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现金为王之绝杀孔老三

关灯
经过一番洗礼,资本市场也逐渐平静下来,渐渐恢复了常态,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适应常态了。

    经历了2015年整一年的起伏和2016年头的“大高潮”,仿佛大家都变得宠辱不惊,有面对各种大事件的心理准备了。

    但事情,总还是会冒出来,仿佛钝刀子割肉一般,不知不觉中,便割出血来。

    北京沈天放这边,便爆了一个“雷”,事情也正如之前所预料的那样,恰恰是出在了董建国的嘉木实业上。

    好在沈天放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提前来找杜铁林做预警,想对策了。

    时间往前推,全靠老天眷顾,嘉木实业转型升级得早,2014年3月成功收购达威影视之后,等于率先买票上车,赶上了好时候。

    并购影视公司这等火爆题材,让身处其中的各个利益方都尝到了甜头。

    董建国作为大股东老板,鲁光辉作为被收购方,同时也是嘉木实业的二股东,加之沈天放主做此案,三人功成名就。

    事实上,振华控股同样投资收益颇丰,等到2017年4月,振华控股做的配套股份一解禁,把账面上的大把利润一收割,就真的落袋为安大丰收了。

    与此同时,热炒该股的二级市场基金和散户,也都尝到了甜头。

    按理好好推进着,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这基本上就是一个通赢的大好局面。

    但膨胀过后的贪婪,确实比饥饿状态下的贪婪,更可怕。

    问题首先出在了董建国身上。

    董建国爱出风头,作为上市公司老板,身价有了点,在老家也算是风云人物。

    但影响力仅局限于当地,而他又最忌讳别人把他看成“土财主”。

    自打收购了达威影视,关键还成功过会了,这一脚便算踏入了“娱乐圈”,又经常往北京跑,董建国便感觉自己终于从单纯有钱人的圈层,进入了不仅有钱而且还有身份的圈层,不禁飘飘然起来。

    董建国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公司名字也改了,直接从“嘉木实业”变成了“嘉木娱乐”。

    作为公司董事长,他还时不时地出现在各种论坛上,还一个劲地讲述自己的宏伟理想,什么互联网娱乐产业思维,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自己原来的主业本来就不行,但这次借了东风尝到了甜头,便干脆把主业扔一边,紧赶着又接二连三地收购投资了好几家文化旅游类、游戏类的小公司,美其名曰“组合拳”。

    关键是,那阵子,整个行业风气也不好,一律好大喜功炒概念,加上2014、2015年这波疯狂的行情,各种风口董建国都抢先赶上了。

     看着疯涨的股价,董建国硬是觉得自己公司的“市值管理”水平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对于过往的窘境,早就忘记得干干净净了。

    天有不测风云,等到大行情突变,加上旗下收购公司出现业务困境,再加上自己盲目冒进闯的祸,一叠加,嘉木娱乐的股票便连着几个跌停,之后又一路阴跌下来。

    如此一来,可不就急出病来了。

     沈天放先来探杜铁林的口风,想看看老板的意思,救还是不救,帮还是不帮。

     “老板,董建国那里遇到了些难处。

    ”沈天放怯怯地说着,“他脑子发昏,这两年步子迈得太快,质押了不少股票,质押的钱全在外面打转,一时半会儿回不来,赶上这几次暴跌,快跌破平仓线了。

    他前前后后又陆续质押了不少,现在死扛着,但估计也扛不了多久。

    所以,他又找过来了,想请您出出主意。

    ” “天放,你好像对董建国的事情特别上心啊?”杜铁林问道,“我们那部分投资,还安全吗?” “我们那部分整体市值有些下降,但还安全。

    而且,当时,我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也做了些布局和对冲,因此算总账的话,我们的收益还是比较可观的。

    关键是,我们那部分股票要明年4月份才到期,还是得多留个心眼,不能看着董建国崩盘啊,他崩盘了,对我们也没啥好处啊。

    ” “鲁光辉那边呢?还正常吗?”杜铁林问。

     “鲁光辉那边对赌三年业绩,当时为了顺利过会,后来又追加了一年,2013、2014、2015年都顺利完成了,今年2016年的话,按照鲁光辉跟我讲的,问题应该也不大,但也有点不确定因素。

    如果是小问题的话,他会想办法,反正可以算累计利润,应该能应付过去。

    ”沈天放说。

     “他对董建国这么个搞法,有什么意见?他是二股东,他没看法?”杜铁林继续问。

     “鲁光辉其实也参与了,他也质押了不少自己的股票,那些资金有的他自己在用,有的是和董建国一起在运作。

    ” 听到这些,杜铁林有些坐不住了。

     “你的意思是说,两个投机分子,都坐在一条船上了?”“他们本来就是一条船上的人啊。

    ”沈天放说。

     “我看鲁光辉的达威影视也会掉链子,到最后,他肯定弄一些低级的手段来完成业绩对赌,然后就挖个大坑放那儿。

    还有董建国自己挖的那些坑,那么多坑,总归他自己去填啊,但他填得过来吗?”杜铁林说。

     “那我们帮不帮?” “天放,他们的事,我们确实参与了,相当于我们做了媒人。

    但媒人只负责牵线搭桥,难道还要管你结婚以后生儿子,还要管你儿子上幼儿园上小学吗?董建国这人我了解,现在肯定还没到他最难的时候,他是在提前做准备,等过段时间再说吧。

    他要是命好,他自己肯定能扛过去,他要是活该这个结局,我们也没办法。

    但你自己先做个预案,把我们那部分做个规划,以防万一。

    ”杜铁林说。

     “然后,把鲁光辉达威影视那边的情况,也了解一下,看看后续的进展,该切割的,全部切干净。

    底线是,到了明年4月份,保住胜利果实,别把我们的底裤都输掉了。

    ”杜铁林追了一句。

     “那里面要是有机会,这钱挣不挣?我可以再给他装点东西进去。

    ”沈天放问。

     “我建议你还是和他们保持点距离。

    ”杜铁林说,“你有多大的命,就挣多大的钱,有命挣钱,没命花钱的日子,你要吗?” 沈天放觉得自讨没趣,也就悻悻然地离开了杜铁林的办公室。

     此时正是2016年的6月间,不出杜铁林所料,董建国也好、鲁光辉也好,还真是能够折腾的主。

    反正哪个是热点,就追哪个,AI技术、VR技术,甭管英文名称是啥,反正哪个流行就说哪个,出公告就跟打扑克牌一样,这嘉木娱乐硬生生地又挺过去一阵。

     这背后,自然少不了沈天放在出谋划策。

    杜铁林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太介意。

    2017年4月才是最关键的时间节点,解禁之时,沈天放自然要保证嘉木娱乐安然度过,于公于私,他都需要做到这一点。

    对此,杜铁林心里是有数的。

     时间恰好来到了2017年的4月。

     振华控股内部针对各个项目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梳理了结,当年在嘉木实业上的那批定增股票也终于快解禁了。

    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眼瞅着解禁日期临近,董建国和鲁光辉一起,拉着沈天放来找杜铁林,看后面怎么个弄法。

     “老杜,悔不该当初没听你话啊。

    去年就想来找你了,但我琢磨着,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不要来麻烦你,除非我实在没办法了。

    现在我是真的有难了,股票也质押了不少,这公司今后发展有坎啊,你得救我啊。

    ”董建国见着杜铁林后,开门见山,也没遮掩,身段也放得很低。

     “老董,好像不需要我帮什么吧。

    你这几年赶上高点,卖了不少股票,据我所知,套现了不少,你才是真正的有钱人啊。

    还有,老鲁是被收购的,去年、前年解了一些,加上当初收购时候拿的现金,老鲁也应该挣了不少。

    我这边锁了三年,到今天,我们三个人里,其实是我损失最大啊。

    ”杜铁林有些不耐烦,便主动打起太极拳来。

     “杜总,老董也是为了公司发展心急上火,说话有点急,您别介意。

    我们俩确实是挣到钱了,但我们后面又整了好几个事情,投了不少钱。

    当初本意是好的,但是没想到这市场行情变化太快,我们也是担心这股价,可不能再跌下去了。

    今天来,也是想事先沟通一下,看看定增解禁的这部分股票,怎么个弄法?大家都是嘉木的股东,股东们商量商量,怎么个利益最大化嘛,毕竟大家的目标还是一致的。

    ”鲁光辉主动出来打圆场。

     作为既得利益者之一,鲁光辉自然希望嘉木娱乐的股价不要出现断崖式的恶化,虽然自己踉踉跄跄地完成了三加一年的业