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海棠溪(2)

关灯
春深时,碧鸡坊又多了一景。

     没想到刚刚载下的海棠树,不嫌土生,竟自在放出繁花千束。

    远望翛然出尘,俯视众芳,有超群绝类之势。

     薛涛执着酒壶,日日在树下流连徘徊:“日晚莺啼何所为,浅深红腻压繁枝。

    ” “天下竟有这样的花!颜色与骨相俱绝。

    可惜蜀中只此一株。

    ”一天,薛涛叹息,叫小蛮:“找花匠来,用扦插法,去遍植溪畔。

    将来我们西川春来,也有此名花如云啊!” 这时,李德裕破土动工,在成都府治之西建设“筹边楼”。

     直到秋来,楼始建成。

     一个秋高气爽的清晨,薛涛整仪肃容踏出吟诗楼,抬头望时,只见一只白鹤冲天而去,消隐在浩浩晴空。

     还未到筹边楼,先闻得战鼓声声,仿佛从地心传来。

     《破阵子》乐中,筹边楼拔地而起,巍峨雄伟,在风中旌旗烈烈。

    楼下夯土高台已立满蜀地官员。

     军乐毕,李德裕在楼台之上沉稳、宏亮道:“在此楼上,我,李德裕立下军状:一年之内,西拒吐蕃,南平蛮蜒!我派往南诏索要被俘蜀人的使者昨日复命,四千多个工匠、庶民已在返回故土的途中。

    西川,将在我任上,恢复往日的平靖。

    ” 薛涛不禁握紧了双手。

     踏进筹边楼,仿佛进入地图的宫殿。

    四壁绘满蜀地山川与蛮夷险要,南入南诏,西达吐蕃,山川、城邑,道路险易,广狭远近,秋毫必现,犹如亲历。

     一层层上到塔楼顶,长风浩浩,朝下俯视,成都平原如画卷缓缓展开。

     薛涛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这是一座专为战略攻防而建造的高楼啊! 众人都屏息而深叹。

    李德裕微笑道:“在此楼上,只谈军事。

    任何人,只要谙熟军旅、边事,都可以建言献策。

    ” 薛涛缓缓排众而出,走上前来。

     众官员不禁瞩目这楼中唯一的女性。

     “雍容雄发,表仪一代”,很多年后,人们仍这么传颂称赞着。

     “薛校书。

    ”李德裕微笑道,“我这筹边楼,可足够令您壮怀激烈,伏案一书?” 薛涛深深礼道:“足够。

    ” 李德裕一笑:“呈笔墨来!” 长风不息,府院小吏关上朝西的四面窗户,书僮呈上龙脑贡墨、玉管雪毫,薛涛笺。

     薛涛提笔,饱蘸浓墨,在明润如镜的纸笺上写下: 筹边楼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好!”李德裕赞许出声,随即沉吟:这诗的一、二、四句都在颂赞筹边楼的建制之宏伟、决策之英明,第三句“诸将莫贪羌族马”,却意在劝谏。

     去年的南诏之乱,便是边防将士贪图南诏给予的物质利益倒戈所致。

    防边,防得是外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