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乐山佛(1)
关灯
小
中
大
他觉得,他和八岁的她一起,感受到了生命的欢悦与活泼。
他仿佛看到幼年的薛涛,梳着抓髻,仰面对高大的梧桐吟诵着,风送来碧绿清脆的鸟鸣。
薛涛看着段文昌:“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再写诗?” 段文昌看着薛涛:“知道,因为做个诗人,是你的理想。
” 薛涛笑:“那我正该写才对。
” 段文昌微笑:“你的确想写的,只是你不愿再写给不懂的人,更不屑像刘辟那样将诗歌作为邀宠的工具。
” 薛涛看着他,也微笑了。
她饮下一大杯酒:“拿纸笔来。
” 段文昌立即亲从书橱中拿出纸笔,并为她研墨。
薛涛提笔蘸墨,落纸诗成: 赋凌云寺 闻说凌云寺里苔,风高日近绝纤埃。
横云点染芙蓉壁,似待诗人宝月来。
段文昌叹了一声好,薛涛瞟他一眼,酒意之下,横波流转,继续写道: 闻说凌云寺里花,飞空绕磴逐江斜。
有时锁得嫦娥镜,镂出瑶台五色霞。
“说了苔,说了花,就是不说大佛。
”段文昌不禁笑了,“但题凌云寺的诗中,仍要推你这两首为最清新者。
” 薛涛将笔丢入笔洗:“许久不作诗,真是畅快。
” 又是新年,又是新春,乐营却因为韦皋的崇佛而闲散下来。
节度府的空气慵懒而丰熟,迟迟春日里,像一只熟透的果实。
薛涛穿着朱红蜀锦长裙,嘬起嘴逗弄水榭檐下挂着的鹦鹉。
鹦鹉碧绿可爱,忽然张口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薛涛有些嫌弃地拿玉蜀黍粒丢它:“我教你的诗呢?怎么没学会?” 韦皋坐在水畔的榻上闭目养神,不由笑了。
午后一帮文官幕僚来凑趣,因年节未完,都不提公事,只说些闲话,薛涛趁便回玉梨院休息。
聊了一会,见韦皋有些厌倦,众人便都退下。
司空曙留在原地,放下拐杖一揖道:“节度使。
” 韦皋问:“什么事?” “关于临淄段氏后人段文昌。
” “哦?” “段校书在西川效力,已有四五年,他为人优雅豁达,又勤勉多才,节度使何不给他个实职,让他多出些力?” 韦皋背手在庭中走了两步:“是,我竟将他忘了,此人确有些才干。
”又对琪奴道,“年后递补出缺时,叫人提醒我。
” 司空曙一揖:“多谢节度使。
” “还有事么?”见司空曙还立在那里,韦皋手朝下按按:“赐郎中坐。
” 司空曙没坐,从怀中取出一页诗文呈上。
韦皋一打开便认出是薛涛的字迹,待读完,他笑着说:“不敢说诗书两绝,也很过得去。
原来她又开始写诗了,这次去嘉州,不该不带上她。
” 司空曙又揖道:“节度使以为,薛涛的诗文能流传后世吗?” 韦皋沉思了一瞬,慢慢道:“有可能。
” 司空曙便道:“节度使的军功威名,必将永垂青史,而薛涛的诗歌也同样将继续流传,一百年后,甚至一千
他仿佛看到幼年的薛涛,梳着抓髻,仰面对高大的梧桐吟诵着,风送来碧绿清脆的鸟鸣。
薛涛看着段文昌:“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再写诗?” 段文昌看着薛涛:“知道,因为做个诗人,是你的理想。
” 薛涛笑:“那我正该写才对。
” 段文昌微笑:“你的确想写的,只是你不愿再写给不懂的人,更不屑像刘辟那样将诗歌作为邀宠的工具。
” 薛涛看着他,也微笑了。
她饮下一大杯酒:“拿纸笔来。
” 段文昌立即亲从书橱中拿出纸笔,并为她研墨。
薛涛提笔蘸墨,落纸诗成: 赋凌云寺 闻说凌云寺里苔,风高日近绝纤埃。
横云点染芙蓉壁,似待诗人宝月来。
段文昌叹了一声好,薛涛瞟他一眼,酒意之下,横波流转,继续写道: 闻说凌云寺里花,飞空绕磴逐江斜。
有时锁得嫦娥镜,镂出瑶台五色霞。
“说了苔,说了花,就是不说大佛。
”段文昌不禁笑了,“但题凌云寺的诗中,仍要推你这两首为最清新者。
” 薛涛将笔丢入笔洗:“许久不作诗,真是畅快。
” 又是新年,又是新春,乐营却因为韦皋的崇佛而闲散下来。
节度府的空气慵懒而丰熟,迟迟春日里,像一只熟透的果实。
薛涛穿着朱红蜀锦长裙,嘬起嘴逗弄水榭檐下挂着的鹦鹉。
鹦鹉碧绿可爱,忽然张口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薛涛有些嫌弃地拿玉蜀黍粒丢它:“我教你的诗呢?怎么没学会?” 韦皋坐在水畔的榻上闭目养神,不由笑了。
午后一帮文官幕僚来凑趣,因年节未完,都不提公事,只说些闲话,薛涛趁便回玉梨院休息。
聊了一会,见韦皋有些厌倦,众人便都退下。
司空曙留在原地,放下拐杖一揖道:“节度使。
” 韦皋问:“什么事?” “关于临淄段氏后人段文昌。
” “哦?” “段校书在西川效力,已有四五年,他为人优雅豁达,又勤勉多才,节度使何不给他个实职,让他多出些力?” 韦皋背手在庭中走了两步:“是,我竟将他忘了,此人确有些才干。
”又对琪奴道,“年后递补出缺时,叫人提醒我。
” 司空曙一揖:“多谢节度使。
” “还有事么?”见司空曙还立在那里,韦皋手朝下按按:“赐郎中坐。
” 司空曙没坐,从怀中取出一页诗文呈上。
韦皋一打开便认出是薛涛的字迹,待读完,他笑着说:“不敢说诗书两绝,也很过得去。
原来她又开始写诗了,这次去嘉州,不该不带上她。
” 司空曙又揖道:“节度使以为,薛涛的诗文能流传后世吗?” 韦皋沉思了一瞬,慢慢道:“有可能。
” 司空曙便道:“节度使的军功威名,必将永垂青史,而薛涛的诗歌也同样将继续流传,一百年后,甚至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