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乐山佛(1)
关灯
小
中
大
贞元十九年十一月初五,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落成,即是后世所说的乐山大佛。
韦皋统领西川所有有品官员前往嘉州,举行隆重的大佛开光仪式。
薛涛并没有去。
一个月后,韦皋方回成都。
此后很久,节度府都沉浸在对大佛的景仰崇拜中。
随从嘉州的官员幕僚乃至书僮奴子,都没完没了地回忆赞叹,还互相指出对方的形容不到之处。
据说,在遮天蔽日的白檀香烟中,你只需看一眼那正大修容,就能得到亿万世的庇佑。
薛涛在寂静的窗内为韦皋抄写《法华疏》,抄着抄着,忽然摔下笔,理理披帛走了出去。
合江园风很大,锦江白浪滔滔,像要把一切都席卷而去。
天色阴沉,渐渐下起冷雨,继而夹杂着碎雪横扫梅林,薛涛立在山顶,任由风把发鬟吹得纷乱,她只是站着。
“薛涛。
” 薛涛回头,一件旧狐裘披风覆到肩上。
“墨卿,”她微微一笑,“你也从嘉州回来了。
” 段文昌的鬓发被风雨打湿,单薄的青衫像鸟翅一样飞起,瞳仁很黑。
“这里太冷,咱们走吧。
”薛涛说。
回到段府,段文昌叫婢子将炭火烧旺些。
薛涛靠火坐下,面前小几上摆着青瓷瓶,插着一枝雪白的茶花。
她望向窗外,雨雪幽暗里,段氏旧宅粗壮的朱柱、精美的悬鱼散发出稳固温雅的气息,这使她感到一阵久违的安心。
炙肉、汤饼、滚烫的剑南烧春呈上来,薛涛一仰脖,烈酒烫了喉咙,一路烧到肚里。
段文昌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嘉州的盛况。
韦皋亲撰《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一文,由张绰书丹勒碑,刻进佛阁所在的崖壁,碑字均用金填。
栖鸾峰下,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临江而坐。
凌云寺岩石壁上刻着四个大字:回头是岸。
“那大佛果真壮观?”薛涛将高脚莲纹银杯举到唇边,又是一仰脖。
段文昌为她添满酒:“无上庄严,身高三十六丈,由七层十三座檐的香阁保护。
” “庄严而无情。
”薛涛喷着酒气,“什么未来佛菩萨,居住兜率宫,什么极乐世界,遍地金沙,庄稼一年七收,人人长生不老,这种话怎么会有人信?” 不等段文昌说话,薛涛先摆摆手:“我忘了,你们临淄段氏笃信佛教。
”她闭一闭眼又低声说:“现在,我倒希望极乐世界是真的,那样,灼灼就有好地方可去了。
” 段文昌沉默,再次将她的酒杯盛满。
薛涛以手支腮:“你们还作诗了罢?” 段文昌点头:“都是颂圣之作,说韦节度使是佛菩萨在世,只有司空郎中的好些。
” 薛涛熏红双脸,醉眼迷离:“我写的话更好。
你知道吗,我八岁就能作诗,‘庭中一古桐,高耸入云中。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这诗不好吗?多么欢欣。
他们却在背后诋毁,说这是诗谶,预示我一生**。
” 她拍拍胸口,不禁笑了。
“无聊的人,总需要些传奇的嚼头。
”段文昌说,“这诗很好。
”
韦皋统领西川所有有品官员前往嘉州,举行隆重的大佛开光仪式。
薛涛并没有去。
一个月后,韦皋方回成都。
此后很久,节度府都沉浸在对大佛的景仰崇拜中。
随从嘉州的官员幕僚乃至书僮奴子,都没完没了地回忆赞叹,还互相指出对方的形容不到之处。
据说,在遮天蔽日的白檀香烟中,你只需看一眼那正大修容,就能得到亿万世的庇佑。
薛涛在寂静的窗内为韦皋抄写《法华疏》,抄着抄着,忽然摔下笔,理理披帛走了出去。
合江园风很大,锦江白浪滔滔,像要把一切都席卷而去。
天色阴沉,渐渐下起冷雨,继而夹杂着碎雪横扫梅林,薛涛立在山顶,任由风把发鬟吹得纷乱,她只是站着。
“薛涛。
” 薛涛回头,一件旧狐裘披风覆到肩上。
“墨卿,”她微微一笑,“你也从嘉州回来了。
” 段文昌的鬓发被风雨打湿,单薄的青衫像鸟翅一样飞起,瞳仁很黑。
“这里太冷,咱们走吧。
”薛涛说。
回到段府,段文昌叫婢子将炭火烧旺些。
薛涛靠火坐下,面前小几上摆着青瓷瓶,插着一枝雪白的茶花。
她望向窗外,雨雪幽暗里,段氏旧宅粗壮的朱柱、精美的悬鱼散发出稳固温雅的气息,这使她感到一阵久违的安心。
炙肉、汤饼、滚烫的剑南烧春呈上来,薛涛一仰脖,烈酒烫了喉咙,一路烧到肚里。
段文昌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嘉州的盛况。
韦皋亲撰《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一文,由张绰书丹勒碑,刻进佛阁所在的崖壁,碑字均用金填。
栖鸾峰下,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临江而坐。
凌云寺岩石壁上刻着四个大字:回头是岸。
“那大佛果真壮观?”薛涛将高脚莲纹银杯举到唇边,又是一仰脖。
段文昌为她添满酒:“无上庄严,身高三十六丈,由七层十三座檐的香阁保护。
” “庄严而无情。
”薛涛喷着酒气,“什么未来佛菩萨,居住兜率宫,什么极乐世界,遍地金沙,庄稼一年七收,人人长生不老,这种话怎么会有人信?” 不等段文昌说话,薛涛先摆摆手:“我忘了,你们临淄段氏笃信佛教。
”她闭一闭眼又低声说:“现在,我倒希望极乐世界是真的,那样,灼灼就有好地方可去了。
” 段文昌沉默,再次将她的酒杯盛满。
薛涛以手支腮:“你们还作诗了罢?” 段文昌点头:“都是颂圣之作,说韦节度使是佛菩萨在世,只有司空郎中的好些。
” 薛涛熏红双脸,醉眼迷离:“我写的话更好。
你知道吗,我八岁就能作诗,‘庭中一古桐,高耸入云中。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这诗不好吗?多么欢欣。
他们却在背后诋毁,说这是诗谶,预示我一生**。
” 她拍拍胸口,不禁笑了。
“无聊的人,总需要些传奇的嚼头。
”段文昌说,“这诗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