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海棠溪(1)

关灯
太和五年一个早春雨天,新节度使李德裕踏进了碧鸡坊吟诗楼。

     庭院中百花未生,但翠竹遮天蔽日,一只白鸟噗噜噜飞出,直冲天际而去。

     “真诗境也。

    ”李德裕暗道。

     踏过卵石小径,来到楼前,版门大开,只见一着深绛女冠式裙袍的女子立在室内优雅阔朗处,对他一礼。

     “薛校书。

    ”李德裕道。

     薛涛微笑道:“节度使。

    ” 李德裕这才看清她,鬓已微霜,气度高华,举止雍容,果然绝非俗辈。

     巡视室内,窗明几净,古砚如云,雪毫如林,书籍累累,窗下置着七弦琴,壁上挂着一幅《巴峡图》,千叠云峰,惊涛拍岸。

    毫无闺阁之气,反而名士风神。

     炭热茶熟,李德裕举杯浅饮,又不禁叫绝。

     “井水旧茶而已,”薛涛微笑,“节度使难得心闲,心闲了,便觉出茶香。

    ” 李德裕点头:“西川乱象,我来后昼夜无休,即便是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也无滋味。

    ” 李德裕比她年轻近十岁,却已身负重任。

    薛涛诚恳道:“蜀人恋土,只要您心向西川,再善用谋略,那些军士很快会服膺您。

    ” 李德裕笑道:“谢薛校书。

    你说的对,蜀地临边,军事最重,军权要紧。

    ” 薛涛续茶,李德裕又道:“那杜元颖是太昏庸。

    听说,他走时你曾去斥责?” 薛涛惭愧道:“我是无用之人,只能替那些冤死的蜀人说句话罢了。

    ” 李德裕摇头道:“校书过于自谦。

    您的所为,正是国士风度。

    杜元颖已死在循州任上。

    临死前还上表求赠官,圣上给了个湖州刺史,让他用这个名头下葬。

    官瘾重到如此地步,也是世所罕见。

    怪不得把一个好好的天府之国乱到这般境地。

    ” “所幸西川又盼来一位明主。

    ”薛涛起立深深一礼:“您出身贵重,为李吉甫李相国之子;又经历大事,而立之年便获赐紫衣金鱼,制止外戚干政,劝谏君王俭朴。

    我相信您,因此相信蜀地安宁,指日可待。

    ” 李德裕笑谢了,看看天色,笑道:“我尘世中驱驰之人,难有空闲。

    今日既来了,能否烦薛校书赐墨宝一幅?” 薛涛笑道:“是薛涛之幸。

    ” 她娴熟地研墨铺纸,眼神宁静清明地望了窗外的竹林一会,忽然面上浮出一丝淡淡笑容,即刻落笔。

     李德裕接过那精雅的薛涛笺,只见上面写的是: 酬人雨后玩竹 南天春雨时,那鉴霜雪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能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李德裕心中大震,不禁赞到:“竹耶?人耶?薛校书清操,尽在此诗之内。

    ” 他珍重收起,然后道:“我半生宦海风波,所好者唯有园林。

    无论上任何处,心爱花木必然掘土随迁。

    年前,我在长安禁中得赐海棠数株,姿态颜色,超逸出尘,据说是明皇手植。

    所谓‘非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便是说此花。

    明日叫人送来,点缀校书的庭院。

    ” 薛涛忙道:“夺人所爱,非君子所……” 李德裕摆手笑道:“名花赠名士。

    ”然后告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