做,那些人的反应就会逐渐弱下来。

     等真的开始建设新县城时,就是早已通知过。

     他们搬不搬没关系,县城建设好,他们自会搬家。

     江致微应下,说起今年的税务问题。

     今年津口县的税收很漂亮,农作物少,这一块的税收就那样。

    主要是商税漂亮。

     果干、果酱,还有蜂蜜,另有少数人知道的皮革。

     皮革生意的账目,瞒了下来。

    增添到了县城的建设上,一点点的投入到了修路项目里。

     税收这般漂亮,朝廷来年一定会来人。

     林庚不甚在意:“放心,只是例行巡视。

    ” 这块土地又苦又穷,是个官都不愿意来。

    来都来了,怎么调走呢?只能是展现自己的能力。

     官员的能力,写作政绩,读做银子。

     税务突然变得漂亮,就要警惕官员欺压百姓,榨取民脂民膏。

     巡视过后,朝廷为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性,通常会让现任官员留任几年,把推行的政策执行下去,然后调任,换个人过来“守江山”。

     江致微松了口气。

     他不贪慕权势,他只怕突然来的人,跟不上津口县的发展节奏,也想展现自己的能力,突然推行新政策,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